大国相(校对)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1776

  通常而言,某地言官若是弹劾封疆大吏,朝廷都会比较坦护于这位封疆大吏,从而确保一地能够安定,何况还是一位功绩赫赫的封疆大吏。
  只是这一份弹劾的奏疏到了内阁,内阁当即提议将胡宗宪解职,并押至京师候审。
  消息一经传出,京城的官场却无人站出来为胡宗宪进行申辩。任谁都清楚,这是徐阶授意为之,却是要对严党在地方最杰出的代表浙直总督胡宗宪动手了。
  胡宗宪虽然在地方任职,但他的头衔已经是正二品的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一旦正式还朝,必将是位居六部尚书之列。
  却不论是要除掉严党的一位旗帜性人物,还是要解决严党的这个大隐患,徐党都有足够的理由选择对胡宗宪下手。
  胡宗宪安徽绩溪人士,家族世代锦衣卫出身,嘉靖十七年中得进士,初授益都知县、余姚知县,后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
  由于父母先后逝世,在家足足守在了五年。
  嘉靖三十年,胡宗宪巡按湖广,参与平定苗民起义。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朝廷钦点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这亦是开启了他仕途的快捷通道。
  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受义父严嵩的推荐,以祭海神的名义,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军务。胡宗宪毅然选择了站队,投入了严党的阵营。
  在赵文华的大力推荐下,胡宗宪很快出任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先加直浙总督,后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兵务,一度节制七省的兵力。
  正是在胡宗宪的出任直浙总督期间,抗倭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先擒汪直、后杀徐海,两浙倭患暂告浙江倭患平息,并开始剿灭逃往福建的倭寇。
  若是论到个人功绩的话,纵观整个大明数万官员,还真鲜有人能够跟胡宗宪比肩。
  只是奈何,随着严嵩的倒台,新任首辅徐阶已然是要对严党中人进行清洗,而胡宗宪更是成为了徐阶的眼中钉。
  在这个党同伐异的大环境中,注定不会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言。只要身上有一个小黑点,便会被政敌们无限地放大,最终会让你成为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正是如此,胡宗宪并没有因为剿倭不力,没有因为战事吃败,仅是因为南京户科给事中陆凤仪罗列一些不知真假的罪行,便被免职押至京城。
  令人讽刺的是,辽东再次被蒙古部落洗劫,蓟辽总督杨选却安然无恙。反倒太平无事的浙直地区,浙直总督却被押解到京师问罪。
  就在锦衣卫将胡宗宪押解的途中,其平定福建的倭寇的下一步重大行动不得不暂停,先前的作战方略恐怕是要作废了。
  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趁着大明失去主帅的良好时机,数股倭寇合力攻陷福建兴化府,并将府城焚掠一空,屠杀居民两三万人。
  自倭寇进犯东南以来,破州、县、卫、所虽已经有百余计,但却从未波及任何一座府城,而这是大明以来的第一例。
  在得知消息之时,宁江气得跳脚大喊徐贼误国。他还特意跑了一趟城北,拉着林晧然喝了一通闷酒,便发了一夜的啰嗦,次日清晨才匆匆赶回兵部继续上衙。
  原本良好的抗倭形势,却是因为这一次党争,令到福建兴化府的百姓招到了一场浩劫,数万百姓死于倭寇的刀下。
  这个事情传来,亦是令到京城的很多官员开始重新权衡胡宗宪的价值。
  在太平时期,很多人都以为胡宗宪这号人可有可无。孰不知,这些年东南倭寇的安定,正是因为胡宗宪在背后默默地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只是这么一位大功臣,仅仅是因为徐阶门生陆凤仪的一份弹劾,结果却被罢职赴至京城,可谓是令人感到一阵心寒。
  十二月二十五日,胡宗宪被押至京城,直接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
  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弹劾胡宗宪贪污军饷、滥征赋税等十大罪名,任何一条都可以杀头,而胡宗宪已然是站在了悬崖的边沿。
  却不知是福建的倭寇形势突然变得恶劣,还是想起胡宗宪这些年的种种功绩,嘉靖最终没有听信徐阶的意见将胡宗宪交给三司审理,而是改变了主意,将胡完宪直接回籍闲住。
  消息一经传出,却不知是幸与不幸。
  为着平定东南倭寇负出卓越功绩的功臣,却在这一场政治斗争被闲赋在家,面对着福建动荡不安的倭寇问题,朝廷却是另选了亲信之人。
  徐阶倒是一副贤臣的架势,再次将人事任命权交由郭朴。
  郭朴则推荐自己的河南老乡左副都御史赵炳然,但并不是出任直浙总督一职,而是挂职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出任江浙总督兼巡抚。
  随着胡宗宪被朝廷勒令回籍闲住,嘉靖四十一年的最后一场官场震动宣告结束。
  正是这一年,隐忍十年的徐阶终于是扳倒了严嵩,并对严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血洗,令到昔日辉煌的严党不复存在。
第九卷
谁领风骚大明旗
第1284章
新年
  嘉靖四十二年,大年初一。
  金台坊,林府。
  王弘海、王军等四人早早就来到这里,跟着先一步到来的顺天府衙属官见礼,然后规规矩矩地将一份拜帖递给了门房。
  在官场中的拜年的潜规则中,同样是以早为敬,越早前来越是体现拜访之人对这一位官员的重视程度。
  很多官员都是尽量拜完这一家,当即马不停蹄地接着赶到下一家进行拜访,而若到中午便不好意思再继续拜年了。
  按说,林晧然今日应该前去拜访老师吴山,只是二人又有着翁婿的关系,便是决定明日携带娘子吴秋雨再一同前往吴府省亲。
  这连恩师都不去拜访,其他朝堂大佬则不便再前往,特别徐阶跟吴山就坐在同一个胡同里,索性干脆不参加这种拜年活动了。
  看着几名门生、同僚以及一些没有面生的官员上门拜年,林晧然亦是亲自热情地进行招待,并对这四位门生说了一些勉励的话语。
  王弘海是翰林院的编修,是一个清贵的词臣,主要还是要在翰林院老老实实地熬资历,故而勉励他在翰林院修学储能。
  王军是刑名进士,由于是一个准言官,则是要他多接触官场的黑暗面和学会多观察,则勉励他能够在官场中保持本心。
  刘傅山和沈涛是六部的见习主事,很快就面临着转正的人生关卡,则是勉励他们二人能够淡然处之,继续做好本分工作。
  林晧然虽然今年仅二十二周岁,但进入官场转眼五年,更是经历过诸多的官场历练,确实已经有了为人师的资格。
  王弘海等人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是打心里的敬佩,听着这一席教诲后,亦是认真地记了下来,待用过饭后便主动告辞离开。
  到了下午时分,跟着其他官员的府邸有所不同,林府却是又迎来了一批客人。
  杨富田等人在城北给诸位大佬拜年后,一经商议,却是选择前来林府混吃混喝,这里毅然成为了他们的第二个家般。
  林晧然对此颇为无奈,但虎妞已经返回了广东,而吴秋雨跟他都是一种喜欢清静的性子,倒亦没有外出游玩的计划。看着众同年到访,便是放弃看书的计划,让管家林金元张罗着酒席。
  “师兄,你是没瞧见那个场面,槐树胡同当真是挤得水泄不通!”
  “呵呵……我看着那个场面,当真是比去年严府还要热闹几分呢!”
  “徐阶这个人当真是虚伪至极!哪是什么贤相,分明就是一个奸相!”
  ……
  杨富田等人自然是一大早便前往槐树胡同的吴府给恩师拜年,但到了那里却再一次被拜访徐府的官员挡于胡同外,却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突破徐府门前的官员。
  徐阶是当朝的首辅,今年恰恰又是京察之年,他的门庭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肖季年听着宁江的一通抱怨,更是给徐阶扣上奸相的名头,当即认真地提醒道:“宁兄,此话慎言,别忘今年是京察之年,当心祸从口出!”
  如果说,去年官场最重要的事情是外察,那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则是京察。
  京察即京官考察,六年一察,在巳、亥年进行,四品以上官员考察后,或升或黜,由皇帝亲自裁决,五品以下的退休、降职、免职和革职各有不同,为了区别于考察外官的外计,又称为内计。
  若是宁江这个话进到徐阶的耳中,那宁江恐怕就要“死”于京察之中了。
  宁江对去年底徐阶除掉胡宗宪而造成的祸事仍然不能释怀,却是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显得硬气地大声道:“我宁青河自认恪尽职守,若是京察敢给我不谨的评级,我博上性命也要争一争!”
  “你这些年当真是白混了,这个官场何时讲过道理,当下咱们应该想着如何度过此劫!”杨富田的眉头蹙起,显得恨铁不成钢地指责地道。
  肖季年等人点头附议,却是将目光落向了林晧然。
  林晧然迎着众人的目光,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道:“明日张永明会到老师家里做客,我会借机探一探都察院的情况,甚至直接让张永明照拂我们这边。后天我便正式拜会郭朴,探一探他对我们这边的真实态度!”
  京察大计由吏部都察院主持,拟定考核等级后,交由内阁票拟去留,或者发还各部院重审议定是否恰当,然后造册奏请待皇帝裁决后,将察疏下发。
  京察结束后,言官对留用官员的弹劾,称之为拾遗。因京察而免职的官员,政治生命就此终结,不得叙用,被拾遗所攻击的官员,无人能够幸免。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圣上虽然对议礼起家的诸臣多有庇护,惟独京察则严格执行。
  因京察被罢斥的教官王玠、光禄监事钱子勋、御史虞守、随州同知丰坊等,虽然曾经在世宗为兴王世子时就百般献媚逢迎,但世宗仍然再没有破例起用。
  哪怕因京察降职的官员赵文华,虽然因严嵩的庇护而最终复职,但嘉靖特意加以重斥。
  正是如此,一旦被京察免职的官员,几乎便是被判了一个死刑,终生没有再复出的希望。
  在京察之前,却还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便是进行京察访单。
  所谓访单,算是朝廷的一项调查问卷,广泛地收集信息从而确定决策的科学性。而京察访单,则是为了保证京察的公平性,将问卷发给在京的言官填写所知官员的事迹和德行。
  在言官系统之中,徐党已然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左都御史张永明变得至关重要,故而这一位亦是一个需要攻克的人物。
  “此举甚妥!只是郭朴跟徐阶过来甚密,一旦徐阶要清查我们,郭朴恐怕不会出手!”张伟已然是身居高位,看问题显得更加透彻,却是悲观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1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