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1047

  【距离升级小型城池所缺繁荣度】:6265
  【领地数量】:十县(夏县、洛水县、伊水县、孟津县、瓦岗县、虎牢县、新安县、汝州县、华阴县、临晋县)
  【领地总户数】:62万户
  【领地总人口】:231万人
  【领地范围】:东至虎牢,西至华阴,北至黄河,南至汝州。
  【领地概况】:领地四周强敌环伺,领地内仍有山贼活跃,不少人口刚刚安置,人心未定。
  ……
  夏镇经过经营,人口达到了6万。
  只要夏镇人口超过10万,再建造相对应的建筑,那么夏镇就可以升级为小型城池。
  城池也有等级区别,基本上十万人口为小型城池,二十万人口为中型城池,五十万人口为大型城池,百万人口为巨型城池。
  “六十二万户人口,应该可以供养十六万大军。在河洛部署六万人,关中部署十万人。”
  张华在人口增加之后,重新调整兵力部署。
  河洛地区,虎牢关兵力增加至8000,瓦岗寨兵力增加至7000,孟津兵力5000,函谷关兵力5000,汝州兵力5000,洛水县、伊水县兵力各2500,夏镇兵力25000。
  六万兵力,扼守河洛各处要隘,足以挡住各方来敌了。
  这就是河洛地形的微妙之处。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也难以攻下洛阳。
  如果东部努尔哈赤来攻,瓦岗寨的7000兵马可以立即驰援虎牢关,随后夏镇的2.5万兵力,也可以后续支援虎牢关。
  以虎牢关的坚固,除非努尔哈赤发兵十几万,才有可能攻下。
  河洛地区,130万人口,供养6万兵马,相当于二十一人供养一个兵丁。
  关中地区,91万人口,供养10万大军,相当于九个人就要养活一个兵丁。
  两个地方的负担,相差了一倍。
  因此,河洛地区需要向关中转运辎重,供张华在关中征战。
  张华的武将也多数部署在关中,那里有更多强敌。
  张华在河洛稳定下来之后,又考虑调遣一批文臣进入关中治理占领的地方。
  “希文,你有何事?”
  张华决定进入关中的文臣名单时,范仲淹来访,知道范仲淹一定有大事禀报。
  “属下奏请建造应天书院,以统御十县之县学,教化万民,栽培人才。”
  “准。”
  张华势力有足够的资源建造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了。
  应天书院可以栽培文臣和儒将,提高成材率,对一个势力的未来有不小的影响。
  张华已经着手培养第1.5代或者第2代文臣和武将。
  “希文,你突然来访,应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吧?”
  “主公英明。属下有一目十行的能力,在扫视从汝州到来的流民的名册之时,见到了一人的名字。此人的才能不下于属下,只是未必有出仕的意思,还请主公亲自前去拜访,估计他才会愿意出仕。”
  “哦?”
  张华顿时来了兴致,能被范仲淹主动引荐,还担心对方不愿意出仕的人物,估计不是什么简单的家伙。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江左名士
  夏镇郊外的一座村庄,一个衣衫破烂的士子接过村正发放的救济粮,悠然叹道:“没想到我也有嗟来之食的一天。”
  “要是再不谋求一份差事,别说游山玩水,当个风流名士了。怕不是要饿死。”
  这个士人第一次体会到民生疾苦。
  出身江左高门的他,以前完全体会不到穷人的痛苦。
  直到穿越到这个世界,没有了家族的底蕴支持,又遇到连月战乱,荒灾不断,他才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穷困。
  这几个月,他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还要依靠夏县的官府施舍粮食,才能勉强吃上一顿饱饭。
  “叔父,要不我去纺织作坊谋一份差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一个柔弱的少女接过村正发放的粮食,也认为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她因为饱受灾荒之苦,已经有些消瘦。
  本来她的父亲加入吴元济的唐军,但在和陈胜的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父亲战死,只剩下看上去没用的叔父。
  “兄长战死,我岂能让侄女你辛苦忙活?我并非不愿出仕,只是陈胜、吴元济并非明主。此次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出仕了。”
  士人再次感慨。
  只要谋求一官半职,获得俸禄,就能养活兄长遗留下来的侄女。
  夏县只会为从汝水到来的流民提供过冬的粮食,而且只能保证勉强不饿死,谈不上顿顿温饱。
  想要获得粮食生存下去,还是要劳作,或者等到明年耕种。
  这个士人正想着该以何种方式出仕,突然有一队兵马来到这座村庄。
  张华在三百禁卫军的护卫下,亲自前来请范仲淹推荐的能臣出山,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之故事。
  如果张华知道对方已经快要活不下去,说不定都不用亲自出马,只要一封诏书,就可以将对方招来。
  “主公亲临,卑职诚惶诚恐!”
  村正带着村子里的几个小吏来迎驾。
  张华现在可是十县之主,执掌大权的一方土皇帝,竟然会来到他们这个小村庄。
  河洛地区,都流传着张华是神仙转世的传闻,更是让一众村民对张华视若神明。
  “你召集村里所有村民。”
  “是!”
  村正虽然不明白张华的用意,但还是按照命令,召集全村百余户人家。
  这些村民知道张华亲临,很快万人空巷,前来围观活神仙,还有村民烧香参拜。
  老百姓的信仰很朴素,什么有用就信什么,皇天后土、城隍、关二爷、土地爷、龙王爷全部不放过。
  张华让河洛进入持续的平静时期,这些村民可以吃饱饭,已经将张华当做神仙祭拜。
  民间还流传着张华使用道家搬山术迁城、撒豆成兵破敌、入梦斩鬼差等传说。
  “……”
  张华见众人热情难却,也没有阻止这群村民。
  他的视线在一群村民之中扫过,视线落在一个衣衫破烂的士人身上,对许褚说道:“请此人来到马车内详谈。”
  “喏。”
  许褚很快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那个士人提了起来,带到马车内。
  张华的大马车由四匹良马拉拽,可容数人乘坐,足以容纳两人交谈。
  “仲康乃是虎士,有所怠慢,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我听闻先生似乎无意仕途……”
  张华打量眼前这个江左名士。
  此人是范仲淹推荐的能臣,有王佐之才。
  刘备三顾茅庐,张华也来个三顾茅庐,只是粗鲁了一些,许褚直接提着此人来了。
  那人答道:“唉,昔日我仗着家族的钱财,隐遁山林,放浪于江左名胜之地,日子依然富庶,不知道民生疾苦。但经此大祸,知道不劳则无食,在下请求出仕。”
  哦?
  张华还以为对方和诸葛亮一样,要来个三顾茅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