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1047

  “只要公子不去找外面的女人就好。”
  花木兰的想法也很简单。
  “如果我的推断没错,立春之后,缺少粮草的鲜卑人会南下攻打闯王李自成的米脂寨。为夫到时将亲自北伐。你且留守长安,我会在孩儿出生之前返回。”
  张华留下怀有身孕的花木兰守长安,以梁红玉为临时宫廷禁卫指挥使,保护花木兰。
  张华建立的大夏势力,有潜力逐鹿中原,目前缺少一个继承人,因此张华对这个孩子还是重视。
  如果缺少继承人,那么会出现极大的麻烦。
  刘备就是老年得子,没有时间将刘禅培养为一个合格的枭雄。
  刘备去世时,刘禅还未及冠。
  相比之下,曹丕、孙权得到的培养多于刘禅。
  曹操认为兵荒马乱,曹丕六岁学会射箭,八岁骑马,十岁开始,跟随曹操征战南北,曹操还请传奇剑客担任曹丕的老师。
  孙权十五岁担任县令,讨伐山贼,后又跟随孙策讨伐庐江太守刘勋、江夏太守黄祖。
  因此,如果提前培养一名合格的继承人,对一个大势力而言,至关重要,否则主少国疑,那就不妙了。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就是因为主公柴荣英年早逝,继位者柴宗训年仅七岁,无法控制赵匡胤。
  有些君王培养多个皇子,还有一种考虑——那就是长子夭折或者战死,好不容易培养的继承人突然就这样没了。
  比如孙权精心培养的长子孙登英年早逝,导致东吴出现政治危机,三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爆发了“二宫之争”。
  后果是孙权震怒,废黜孙和,赐死孙霸,改立孙亮为太子。
  仅仅是继承人突然毙命,东吴后期就陷入混乱,可见继承人对于一个势力的重要性。
  张华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长远考虑,也开始着手培养继承人。
  不过,前提是先有继承人。
  于是张华开始与众女培养感情。
  “公子当以大业为重,儿女情长,可暂且搁置一旁。”
  花木兰支持张华北伐。
  来自北魏的花木兰知道北魏拓跋鲜卑的实力。
  拓跋鲜卑可不是什么头脑简单的游牧部落,诞生了不少猛人。
  拓跋珪、拓跋焘都是擅长用兵的皇帝,他们的对手都是一时之豪杰,拓跋鲜卑也是前秦天王苻坚死后,重新统一北方的强大势力。
  张华还记得辛弃疾的词——“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其中的佛狸就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刘裕之子,宋文帝刘义隆发动元嘉北伐,拓跋焘亲自率步骑数十万,陵践六州,京邑为之震动,百千城池,莫不奔骇。
  可以想象统一北方的拓跋焘的兵锋。
  根据张华得到的情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在拓跋部落。
  拓跋宏在云中聚集了几十万汉人农民,大举屯田,对拓跋部落的贡献,不亚于太武帝拓跋焘。
  有资格被评为武皇帝、文皇帝的人物,都是各个朝代的豪杰。
  拓跋鲜卑还有杨大眼这种级别的猛将。
  根据杨延昭所言,拓跋鲜卑甚至有一队类似铁浮屠的具装铁骑,在平原上,不少游牧部落都无法阻挡杨大眼和具装铁骑的冲击,往往一击即溃。
  杨延昭也无法阻挡杨大眼和具装铁骑的冲击。
  因此,张华决定亲征,与拓跋鲜卑争夺黄土高原这一块地盘。
  当然,夹在两股势力中间的闯王李自成,也是一时之英豪,手底下也有不少悍将和谋士。
  “玉儿、柳儿,你照看好木兰,待我回来。”
  张华与梁红玉好上以后,对梁红玉称呼也亲昵起来。
  梁红玉之父在梁家堡托孤,梁红玉早已芳心暗许,此时也算是如愿以偿。
  “嗯。”
  梁红玉答应下来。
  柳如是在羡慕的眼神中,也连连点头。
  梁红玉守城,又有谢安、韩非等大臣维持治安,长安城内还有捕风捉影的六扇门、皇城司、锦衣卫,万无一失。
  在进行一系列完善的部署之后,张华这才开始调动禁卫军,准备讨伐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在黄土高原有十几万兵马,仅仅依靠吴玠军团的六万五千人,还不足以消灭李自成。
  北边的拓跋鲜卑部落,可以利用。
  拓跋焘以为已经杀死了张大川这一队发现他的夜不收小队,袭击李自成的计划无人知晓。
  但张华已经推断出拓跋焘的计谋,决定趁着拓跋焘对李自成用兵之际,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出于对拓跋鲜卑部落的重视,张华还带上了新收的军师王守仁。
第二百四十八章
鲜卑骑兵南下
  米脂县北边的统万镇,李自成的大将高一功统领八千忠贞营,镇守这座三级镇子,抵御来自草原上的威胁。
  积雪融化,高一功带领一队骑兵在河流边饮马。
  战马经过一冬天的损耗,体型消瘦了不少,需要重新养膘。
  高一功为李自成的妻子高桂英之弟,执掌其姐高桂英的忠贞营。
  高桂英的忠贞营与李自成的老营,都是大顺军的精锐部众。
  李自成之所以可以占据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拥有十几万兵马,与这两营兵马有关。
  李自成势力除了李自成夫妇以外,还有诸多大将。
  高一功算是其中一员勇将。
  “大人,我们啥时候打下长安?一直躲在窑洞村寨中,始终不及长安城那种城池滋润啊。”
  “就是,黄土高坡的寒冬,可不好过,西北最肥沃的土地都被张华给占领了。”
  “如果你们有本事,就随闯王南下,打下长安。依我看来,我们大顺军全部兵马南下,也未必可以拿下长安。在黄土高坡当土皇帝不也乐得自在?”
  高一功为战马洗刷。
  这匹汗血马乃是闯王李自成赏赐给他的战利品。
  突然,高一功听到鹰呖声,抬头看向空中,只见一只老鹰掠过。
  高一功又看向河流上游,有几个人影晃动。
  “是鲜卑人!给我活捉他们!”
  高一功看清对方的粗略长相,立即率领骑兵前去追击!
  鲜卑人的铁鹰斥候被高一功发现,向北边逃亡。
  “鲜卑人怎么会出现在此地?”
  “无论如何,也甩不开我的汗血马!”
  高一功不断拉近与铁鹰斥候的距离,试图活捉铁鹰斥候,询问个究竟。
  几百匹战马在河边追逐,溅起水花,马蹄印形成水洼。
  哒哒哒……
  闷雷般的响声从远处传来,河面在颤抖。
  “停下!”
  高一功脸色苍白。
  他追随李自成多年,可以通过马蹄声分辨敌军的数量。
  从密集的马蹄声来看,从北边南下的骑兵,数量成千上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