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1047

  又有一支汉军从陈仓道出来,这支汉军军纪严明,明显是精锐之师。
  “末将周亚夫,不负使命,细柳营训练完成。”
  周亚夫与周勃父子出山,率领五万汉军,与刘邦汇合。
  刘邦扫视细柳营,细柳营步骑结合,军纪严整,纪律性远超过刘邦势力任何一支兵马。
  “细柳营已至,军师认为该如何破敌?”
  刘邦看向军师陈平。
  继续在陈仓与冯异、李绩拖延下去,到了寒冬,最终吃亏的还是汉军。
  陈平摇头:“以十五万之兵和陈仓守军,攻打十万夏军的营垒,未必能够取胜。既然我们兵多,不如分兵沿着渭水,攻打长安。一旦兵临城下,关中震动,或有机会。”
  “言之有理。”刘邦看向周亚夫,“你带兵五万,东取长安,动摇关中守军士气。”
  “末将领命!”
  周亚夫的五万汉军,包括一万五千名细柳营,向长安城进军。
  西汉名将周亚夫对关中地形,并不陌生。
  “汉军的援军到了,如果放任其攻打长安,恐怕关中会因此动摇。长安城缺少守将,薛仁贵,你率领一队骑兵,回师长安。”
  李绩望见一队汉军向长安城进军,派出薛仁贵的羽林军,对周亚夫军团进行牵制。
第二百三十一章
吾心即是宇宙,心学大师出手!
  “汉军正在向长安城进军,立即召集城中所有乡勇,守住长安。”
  留守长安城的大臣韩非、谢安,得知汉军的周亚夫军团接近长安,立即召集长安城数万乡勇,坚守长安。
  张华一直在关中种田,囤积粮食完全足够长安城死守一年半载。
  执掌律法的韩非对长安城的户籍进行严格的编排,一旦爆发战争,动员乡勇和兵源的速度会极其惊人。
  挨家挨户的壮丁都被抽调出来,男主战,女主运,各有分工。
  秦国之所以可以统一六国,与强大的动员能力息息相关。
  韩非重现秦国的动员能力,很快组织几万人的守军。
  “你们书院的儒生,也要参与守城。”
  一队长安城的兵丁,来到中天阁书院,要求书院所有士子,包括教书先生,参与守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儒生。你们意下如何?”
  教书先生扫视门下弟子。
  他在长安城盘下这座书院,徒弟从刚开始的五人,变为五十人,已经开宗立派。
  如今长安危急,书院的五十名儒生也在官府强征的序列。
  “先生,律法严苛,被官府征召兵役,我们也没有选择啊。”
  “这次协助防守长安城,说不定还能立下功劳,对即将开始的科举有利。”
  “没错,若是手刃几个敌兵,立下战功,将来踏上仕途,前途不可限量!”
  五十个儒生七嘴八舌,摩拳擦掌,已经在想着如何杀敌立功,出将入相。
  然而,教书先生却眉头紧皱,忧心忡忡。
  这些读圣贤书的儒生,大多没有意识到征战沙场的残酷。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连武将都有可能马革裹尸,万一长安城的攻防惨烈,那么书院一半的儒生都会因此阵亡。
  “长枪乃是百兵之王,一寸长,一寸强,你们务必要备好长枪,不要以为自己佩剑,就是认为自己是剑客,举世无敌。以我来看,你们的武艺,还不如寻常士卒。”
  “除了兵器,一定要备好盔甲,可保你们性命。”
  教书先生敦敦教诲,对这群心高气傲的儒生并不放心。
  长安城的外城墙,几万乡勇上阵,有些乡勇甚至连纸甲都没有,只有缝满补丁的棉衣,搬运石块和弩箭。
  “书院这一行人,交给你们负责了。”
  韩非负责征募乡勇,编成队伍,日夜守城。
  中天阁书院的五十名儒生被编为一队,由一伍士兵带队。
  韩非的视线落在教书先生身上,此人给他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但韩非还有诸多繁忙的事务要处置,没有时间与这个教书先生交谈,只是瞥了一眼,便匆匆离去。
  “春秋战国的韩非子……没想到能在此地见到这种级别的古人……”
  教书先生认出韩非子。
  “他就是韩非子?”
  “此人可是法家的大人物,据说夏律就是由他一手制定。”
  “此次守城,主要也是韩非在部署。”
  几十名儒生七嘴八舌,传闻中的韩非子,对他们来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韩非子是法家的人物,但其老师却是儒家的荀子,殊途同归。
  “你们务必听从我的命令,不得擅自行事,否则军令如山,休怪我不客气。”
  体型魁梧的夏军伍长对眼前几十名儒生并不放心。
  这些儒生看上去武力不高的样子,而且毫无经验。
  “大家听从这位伍长的军令就是,即使将来成为文官,也要稍微懂得兵家之事,以免有不时之需。”
  教书先生语重心长。
  长安城的乡勇紧张地操练三天,已经明白各自的分工。
  “汉军距离长安不到三十里!”
  “薛仁贵将军率领骑兵回援了!”
  在长安城人心惶惶时,薛仁贵率领五千骑兵回到长安城,成为长安城守将。
  韩非、谢安终究只是政治家,而不是武将。
  “薛仁贵……”
  中天阁书院众人在城墙上,目睹一队精锐骑兵鱼贯入城,薛仁贵的羽林军装备明光甲,兵强马壮,令长安城众人稍微安定下来。
  薛仁贵的骑兵入城之后,周勃、周亚夫父子的五万汉军随后出现,在城外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薛将军,你的兵马甲胄怎么带血?”
  谢安令人打开城门接应薛仁贵入城,敏锐地发现薛仁贵的羽林军身上有血迹。
  “我在回师长安途中,与周亚夫在平原交锋。周亚夫的细柳营很强,即使是我陷入其战阵,也会被战阵的气云压制,无法发挥全部武力。羽林军阵亡三百人。”
  薛仁贵神色凝重,将周亚夫视为强敌。
  周亚夫治军的能力极强,反映在战阵的压迫感,樊哙、薛仁贵等武将陷入周亚夫的方阵,都有可能被耗尽体力。
  “周亚夫治军能力绝世无双,我们需要小心防备。只要坚守长安城,等待主公大军回师长安,周亚夫必败无疑。主公与吾侄,已在河东击破女真人。”
  长安城兵多粮足,谢安倒不担心。
  薛仁贵精神也为之振奋。
  如果张华的主力在河东击败对关中虎视眈眈的女真人,一旦张华领兵返回关中,那么周亚夫必须退兵。
  周勃、周亚夫在长安城外驻营,汉军的细作带回完颜宗望在芦苇地战败的消息,汉军众将皆惊。
  “汾州李克用的鸦儿军南下,与张华对峙于玉璧城,张华一时半会无法从河东脱身,不必担心张华回师。”
  周勃判断张华不可能无视鸦儿军的威胁。
  周亚夫盯着河东与关中的地形图,总有种不安的预感:“张华此人,用兵诡异,而我用兵沉稳,这种敌手最为难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