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校对)第9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5/1776

  蒙诏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伸手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显得恭敬地上前道:“老师,这是石知县今天刚送来的书信!”
  为了避人耳目,蒙诏成为跟石知县的接头人,信亦是直接送到了蒙诏手里。
  林晧然伸手将书信接过来,将书信认真地撕开,借着灯光看着信中的内容。只是看过书信的内容,他的脸色显得很是凝重。
  蒙诏看着老师这个表情,便是小心翼翼地询问道:“老师,可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不是,我让他调查食盐的事情有了一些眉目!”林晧然将书信放下,接着抬头望着蒙诏认真地道:“此事关系重大,你带几个人到泰兴跑一趟,想办法核实清楚私盐的来历!”顿了一下,又是认真地叮嘱道:“切记,此事不可打草惊蛇!”
  想要重重地打击这一张走私网络,不仅仅要掌握住他们在东南行销私盐的事实,更重要还是找到私盐的源头,进而搜罗到足够的证据。
  “是!”蒙诏深知这是老师对他的一次重大考验,亦是很是郑重地拱手道。
  经过这些日子的磨练,特别是看到老师通过陈潇潇的案子对扬州官场的清洗,令到他是大大地开了眼界。现如今有机会承担这个重担,他亦是珍惜这样的机会。
  看着蒙诏匆匆离开,林晧然便是伸了伸懒腰,将手上的公务放了下来,便是直接离开了这里,朝着后宅的正房走去。
  经过这一场暴雨的清洗,虽然庭院还残留着一些积水,但青砖地显得很是干净,而空气格外的清新,连夜空上的弯月都耀眼几分。
  林晧然无心欣赏这雨后的夜景,而是闲庭信步般地穿过一段走廊,脑子却还在思考着接下来如何打击私盐的事情。
  打击私盐的事情让他其实存在一定的顾忌,在这个天子与士大夫共治的时代,除了皇权之外,其实还存在着不容小窥的地方势力。
  这走私网络每年能产生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两的利润,足够将很多人拉下水,甚至朝廷的某位大佬都会因此而下水。
  他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选择不出手,跟鄢懋卿或董份般对走私网络的事情视若无睹;一条则是理清走私网络的脉络,接着对他们的首脑一击即毙,不能给他们有反扑的机会。
第1453章
抉择
  事情有得必有失,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他若是真的将这些事情做好了。一则是他挥之不去的政治资本,二则能让他以更强的身份重回京城。
  虽然他只能办好差事,一个六部侍郎肯定是跑不掉了。只是六部侍郎间,不仅有左右侍郎之分,而侍郎和侍郎间差若云泥。
  最差的自然是刑部右侍郎,鄢懋卿便是这个职位,但如果真的出色的话,虽然谋得吏部左侍郎难度极大,但兵部和礼部都有很大的机会。
  特别是礼部侍郎,只要他能够直接重回这个位置上,不说已经走在了张居正的前面,连高拱都被他挤到了后面去了。
  正是如此,虽然这个事情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他还是值得冒险。
  最为重要的是,嘉靖虽然有各种的不是,但他的生性寡凉,连自己的子孙都可以漠不关心,自然不会选择偏袒那条大蛆虫。
  只要他能够掌握到走私的罪证,哪怕背后动作的人是当朝的首辅徐阶,相信嘉靖亦是毫不犹豫地将徐阶这头老狗踹掉。
  “见过姑爷!”
  兰儿从房间出来,正好遇上迈步走进来的林晧然,当即便是红着脸打招呼道。
  林晧然轻轻地瞥了兰儿一眼,便是直接朝着里间走进去。
  花映容已经除去外衣,衣着单薄地坐在铜镜前,正在梳理着头发,便是对着进来的林晧然取笑道:“人家宰相肚子能撑船,你这位钦差大人怎如此的小气,竟然还对那日的事情念念不忘!”
  刚刚进去的丫环兰儿正是昔日那位卖身的少女,一杯茶直接泼到了林晧然的脸上,令到兰儿每次见到林晧然都显得很心虚的模样。
  林晧然看着这女人诱人的身段,不由得舔了舔嘴唇,直接走到床前坐下道:“那也等夫君做了首辅再说,不然这事我跟她没完!”
  这自然是一句玩笑话,虽然他没有宰相能撑船那般大度,但亦并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花映容将木梳子放下,嘴角噙着一丝微笑,便是朝着他走了过来。
  林晧然张开怀抱,让她坐在大腿上,闻着这如兰似麋的香味,便是压抑着欲望进行询问道:“今日一直呆在这里,有没有觉得无聊?”
  “还好,明春楼的价格比较实惠,我联合许员外他们一道盘了下来!”花映容揽着林晧然的脖子,微笑着回答道。
  经过那一场风波,令到明春楼的生意大跌,其价格自然亦是下跌。
  林晧然早已经见识到花映容做生意的天赋,这无疑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毕竟人都是突然健忘的动物,加上死人之事更是时有发生,心里突然微微一动道:“如此说来,花魁大赛你是要我去捧场吧?”
  “你为何这么想?”花映容感到困惑地道。
  林晧然迎着他的目光,显得很是自然地说道:“你既然是盘下了明春楼,自然是想要我帮你捧花绮兰,让她得到花魁的头衔。”
  “你少自作多情!魏国公每年都会来扬州城,今年恐怕不会例外,这扬州花魁历来都是由他钦点的!”花映容显得风情万种地瞥了他一眼道。
  在朱棣造反的时候,徐达的幼子徐增寿坚决支持姐夫朱棣,朝中虚实动静一一密报于朱棣。只是事败,建文帝在亲手用剑将徐增寿斩杀于右顺门庑下。
  朱棣入宫后,找到了这位对自己有莫大功勋的小舅子后,抚尸痛哭。
  几天后朱棣即位,他下令追封徐增寿为武阳侯,谥忠愍。只是朱棣很快觉得册封太轻了,不久又进封其为定国公,禄二千五百石,赐予丹书铁券,由徐增寿之子徐景昌继承。
  虽然徐达长子魏国公徐辉祖曾率兵在山东齐眉山击败燕军,更在朱棣登基之时没有拥立之意,最终死于狱中,但最后徐辉祖后代还是世袭魏国公的爵位。
  朱棣迁都北京后,定国公系随之北上,魏国公系留守南京,子孙分居两京。只是两家终究是姓徐,两位国公之家历来往来甚密,亦是助涨着双方的权势。
  现任魏国公徐腾举是中山武宁王徐达的七世孙。因父亲徐奎璧早亡,于正德十三年十一月继承祖父徐俌所留下的魏国公爵位。
  嘉靖四年八月,徐腾举加封太子太保,南京守备兼统领中军都督府,品秩正一品。
  南京守备掌节制南京诸卫所,及南京留守、防护事务。守备以公、侯、伯充任,兼管南京中军都督府,兼管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事务,以中府为治所,节制其他各府。
  据传徐鹏举是大鹏鸟转世,但在他守备南京的时候,振武营兵变,他竟被作乱的士兵呼为草包,狼狈而走,全无名将风概。
  林晧然听到徐腾举竟然每年都来扬州选花魁,却是不由得一愣,显得疑惑地道:“徐腾举当真每年都来扬州参加花魁大会?”
  “这些勋贵最是喜欢这种事,不是很正常吗?怎么了?”花映容看着林晧然的表情,显得很是不解地询问道。
  林晧然的脸色凝重,却是轻轻地摇头道:“我感觉此举有些不正常!”
  “你怀疑他……”花映容欲言而止地道。
  林晧然迎着她的目光,显得认真地询问道:“你对此人如何评价?”
  “妾身并没有见过,但听说徐腾举这人并无军事才能,被百姓以‘草包国公’称之,但却极擅于经商营业,积下不菲的家财,而他的生活很奢侈,出手极为阔绰!”花映容对南京的情况比较了解,便是正色地回答道。
  林晧然隐隐显得这位魏国公有一些问题,便是做出决定地道:“如此看来,我得借此次花魁大赛会一会徐腾举了!”
  “我看你分明是想借机看美女!”花映容却是故意找事,那双美目瞪着他质疑道。
  花映容的份量并不轻,林晧然的腿被她坐得有些发麻,下面更加早已经蠢蠢欲动。亦是没有进行解释,而是将她放到床上,将床前的纱账放下,用行动证明着他的狂热和眷恋。
第1454章
一团和气
  时至五月下旬,京城又迎来了一个阳光明艳的好天气。
  跟着台风肆虐的吕宋岛、大雨滂沱的扬州城相比,这里的气象是那般的晴朗,甚至晴朗中带着一种令人憎恨的炎热。
  不论各地如何的动荡不安,朝堂经过了多少次血腥的政治斗争,大明的京城仍然如旧,这里始终彰显着繁荣和富庶。
  虽然林晧然已经离任顺天府尹,但他的影响力仍旧存在,而那一套高效的征粮系统卓有成效。今年顺天府的春粮丰收,很多百姓家里的米粮充实不少。
  百姓的需求并不多,他们只想要过一个平实的日子。当他们家里的储粮多起来后,那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到鼓楼参加每月一次的灯会,从而又推动了京城商业的发展。
  或许以前的京城同样繁华和富庶,但通常都是属于官商阶层,而现在的京城则平添了一些人味,很多百姓都是乐在其中。
  至于官场上,徐阶这位首辅一改前任“独权”的作风,跟六部堂官等朝堂大佬选择友好相处,致使整个朝堂显得一团和气。
  大明的君主嘉靖仍旧热衷于修道,每日都躲在西苑做一个道士皇帝。
  虽然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身体已经断断续续出现一些状况,但他的道心仍然坚定和执着,甚至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修玄上。
  西苑,无逸殿。
  身穿蟒袍的徐阶身上多了几分官威,矮瘦的身子端坐在书桌前,空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正在专心致致地处理着桌面上的奏疏。
  两京十三省的治理渐渐落在了徐阶的肩上,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由这位嘉靖二年的探花郎进行处置,如同一个勤勉的老管家般。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阶已然是坐稳了首辅的位置。
  次辅袁炜没有跟他叫板的实力,而吏部尚书吴山并不得皇上的恩宠,其他人则尚欠火候,根本没有人能够真正威胁到他的位置。
  徐阶将最后一份奏疏票拟完毕后,便是将毛笔放下,将事情交代清楚后,便是步行前往西苑的宫门,打算返回家里。
  跟着前任严嵩有所不同,他并不喜欢宅在西苑,而是更喜欢舒服地躺在自家的床上。
  “元辅大人,请留步!”
  正是快要到达宫门的时候,身后却是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徐阶回头望过去,却见到了兵部尚书杨博的身影,跟自己有着十几米远。
  杨博叫住徐阶后,并没有过于失礼,亦是快步走了上来。虽然他走的是军政系统,但终究不是真正的将领,仅是小跑了十几米,那张圆润的脸上布满了汗珠子。
  “惟约,皇上又召见你了啊?”徐阶看到杨博气喘吁吁地来到近处,显得笑盈盈地微笑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5/1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