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3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5/1047

  目前范仲淹的兵力略多于三个贝勒,但皇太极的骑兵数量众多,在地形平坦的中原,不容易对付。
  “退回荥阳镇。”
  范仲淹重创多尔衮和阿济格的兵马之后,取胜班师,退守荥阳。
  天寒地坼,皇太极也不好攻城,何况守军数量比皇太极的兵力更多。
  夏军还在虎牢关集结,范仲淹随时可以得到补给。
  “昔日楚汉之争,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反复争夺荥阳,旷日持久。此时天寒,不宜攻城,退回大梁。待冰雪融化,再设法夺回。”
  皇太极熟悉中原历史,知道荥阳镇不好争夺,如果不是李密疏于防备,被姜维、邓艾、薛仁贵等人奇袭,在荥阳镇可以获得八旗援助的前提下,夏军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攻下荥阳。
  努尔哈赤的营地,当努尔哈赤得知多尔衮与阿济格兵败荥阳,八旗军阵亡超过一万两千人,果然大怒。
  “削减多尔衮、阿济格的牛录数量,这些被削减的牛录,我亲自统领!”
  努尔哈赤将多尔衮和阿济格能够调用的兵马削减,作为惩罚。
  “大汗,发生何事了?”
  后金开国五大臣,额亦都、费英东、何和礼、安费扬古、扈尔汉,见努尔哈赤暴怒,于是出言询问。
  这五人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的五名猛将,帮助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在明朝试图镇压女真的萨尔浒大战,这五人立下战功,努尔哈赤才能真正在辽东立足。
  努尔哈赤自称汗王,建立后金,任命这五人为五大臣,同听国政。
  他们与努尔哈赤是一辈人,资历比起皇太极、多尔衮他们还要老许多。
  没有努尔哈赤和五大臣统一辽东各个女真部落,也就没有后面的大清。
  从穷山恶水打出来、带出精锐八旗的五大臣,与努尔哈赤几乎是白手起家,能力未必比皇太极、多尔衮逊色,毕竟他们当时的处境,比起皇太极、多尔衮艰难多了。
  五大臣与努尔哈赤统一辽东女真诸部,类似四大怯薛长与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都是这些势力的第一批名将。
  这些人与努尔哈赤出生入死,感情深厚,见努尔哈赤发怒,于是询问。
  “小儿兵败荥阳,八旗阵亡万人。”
  努尔哈赤对这五个股肱之臣毫不保留。
  “不过是折损万人罢了。当初大汗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反明,处境比起现在还要艰难。没有了兵马,再招募就是了。”
  “诸位贝勒还需要多加历练啊。”
  “荥阳镇不可有失,必须设法夺回。”
  “南边的曹操,也不可不防。”
  五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向努尔哈赤出谋划策。
  “荥阳镇,必须夺回,必要时候,本大汗亲自出兵,与你们一起攻拔荥阳,杀入河洛!”
  努尔哈赤因为多尔衮和阿济格战败,迁怒于张华设立的洛州军团,起了杀意。
  范仲淹的洛州军团在河洛种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直接攻陷荥阳镇,让努尔哈赤陷入困境,努尔哈赤愤恨不已。
  “待到冰雪消融,我们速攻荥阳镇就是了。”
  五大臣也不以为然。
  他们五人在这个世界都获得了各种天赋,五人联手,无所畏惧。
  努尔哈赤豪情壮志:“我有你们相助,又何愁大事不成?当初我们可以统一女真各部,现在我们就能驰骋中原!”
  夏城,薛仁贵带兵三百,押送瓦岗军飞将单雄信途经此地,与率领十六卫军团东进的军团长李绩相遇。
  张华担心努尔哈赤与后金五大臣大举反扑,派来李绩的十六卫军团,帮助范仲淹攻略关东。
  李绩听说单雄信被薛仁贵打成重伤,还被活捉,于是与单雄信相见。
  李绩与单雄信是同乡,当初两人一起前去投奔瓦岗寨,关系不错。
  李绩游说单雄信:“张华是明主,如今占据整个关中、河洛,半个河东,版图之大,有资格逐鹿中原。李密不能长期相处,且其势衰微,不能成事。你我有同乡之谊,我可代为引荐,张华爱惜猛将,必定重用。”
  单雄信不为所动,指着受伤的眼睛:“如果不是张华用石灰伤我眼睛,我岂会成为半个废人?如此仇恨,教我如何为其效忠?”
  李绩经历多次战斗,智力值已经到了94点,知道单雄信的心结之所在:“当初你与程咬金,出兵袭击张华,才会因此受伤,这怪不了他。而且,此去关中,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说不定会改变想法。”
  单雄信不言,他不相信难道张华还能治好他的眼伤,化干戈为玉帛不成?
  薛仁贵继续押送单雄信上路,而李绩带兵前往虎牢关。
  黄河以北,朝歌城,客居孙策势力的纵横家苏代,意识到河北的形势不妙。
  河北虽然还有十几个拥兵超过十万的诸侯,但即将诞生霸主。
  诞生的河北霸主,兵强马壮,攻城略地,无往而不利,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要依附对方。
  如果孙策无法抵挡其兵锋,也选择依附,那么张华的压力就太大了。
  苏代前来游说孙策,结果反而被周瑜游说,让苏代意识到严峻的形势。
  孙策的敌人太强,连袁绍都自愿当狗,张华不出兵相助,孙策可能会被对方的大军平推。
  于是苏代修书,向张华说明游说的结果,认为必须设法为孙策解围,否则无人牵制河北霸主,关东必定动荡。
  “如果张华出兵相助,我们的压力可以缓解不少,但与此同时带来的麻烦是,我们的势力可能会被张华渗透,甚至是被张华控制。”
  周瑜与孙策见苏代的人返回关中报信,周瑜紧皱的眉头没有因此而舒展。
  向张华借兵并非没有代价,相反,可能会喧宾夺主,鸠占鹊巢。
  不到万不得已,周瑜、孙策也不会沦落到借兵的地步。
  只是,这次的敌人实在是过于强大。
  “主公、大都督,有一人在府外求见。”
  “让他进来。”
  孙策想不到会是何人求见。
  到来之人,体貌魁伟,举止不凡。
  周瑜看到对方,露出惊喜的表情:“子敬,竟然是你!”
  “哈哈哈,公瑾,以你的才能,果然无论在何地,皆可叱咤风云。”
  此人正是鲁肃,鲁子敬!
  周瑜担任居巢长时,听闻鲁肃之名,带数百人来拜访,请他资助一些粮食。
  当时,鲁肃家里有两座大粮仓,每仓有三千斛米,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赠给了周瑜。
  于是两人结交,相互钦佩对方的才能。
  “鲁子敬?”
  孙策自然也认识鲁肃,只是鲁肃为孙策效力没有多久,孙策就被刺杀,二人感情还不算深厚,鲁肃反而与孙权关系更近。
  鲁肃叹道:“子敬拜见主公。听闻主公与公瑾处境艰难,故辗转前来投靠。”
  “真乃患难见真情!”
  周瑜、孙策听说鲁肃因为得知他们有难,专门前来依附,不由感动。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孙策问道:“可有吾弟孙仲谋的消息?”
  鲁肃摇了摇头,他还没在这个世界见到孙权。
  “罢了,他在此地,恐怕也难以取胜。”
  孙策知道自己的弟弟孙权,守成有余,攻取不足。
  现在还是打天下的时候,孙权的军事能力在历朝历代的名将面前,实在是不够看的。
  要知道,就连孙策、周瑜都在不久前的大战损兵折将,更别说孙权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招揽飞将
  关中,长安城,薛仁贵押送瓦岗军的飞将单雄信到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5/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