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1047

  张华看到苏代的天赋“话术”,这个天赋无疑最适合信口开河的外交大臣。
  而且张华惊出一身冷汗。
  刚才苏代与自己交谈,苏代的天赋肯定发挥了效果,让张华潜移默化间相信苏代会对自己忠诚,张华还安排了马车和随从,给予苏代优待。
  怪不得有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说法。
  话术这种天赋,如果用对了情况,那么不敢说可以当百万之师,但绝对可以当十万之师。
  苏代的天赋不是用于沙场征战,也与种田无关。
  苏代的用处在于游说对方的君主或者将领,改变其决策,进而影响整个战场,达到十万之师也无法取得的战略目标。
  譬如说金兀术屡次被南宋名将击败,知道无法征服南宋,于是与南宋朝廷和谈,条件之一让南宋皇帝赵构杀了岳飞。
  这就是外交上的胜利。
  话术天赋与智力值挂钩。
  苏代83的智力值,还只能算是二流的纵横家,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如果换成是张仪、苏秦这种一流级别的纵横家,那么就不好说了。
  以张仪、苏秦的能力,说不定在诸侯林立的乱世,还真的可以改变大局。
  张华得知苏代的能力之后,心里对苏代有些防备。
  苏代的天赋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与之交谈之人的想法。
  要是张华不小心受到苏代的影响,那么说不定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苏代像是一把双刃剑,就看如何使用。
  用苏代来迷惑对方的君主或者武将,可以起到奇效,谋取敌国。
  如果苏代有意忽悠自己的主公,也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不过苏代的能力,与精神控制还差得远了。
  苏代的天赋是通过言语来引导对方的思路,并且不断强化某种暗示,让对方的思路跟着自己走,于是不知不觉中了苏代的陷阱。
  只要不断提醒注意苏代的言语诱导,应该没有那么容易受到苏代的影响。
  “法家、纵横家都已经出现在我的领地,不知道墨家、道家、农家等人物,是否会出现。”
  张华还想着一睹墨子、老子、孔子等开山立派的教主级别的人物。
  苏代作为二流纵横家,他的天赋已经有影响一国的实力,那么诸子百家之中的墨子、老子、孔子等人的天赋,必定也极其霸道。
  在苏代投靠之后,张华已经在想着该如何利用苏代去干扰其他势力。
  苏代有马车、随从陪同出行,总不能白白养着一个闲人吧?
  利用纵横家,干扰其他势力发展,这就是苏代的价值之所在了。
  八百里秦川的诸侯相争,已经不这只是军事上的争锋相对,还与种田、外交息息相关。
  “主公,北边急报,王平将军攻打马坊镇,遭遇数万敌军伏击,不敌兵败,两千无当飞军,仅仅只有八十人活着回来!”
  “什么!?”
  正在思忖该如何利用苏代的张华闻讯大惊。
  两千无当飞军,仅剩八十人!
  这是张华进军关中以来,少有的惨重损失。
  统领这支无当飞军的武将,还是以沉稳著称的王平。
  无当飞军擅长山战,王平还有天赋“山战强化”,无当飞军获得更高的攻击、防御、射速、机动,没有理由会有如此大败。
  “安禄山的残余部众,不可能拼凑出数万大军,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伏击王平的敌军不是安禄山的残余兵马,而是盘踞在黄土高原地区的诸侯。此人试图出兵占领沟壑地区所有的村寨,旨在图谋关中。”
  张华经过一年多的历练,通过简单分析,对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不难推测。
  设法伏击王平,又让王平兵败的敌军,绝不会是什么等闲之辈。
  “王平是否还活着?”
  “王平将军侥幸逃回,身受重伤。”
  “既然王平还活着那就好。令李时珍前去为之疗伤。”
  张华直接派出势力医术最高明的医师李时珍,让李时珍前去为王平疗伤。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王平只要没死,还能组建无当飞军。
  如果王平死了,那么无当飞军这一兵种,有可能就此消失。
  “另外,必须设法探明位于黄土高原上的势力,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们的目标肯定不只是击败王平那么简单。如果我所料不差,山地间的村寨,将近全部沦陷。”
  张华大概想到了对方的意图。
  安禄山势力在黄河高原的山地沟壑间有不少村寨,甚至还有镇子、马坊,对方的目标是击败前去收取这些村寨和镇子的王平,然后将势力扩张至关中平原。
  换而言之,在张华势力北边的高原,另一个强大的势力正在扩张。
  安禄山的军师说不定与这个势力也有关系。
  张华逐渐将这些事件联系在一起。
  每一个强大的势力,都没有那么简单,各种手段尽出,只是为了取胜。
  张华想通对方的用意之后,立即派出大量细作,进入北边群山进行探查,摸索清楚对方的来历。
  “对方不敢轻易离开山地,进入关中平原。”
  李绩、陈宫、谢安得知王平大败,紧急来见张华,说出自己的判断。
  李绩详加分析:“如果对方实力足够强大到横扫整个关中或者半个关中,那么在主公和安禄山大战时,应当出兵南下,席卷关中。而对方没有这样做。只能说明他的实力还不够强大。”
  谢安插话:“对方的兵力,可能与我们差不多,又或者,还要更差一些,因此才会步步为营。尽管如此,主公还是要防备这支兵马南下。”
  “关中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
  张华打量关中地区的地形图,上面有各个势力的势力范围。
  安禄山、史思明的势力已经完全被张华、唐玄宗、秦孝公瓜分。
  张华占领了安禄山大约十分之五的领地,唐玄宗占领十分之三,秦孝公占领十分之二。
  然而,黄土高原地区的不明势力,出兵抢占了北边山地的村寨,张华占领的领地减小。
  好在高原地区的人口密度不够,张华还是获得了主要的人口。
  “这伙势力,还不明来历。”
  “秦川,除了我们,还有长安镇的唐玄宗,咸阳镇的秦孝公。在秦川西部,还有不少势力,其中有一股强大的势力,不容小觑,那就是陈仓镇的魏国大将军曹真。”
  张华与众多智囊商议大事,视线落在地形图上陈仓的位置。
  陈仓是关中到西凉、汉中的必经之地,位置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就怎么也不打下陈仓。
  因此,诸葛亮无法直接从汉中进入关中,不得不先取西凉,再图谋关中。
  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势力占领陈仓,以陈仓为主城,那么就可以吸纳来自关中、西凉、汉中各地的流民,成为一方诸侯。
  而盘踞在陈仓城的诸侯,不是他人,而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
  曹真为曹操的养子,统领的是曹魏集团最精锐的兵种——虎豹骑。
  在三国前期,曹真还没有什么存在感,担任虎豹督的是曹纯、曹休两员大将。
  在汉中之战,曹真才开始崭露头角。
  待名将凋零,曹真成为魏国大将军。
  根据张华所知,曹真的军团穿越到这个世界的时间是太和二年,也即是公元228年。
  该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皆投降蜀汉。
  魏帝曹叡亲征至长安,遣曹真为督诸军驻于郿,统领各路魏军挫败诸葛亮。
  曹真正与一众魏军武将商议该如何逼退诸葛亮、收复西凉三郡时,就穿越到了这个世界的关中平原的陈仓一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