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047

  而且白袍军速败两个秦军都尉,让蒙恬这一支主力遭到前后夹击。
  蒙恬又杀一个胡人武将,对着四周大声吼道:“撤退!”
  “撤退!”
  秦军都尉和一众秦军士兵,在大雨中口口相传,传达撤退的命令。
  蒙恬还没完全攻破魏军营地,已经遭到前后夹攻。
  蒙恬没有与之纠缠过久,这里毕竟是元颢和陈庆之的营地,如果被缠住,等到陈庆之完全击溃后方的秦军,那根本就没有活路。
  蒙恬可不想在这里丢失秦军主力。
  蒙恬一边撤退,一边聚集四周的士兵,借着大雨的掩护,快速撤离。
  “黄金火骑兵随我破敌!”
  蒙恬率领黄金火骑兵,冲击白袍军,为秦军步卒打开一条通道。
  雨水顺着蒙恬的战戟流下,沉重的马蹄践踏出深深的马蹄印,蒙恬一马当先,在后方是成群结队的黄金火骑兵。
  这种天时不适合黄金火骑兵发挥兵种天赋,但黄金火骑兵本身的属性就不低,可以当做重骑兵使用。
  “分开!”
  陈庆之却没有与蒙恬的黄金火骑兵正面交锋的意思,而是命令白袍军向两侧分开,避免正面撞击蒙恬的黄金火骑兵。
  三千白袍像是流水遇到礁石,自然而然绕开,然后截杀位于黄金火骑兵后方的秦军步卒。
  蒙恬有一种一拳打到了棉花上的无力感。
  陈庆之利用白袍军的高机动,迂回穿插,砍杀步卒,避开与重骑兵交锋,蒙恬也不好追上白袍军。
  陈庆之就是凭借这一手本事,在右扶风打下一片地盘,击退各方来敌。
  “步卒先退,骑兵断后!”
  蒙恬集结所有骑兵回头,挡住白袍军,让秦军步卒快速撤离。
  如果只是单纯的步兵,会被白袍军的机动玩弄于鼓掌之间。
  蒙恬使用了黄金火骑兵和其他秦军轻骑兵组成防线,这才挡住陈庆之的白袍军反复穿插。
  蒙恬有把握正面骑兵对冲,装备重甲的黄金火骑兵可以冲垮轻甲的白袍军。
  但陈庆之的白袍军也不正面硬撼黄金火骑兵,而是凭借机动进行穿插。
  “可以了。”
  陈庆之在穿过黄金火骑兵,截杀几百个秦军步卒之后,没有继续追击蒙恬。
  雨势越来越大,白袍军发动奔流般的攻势,对战马和骑兵来说,真气、体力都是巨大的消耗。
  继续与蒙恬打下去,可能会出现战马体力不支而死亡的现象。
  这是白袍军的奔流战术的弱点。
  蒙恬面无表情,见白袍军没有继续进攻,带着黑甲秦军从容退去,消失在雨幕之中。
  “白袍军,折损三百三十一人。”
  马佛念清点白袍军损失的人数,向陈庆之禀报。
  “人数越来越少了。”
  陈庆之意识到,白袍军似乎该设法补充缺额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奇袭长安
  雨过天晴,魏军营地随处可见漂浮着尸体的水洼,到处是卷刃的单刀、破裂的盾牌。
  元颢的魏军、陈庆之的梁军,清扫狼藉一片的营地。
  蒙恬的攻势虽然被陈庆之化解,但这边的损失同样惨重。
  白袍军阵亡三百,梁军阵亡一千,元颢的胡人士兵,阵亡一万。
  “蒙恬真乃名将,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可以组织万人规模的奇袭。陈庆之的反应也极快,若是可以收服这支白袍军,我可立下大功劳。”
  苏代在营地巡视,见白袍军掩埋同伴的尸体,表情悲戚,知道这些白袍军骑兵情同手足,更加重视这支白袍军。
  如果可以招揽这支白袍军,那么也算是苏代的功劳。
  陈庆之带着一群军头,为战死的梁军士卒立碑。
  “这便是乱世。”
  陈庆之长长叹了一口气。
  当前白袍军人数不到三千人。
  蒙恬退走,不意味着蒙恬已经失败。
  蒙恬袭击魏、梁联军营地,斩杀上万,双方只能说是互有胜负。
  接下来还要继续与蒙恬大战,陈庆之也没有把握究竟有多少白袍军可以存活下来。
  甚至白袍军的主将陈庆之都有可能在此战阵亡。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军也可谓是传奇了。但白袍军已经剩下不到一半。”
  苏代出现在陈庆之身边。
  陈庆之看向这个行事不同寻常的谋士。
  苏代明明是张华势力的谋士,但这一段时间一直跟着元颢,为之出谋划策。
  “既然从戎,就已经做好了马革裹尸的准备,哪怕我也是一样。”
  ……
  华山镇,待大雨过后,十万夏军开始活跃,向凤凰镇进军。
  陈庆之已经与蒙恬交战,双方互有胜负,为张华牵制一个难缠的对手。
  蒙恬无论统帅还是武力,都相当惊人,如果蒙恬带领秦军相助唐军,那么张华还要更加头疼。
  “陈庆之的天赋,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强。”
  张华得知陈庆之与蒙恬交战的经过。
  陈庆之的白袍军,疾如奔流,比张华手底下任何一个武将的骑兵都要更快。
  兵贵神速,陈庆之的白袍军完美地体现了这一兵家理念。
  有这一项能力的陈庆之在西边牵制蒙恬,张华暂时不用担心蒙恬出现在夏军与唐军的战场上。
  十万夏军兵临凤凰镇下,打造攻城器械,挖掘地道,堆砌土山。
  当初唐军怎么攻城,现在张华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夏军营地连绵不绝,辎重车不绝于道。
  镇守凤凰镇的唐军疯狂修建箭塔,阻挡夏军的兵势。一座二级镇子,箭塔的数量竟然有上百座。
  张华邀请唐军主将在野外决一死战,被唐军拒绝。
  唐军扼守城池,想要等到反击的机会。
  秦军、大顺军都在图谋关中,迟则生变。
  “唐军在华山镇屯兵至少六万,这样意味着其他地方的唐军数量不到四万,甚至更少。主公或许可以派一支偏师,奇袭长安。”
  陈宫在观察唐军的防线之后,向张华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
  在此之前,安禄山就采取了长驱直入的战术,直取长安,只可惜功亏一篑。
  “安禄山当时动用十几万兵马,这才攻破长安外城。如果只派数万骑兵进攻长安,恐怕难以攻破。”
  张华不是没有考虑过绕过唐军主力,攻下长安,迫使唐玄宗臣服,但安禄山精心筹划了半年,召集十几万大军,趁着唐军主力离开长安城,这才攻下长安外城。
  张华如果分兵数万,未必可以打下长安。
  陈宫说道:“长安城被安禄山破坏,变为镇子,坚固程度大不如前。主公不妨强攻凤凰镇,迫使李隆基将更多镇守长安的唐军调来凤凰镇,如此一来,奇袭长安的成功率,将大幅度提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