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1047

  安西都护府的仆从军因为主将高仙芝更改命令,无不惊慌失措,出现小规模的动乱,各个仆从军武将厉声呵斥族人,将这股不安的情绪压制下去。
  相比之下,大宛国联军因为援军到来,士气大涨,又有与唐军作战的勇气了。
  不然,他们二十万联军有可能被四万唐军直接干碎。
  在战场边缘,五万人的军团出现,大部分是步卒,长矛如林,杀气腾腾。
  这个军团装备了大量铁盔、甲胄、胫甲、轻型盾牌,腰间挂着短剑,披甲率与大宛国的军队不在一个层次。
  很明显,这个军团与高仙芝的唐军一样,是为征战而筹建的战争机器。
  这支军队的士兵高鼻深目,甲胄的制式与唐军有着明显的区别。
  “来自更西边的领主?上次本都护翻山越岭进入大宛国所在的盆地,就是被这支援军逼退。但这次我带来的可是四万唐军,而不是上次的一万人!”
  高仙芝在看清楚进入战场的大宛国援军之后,没有胆怯,眼神中反而燃起战意。
  若是在锡尔河消灭大宛国联军和大宛国请来的援军,那么高仙芝和安西军的声望将会空前,至少十年内,大宛国不敢叛乱。
  封常清俯视下方战场,可见西方蛮夷的森严军阵,对方装备了大量长矛,将枪阵发挥到了极致,堪比刺猬:“这支军团的纪律、杀气不弱,是一个强敌。等等,那是什么?!”
  封常清瞪大了眼睛。
  与此同时,随军诗人王昌龄也看到了一支精锐步卒从五万人的军团中间出现。
  这一支高阶步卒体型魁梧,手持银色盾牌,装备重型长枪,气势如虹,杀气是低阶长矛兵的十倍!
  “来自更西边的军队……在西域的尽头,估计也是一群怪物……”
  王昌龄在大宛国见到了来自马其顿的大方阵,深感诧异。
  根据安西四镇的胡人所说,在丝绸之路的尽头,也有不少强大的领主,相互攻伐,屠城灭族也不罕见,他们拥有与东方文明不尽相同的精锐兵种。
  “有点麻烦了。”
  封常清擦拭额头的汗水。
  不只是安西都护府,还有另外一股大势力在争夺河中地区的霸权。
  高仙芝的安西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进,必须击破马其顿方阵和二十万大宛国联军。
  退,必然会遭到马其顿人和大宛国联军追杀,未必可以全身而退。
  “那就是传说中大唐的军队?没想到在崇山峻岭的东边,还有如此广袤的土地,以往追随陛下西征,可没有想到东方还有未被征服的帝国。”
  进入战场的马其顿武将,纵马来到高处,观察唐军的军阵,也深感棘手。
  如果想要吃下这支唐军,他的嫡系兵力也会折损不少。
  但为了争夺河中地区的霸权,双方骑虎难下。
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朝巨富沈万三
  玉璧城附近的沼泽地,女真骑兵赶着大量乡勇,用木柴和土囊填平沼泽,强行辟出通道,接近夏军营地。
  一个巡逻的女真谋克,突然中箭,从马背栽落至泥泞的沼泽中。
  “敌军偷袭!”
  女真士兵被惊动,向芦苇丛中射箭。
  黄忠带领一千精兵,突袭女真人的营地,试探其实力。
  黄忠一个呼吸间,连发三箭,三个女真士兵应弦而倒。
  “杀!”
  杨业与黄忠一起行动,从芦苇丛杀出,大刀虎虎生风!
  杨业的大刀带着凌厉的刀气,斩断芦苇、马蹄,马失前蹄,女真骑兵跌落,被后续到来的夏军斩杀。
  杨业挥舞大刀开道,黄忠在后射箭,两人相互配合,斩杀数百女真士兵。
  在女真主力反应过来之前,杨业、黄忠退走,仅仅损失数十人。
  大金国常胜将军完颜娄室率领女真骑兵赶到时,杨业、黄忠已经离开。
  在金兵设法填平沼泽时,夏军不时派兵突袭,导致金兵损失不小。
  “汾州的鸦儿军蠢蠢欲动,寒冬又将至,必须尽快填平沼泽,击溃夏军。”
  完颜娄室加入完颜宗望建立的大金国,本想着可以驰骋天下,但与张华交手,完颜娄室总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憋屈感。
  张华挑选沼泽芦苇地为屏障,女真人的骑兵优势无法发挥,完颜娄室等人只能用柴土填平沼泽地。
  夏军营地戒备森严,诸将都知道随着女真人接近,大战将起。
  完颜宗望使用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逐步填平沼泽,通往夏军营寨。
  张华的营帐外围,许褚率领虎卫军巡逻。
  “主公可在营帐里面?”
  梁红玉一袭戎装,红色披风,英姿飒爽,正要进入营帐向张华禀报事情,结果被虎背熊腰的许褚拦住。
  许褚瓮声瓮气答道:“主公有要事,吩咐下来,任何人,不得入内。”
  “嗯。”
  梁红玉知道张华有时候会召集重臣议事,不希望被人中途打断,于是耐心地在外面等待。
  “还真久啊……”
  梁红玉等了许久,只见花木兰一个人从张华的营帐出来。
  以梁红玉敏锐的洞察力,看出花木兰如雪的肌肤泛着潮红,梁红玉似乎明白一些什么了。
  梁红玉轻咬薄唇,花木兰还真是胆大,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到……不过公子真是持久……
  花木兰撩了撩青丝,外面的空气清凉,肌肤还在冒着热气。
  忽然,花木兰看到梁红玉在营帐外面等候,不由心里一惊,不敢直视梁红玉。
  “姐姐别怕,这是人之常情。我有要事禀报主公。不知是否已经可以入内?”
  梁红玉虽然猜测到什么,但没有说破。
  花木兰点头,梁红玉这才进去。
  “主公,一个名为沈万三的商人,在河东、上党一带斥资买下八千石粮食,运至我们营中,说是前来劳军。”
  梁红玉说明来意。
  “沈万三?”
  张华听说名为沈万三的商人前来劳军,还带来八千石粮食,深感意外。
  这个沈万三不会是元末明初的江南富商沈万三吧?
  据说沈万三富甲天下,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
  此人有生意头脑,通过种田发家,又从事海外贸易,因此积累财富的速度极其惊人,所以在民间传说中,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
  当然,沈万三通过种田发家,不代表着沈万三是普通农民,他这一代时,已经是地主。
  沈万三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请求出资犒劳军队,引起朱元璋猜忌,最终被流放至云南。
  犒劳军队的行为,在朱元璋看来,沈万三是插手军队,必死无疑,流放已经算是优待。
  古代商人地位虽低,但影响力却不小,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沈万三此次从张华势力之外买来八千石粮食,前来劳军,很明显,别有所图。
  天下间没有免费的午餐。
  沈万三此举,有点投石问路的意思。
  只是沈万三付出的代价不小,八千石粮草,对于个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这个沈万三有点意思。在这个乱世辗转两三年,竟然又再富可敌国。”
  张华从沈万三买来八千石粮食的行为来看,沈万三在这个世界混的风生水起,从江南巨富变成了关中巨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