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1047

  【天赋】:才女(谢道韫在学习琴棋书画时,可事半功倍,而且,对领地文化繁荣度有额外加成)
  【来历】:谢氏名门之女。
  张华在谢道韫的英雄属性看到了谢安这个谢家支柱带来的天赋加成。
  一般的文臣武将,天赋只能作用于自身和士兵,但谢安的天赋却可以作用于整个谢氏家族。
  换而言之,谢氏族人的数量越多,家族的影响力也越大。
  东晋时期,主要由扬州和荆州两块版图组成。
  谢氏在淝水之战前后,执掌扬州兵权,最精锐的北府军也在谢氏手中,而桓氏执掌荆州兵权,可见谢家的影响力。
  如果谢家的谢玄、谢石等武将也在,或许可以成为张华势力的一大名门。
  不过,谢玄、谢石不在此地,仅仅凭借谢安、谢道韫,很难复兴谢氏。
  除非将来谢玄、谢石加入张华势力,谢氏才能恢复一定的影响力。
  但谢氏想要获得东晋四大家族的地位,可能并不现实。
  张华势力,孙尚香有孙策这个霸主作为外援,孙氏的势力比起谢氏,只强不弱。
  要知道,东晋四大家族在三国时期,还只是二三流的世家罢了。
  杨家将、种家军、乞活军、绿林军、瓦岗寨、蜀汉派系、云台派系,这些集团在张华势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张华招揽谢安、谢道韫,又发配一众唐军、起义军武将前去关中,并且亲自启程,返回关中。
  范仲淹在夏县修建九级文化建筑应天书院,统御十县的县学、乡学,只要竣工,应天书院就会成为最高学府,为官府培养文臣。
  张华与孙策结盟,巩固北境,又收编大量农民军,消除来自汝水的威胁,重新部署兵力,在确定河洛巩固之后,张华必须回师关中。
  关中龙争虎斗,张华担心离开时间一久,关中方面恐怕会因此生变。
  张华带着一万骑兵和数万乡勇前往关中,一路浩浩荡荡。
  张华拜范仲淹为左长史,谢安为右长史,一个负责河洛,一个负责关中。
  另外,张华调遣韩非、顾雍前来关中治理内政,留下范仲淹、陈乔、魏征、杜牧、郭守敬治理河洛。
  顾雍与江东吴国有联系,而魏征与唐朝有联系,于是张华让顾雍来到与唐玄宗接壤的领地,而将魏征留在与孙策接壤的领地。
  这算是一种牵制。
  关中的形势在张华离开的一段时间,发生不小的变化。
  李隆基的唐军和安禄山的燕军,在泾水、渭水一带再次开战,死伤数以万计。
  秦孝公势力的大将蒙恬出兵,击败进犯咸阳镇的胡人士兵,巩固统治。
  进攻秦孝公势力的胡人失败之后,又选择依附安禄山,导致安禄山势力更加强大。
  在张华离开关中这段时间,安禄山麾下的部将刘曜、王弥等人,召集一批匈奴人,伺机夺回被张华攻占的匈奴汉国的地盘,也就是张华设立的临晋县。
  另外,细作回报,刘曜、王弥等匈奴汉国的残部,似乎还在暗中勾结河东的女真人。
  “今后,你就在此地处理内政。”
  张华让谢安在华阴县主持关中内政,又派顾雍去治理临晋县。
  韩非以严厉的刑罚,提升关中各地的治安,尽快恢复秩序。
  “主公,唐玄宗李隆基之宰相姚崇来访,因主公不在,故末将言主公游猎未归。姚崇已经在华阴县等候整整三日。”
  镇守华阴县的主将冯异,在张华回来之后,向张华提供一个重要情报。
  “姚崇?”
  张华知道此人曾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的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前面两人是贞观之治的名相,后面两人是开元盛世的名相。
  当然,唐朝名相如云,远远不止这四个人,这四人只是代表人物。
  只是,姚崇这个时候,主动来拜访与唐军有过恩怨的张华,目的为何?
  张华有意考验谢安:“安石,你认为姚崇此次前来拜访,意图如何?”
  谢安沉思一会,回答道:“多半是来结盟。”
第一百四十二章
唐玄宗的联姻请求
  “在下姚崇,奉陛下之命,前来与阁下交好。此乃一些薄礼,还请笑纳。”
  姚崇作揖,向张华说明来意,果然与谢安的预测一模一样。
  姚崇年迈,但还是不得不亲自前来结盟。
  实在是唐玄宗与安禄山火并,已经腾不出兵力对付张华这一势力。
  “你的意思是李隆基要与我一起对付安禄山?”
  张华直呼唐玄宗的姓名,让姚崇微微皱眉。
  在姚崇这个老宰相的眼中,张华有些年少轻狂了。
  唐玄宗在姚崇这里,好歹是一代明君,又是唐天子,岂能直呼姓名?
  张华作为后人,却没有诸多顾忌。
  另外,张华的势力,不弱于唐玄宗,足以与之平起平坐。
  如果算上河洛的人口,张华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唐玄宗。
  姚崇资历太老,没有流露出不满,而且专注于谈论正事:“安禄山为胡人,他的部众也多数是胡人部落的兵马,烧杀抢掠,为祸一方。如今关中只有我们陛下,秦孝公,还有阁下可以与之抗衡。我们陛下认为阁下年轻有为,愿将长公主下嫁给阁下,与阁下结成秦晋之好,一同出兵,铲除安禄山这一祸害。”
  “李隆基不是在开玩笑吧?”
  张华愣住。
  唐玄宗李隆基竟然要将长公主下嫁给自己,与自己结盟?
  长公主自然是李隆基的大女儿。
  这样一来,自己岂不是成为大唐驸马?
  唐玄宗李隆基变成岳父?
  张华内心在一瞬间,闪过许多念头。
  要是自己同意联姻,将来攻打李隆基,就变成了攻打岳父,还要背上叛乱、大逆不道的罪名。
  唐玄宗这一招确实狠。
  对于唐玄宗这种注重权力的皇帝而言,下嫁一个女儿,用来换取更多的政治资本,稳赚不亏。
  张华看向在场的李绩、谢安、陈宫三人。
  这三人的智力至少有90,是张华用于攻略关中的智囊团。
  张华可以通过他们的眼神来确认他们透露出来的态度。
  然而,出乎意料之外,这三人,竟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陈宫微微摇头,明显是建议张华拒绝姚崇的提议。
  谢安投来鼓励的目光,想要张华同意。
  李绩不做表示,态度不明。
  三个谋臣,给了张华三个不同的意见!
  这怎么选?
  张华只好用拖字诀:“事关重大,我不能立即答应你,但攻灭安禄山之事,我们或许可以详谈。”
  张华对安禄山没有多少好感。
  如果攻灭安禄山,与唐玄宗瓜分安禄山的地盘,张华可以接受。
  合纵连横有一个准则,基本没错,那就是联合弱小的势力,对付强大的势力。
  安禄山一举成为秦川最大的势力之后,唐玄宗开始与张华勾搭,图谋安禄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