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1047

  【第三天赋】:宝刀不老(随着走向衰老,黄忠可以保持着强大的体魄,各项能力不会快速下降。)
  【擅长兵种】:骑兵、弓兵
  【兵种】:烈火弓骑(七阶兵种,擅长骑射火矢的弓骑兵,天赋“烈弓”,兵源:乙等以上)
  【来历】:蜀汉五虎将之一。
  黄忠身为蜀汉五虎将,有三个天赋,比起许褚多了两个天赋。
  当然,天赋也有强有弱,虎痴许褚的天赋“裸衣”是比较变态的天赋,只要撕开上衣,就可以让战斗力飙升。
  黄忠的天赋涉及弓术、刀术,还有衰老。
  如果是其他武将,到了黄忠的年纪,能力已经下降的厉害。
  但黄忠到现在,还保持着97的武力。
  黄忠因为击杀大量匈奴骑兵,等级已经到了51级。
  如果黄忠到100级,或许就可以达到人刀合一的境界,刀术威力巨大。
  黄忠加入张华势力之后,在华阴一边练兵,一边照顾儿子黄叙。
  黄叙因为恶疾,即使李时珍起死回生,硬是救活了黄叙,但黄叙的身体孱弱,连常人都无法相比。
  不过只要黄叙活下来,还可以成家,延续香火,黄忠就心满意足了,别无所求。
  张华在渭水之南种田时,长安镇的诗人李白,在长安镇以文会友,举行长安聚会,相邀八百里秦川各地文人与会。
  诗仙李白现身长安镇,为唐皇效力。
  唐皇支持李白举行长安聚会,一是为了彰显大唐的实力。
  唐皇有十万唐军,横扫四方,大大小小几十个势力被唐军踏平!
  唐皇心高气傲,志在天下,故支持李白,提升大唐的影响力,让周围势力臣服,减少征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才是最高明也是最困难的方式。
  二是为了吸引天下的人才前来投靠。
  一些文人,本身就是文臣,比如说范仲淹、张九龄、杜牧、韩愈。
  李白的名声在唐朝之后,无人不知,再加上秦川大唐的强大国力支撑,李白主持的长安聚会惊动八百里秦川!
  各个势力的文人听说李白以文会友,还有大唐势力的丞相姚崇参与,一片哗然,立即启程,前往长安镇。
  唐皇下诏,其他势力的文人进入长安镇,以礼相待,不会遭到扣押。
  于是各个势力的文人更加疯狂。
  要知道,李白召集的是历朝历代的文人,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
  张华的领地华阴县,也有文人前去长安镇参与聚会。
  张华没有制止,还派出细作,混入文人之中,前去长安镇探查虚实。
  据说,长安镇要准备升级为长安城了。
  长安镇的发展速度比张华的夏镇还要夸张,唐皇带着一队禁卫军穿越过来,又有极大的影响力,秦川的唐朝武将,纷纷前来依附唐皇,因此唐皇的势力极其强盛。
  有十万唐军在手,在围困杨家将杨业的同时,唐皇一边供给前线物资,一边在后方举行长安聚会,仍有余力,可见大唐的强盛。
  张华都不敢这么折腾。
  “诗仙李白在长安,看来李白还是想要为大唐效力啊。”
  张华这边的文人有范仲淹、杜牧、李煜,因此听说李白在秦川的长安镇,张华也不感到意外。
  有机会的话,张华还是想要见传说中的诗仙李白一眼。
  不过嘛,张华没必要冒险混入长安镇。
  要是被唐皇抓到,指定没张华好果子吃。
  张华招揽黄忠、李时珍,然后继续种田,派武将继续围剿山贼,收编山林中的流民,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张华强势进入关中时,关中各个诸侯全部被惊动。
  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张华只是种田,不再扩张,于是逐渐忽视了张华。
  目前对张华戒备的只有匈奴汉国,还有镇守凤凰镇的唐军大将契苾何力。
  秦孝公的领地,秦孝公建立的咸阳镇,正在向三级镇子进发,落后了长安镇一个级别。
  秦孝公缺乏白起、王翦级别的名将。
  白起鉴于历史上秦昭襄王逼他自尽的行为,不见得愿意为秦国效力。
  这个世界和战国时代不同。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白起没有选择,离开秦国的国力他不一定可以打出长平之战的战绩。
  但这个世界,强大的势力实在太多了。
  秦、汉、隋、唐、宋、明,又或者三国、两晋十六国、五代十国。
  白起完全可以选择除了秦以外的势力,而且白起无论在哪一个势力,都会成为座上宾。
  甚至,白起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势力,亲自打天下。
  相比于被过河拆桥的白起,王翦更有可能继续为秦国赢氏效力。
  只是王翦不在秦川。
  蒙恬被提拔为左庶长,带兵三万出征,向西边扩张。
  商鞅被提拔为大良造,为蒙恬的大军提供后勤。
  蒙恬有了秦孝公的国力支撑,终于摆脱在河洛时候憋屈的处境,所向披靡。
  在河洛,蒙恬最多只有一万兵马可以操作,而现在,蒙恬少则两三万兵马,多则五万兵马,富裕了许多。
  蒙恬的大军攻破一座镇子,虏获人口1.5万。
  “奇怪,为何张华带兵从河洛到关中,突然就沉寂了下来?”
  蒙恬一直在关注张华的动静,然而张华在低调种田,避免与秦川的大势力正面交锋,只吞并周围一些小势力,欺负山贼,然后就没了。
  虽然张华的势力不如唐皇,但蒙恬还是在防备张华,因为蒙恬认为张华的运气极好。
  “张华在那边种田,会牵扯部分唐军。对我们而言,这是扩张的机会。”
  蒙恬继续带兵征战。
  凤凰镇,唐军武将契苾何力亲自带兵出城,迎接到来的唐军武将。
  唐皇收到契苾何力的奏折,认可契苾何力的计划,于是又派12500名唐军进入凤凰镇,使凤凰镇的唐军数量达到惊人的2.5万人。
  25000名唐军,已经可以推平十万人口级别的势力了。
  “陛下让我们提防匈奴人。这次匈奴汉国虽然主动与我们合作,但他们一定有所图谋。”
  “放心,刘渊这支匈奴人,无论如何,也不敢在我们唐军面前造次。如果陛下再给我一倍兵力,那可顺便灭了匈奴人。”
  契苾何力摆开地形图,与来援的唐军武将商议进军路线。
  唐军过于强盛,三线作战,一面向西边扩张,一面被北边扩张,而契苾何力负责东部战线,快速扩大领地,人口直奔两百万。
  唐军武将也更加自信。
  契苾何力有2.5万兵马,已经有信心攻取华阴,如果给他5万兵马,他甚至敢顺道去灭了匈奴汉国的刘渊。
  黄河以北,孙策再次与蒙古帝国的怯薛军交战,双方战况越加激烈,孙策亲自上阵,冲锋五次,杀死数十个怯薛军和上百个蒙古骑兵,勇冠三军!
  怯薛军也相当顽强,多次反扑,利用惊人的骑射能力,拉开距离,使用风筝战术,射杀追击过来的孙策骑兵。
  双方难分难解,再次停战。
  孙策回到营中,取下沾满鲜血的头盔,气喘如牛。
  “蒙古怯薛军确实可怕。但他们的弱点是在中原补充不了兵源,怯薛军的兵源必须是蒙古人之中的精锐。因此,很快他们就要败北了。到时候,这伙蒙古人的领地尽归我孙伯符所有。子衡,是时候将吾妹接过来了。”
  孙策看向吕范。
  按照孙策的看法,蒙古武将因为无法大量补充怯薛军,迟早会败走。
  大势所趋,从孙策挡住怯薛军的进攻,并且开始组织反击,蒙古武将败局已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