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1047

  不仅如此,李克用在南营囤积的几十万石的粮草,也尽数被张华获得。
  李克用的唐军蒙受如此损失,已经不可能再继续攻打坚固的玉璧城。
  张华解玉璧之围,目的已经达成。
  张华进入玉璧城,发现玉璧城南面城墙坍塌,地面沟壑纵横,到处是烧焦的痕迹,还有许多尸体来不及掩埋,可以体会到玉璧城大战的惨烈。
  “北府军主力阵亡六千、低阶兵马阵亡两万五千人。”
  谢玄说出玉璧城损失的兵力,不免心痛。
  北府军这样的精锐兵种,为了守住玉璧城,都因此阵亡了六千人,低阶兵种损失数量更多。
  “相比之下,李克用的损失更大,一年半载,估计无法继续进攻玉璧。我要平关东,后方不能出事,因此有必要亲自回来一趟,重创李克用。”
  张华粗略估计,李克用强攻玉璧城和遭到袭击产生的损失,不下于十万之数。
  另外,李克用损失几十万石粮食。
  如此损失,没有一年半载,李克用缓不过来。
  “你们设法打探为李存勖效力的护卫猛将的来历。”
  张华招来几个夜不收百户,要求他们打探拦住薛仁贵射杀李克用的那一员猛将。
  在此之前,张华的情报,完全没有那员猛将的资料。
  连锦衣卫、夜不收都打听不到对方的情报,有可能是此人刚刚投靠李存勖不久。
  军师王守仁却在张华派出夜不收之前,根据张华的描述,有了推断:“此人可能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护卫指挥使夏鲁奇。此人曾为保护李存勖,手杀百余人,还曾经活捉王彦章,可谓是绝世猛将。”
  “活捉王彦章的男人?”
  张华听王守仁这般分析,倒是越想越有可能。
  王守仁是明朝人,知道五代十国的人物。
  在李存勖身边担任护卫,又能拦住薛仁贵箭术的人,就只有夏鲁奇了。
  这可是一个史书上记载的百人斩,连骁勇善战的王铁枪都被此人活捉,夏鲁奇无疑是绝世猛将之一。
  “李亚子有夏鲁奇护卫,这般说来,刺杀李亚子,并不可行。”
  张华考虑过使用刺客这种方式,铲除十三太保之中用兵能力最强的李存勖。
  但既然李存勖有绝世猛将担任护卫,那么就不必派人白白去送死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墨家与名家
  长安城,人口达到了二十万,以至于在城墙外面,又形成了新的市坊。
  三教九流之徒,随处可见,河东运盐的马车,川蜀运茶的骡车,以长安城为最终目的地。
  诸子百家也在长安城树立门派,扩大自己流派的影响力。
  诸子百家最强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主要流派。
  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儒家,每个朝代都有经学大师,这些经学大师,又形成不同的流派,还有一些儒家后人,伪造儒学经典,用圣人的话来立论。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甚至更早董仲舒上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先秦的儒学已经大相径庭。
  墨家弟子也在与长安城买下宅邸,作为墨家在长安城的分部。
  墨家作为“士”和“工匠”结合而成的学术团体,不仅研究自然哲学,还研究自然科学,尤其是古代机械。
  不少墨家弟子都是制造军械的专家。
  如果说长安城的士人支持是儒家,那么长安城的工匠支持的是墨家。
  长安城墨家的首领正在讲学时,一个墨家弟子进来禀报:“先生,名家公孙龙求见。”
  “公孙龙又来找麻烦了。”
  墨家分部首领不由头疼。
  公孙龙是诸子百家之中名家的代表人物,也是有名的诡辩家,专门找儒家、墨家等人麻烦。
  此时公孙龙上门,多半是为了让他难堪。
  “先生里面请。”
  墨家弟子领着一人进来,那人见到墨家首领,说道:“今日我欲与尔辩论‘白马非马’。”
  ……
  张华在解除玉璧城之围后,率领一队轻骑兵,返回长安城,探望花木兰等人。
  鸦儿军损失惨重,白袍史敬思突围而出,与李克用汇合。
  李克用带着残兵,与李存勖退回晋州。
  张华秘密经过长安城的朱雀街时,发现有上千人聚集在一座府邸前方,车水马龙,道路为之堵塞。
  “是否要末将带兵驱逐他们?”
  吕玲绮发现这群闲人挡道,只要张华一声令下,就会带兵驱逐他们。
  “不急,我倒是好奇他们想要做什么。”
  张华来了兴趣。
  吕玲绮直接随手抓起一个士子,提到张华面前。
  士子见张华一群人披坚持锐,明显是将士,诚惶诚恐答道:“几位将军,这里是墨家在长安城设立的府邸,于此地招募弟子。名家要与墨家辩论,所以小人们都来旁观。”
  “墨家?”
  张华知道长安城充斥着三教九流之徒,墨家是其中一家。
  只是张华忙于征战和内政,对三教九流没有多少关注,不知不觉间,长安城已经云集了大量诸子百家流派的人物。
  “负责在此地开山立派的,可是墨子?”
  张华想到墨家的人物,第一反应是赫赫有名的墨子。
  士子答道:“并非墨子,不过,也差不多。这里啊,是墨子首徒禽滑厘在管事。而前来与禽滑厘辩论的乃是名家的公孙龙。小人是宋朝年间的举人,禽滑厘、公孙龙为战国大家,久闻大名,听说二人在此辩论,故特地前来一观先秦名家之风采。”
  “墨子首徒,还有公孙龙……”
  张华并不知道墨子还有一个名为禽滑厘的大徒弟。
  至于名家公孙龙的名气,要远远大于禽滑厘。
  公孙龙提出的理论“白马非马”,是有关逻辑学的辩题,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相当之有名,张华也是知道的。
  在先秦,百家争鸣,诞生了不少有意思的思想流派,可以说是古华夏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
  禽滑厘,此人张华没有听闻,但既然是墨子的首徒,那么肯定从墨子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走,我们进去旁观。”
  张华既然碰上了这件事,心生好奇,于是带兵闯入墨家的宅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墨家弟子见是长安城的官兵,也不敢阻拦。
  墨子首徒禽滑厘,与名家大人物,公孙龙,对席而坐,一众墨家和名家弟子列席。
  在更外围,还有长安城的士子和好事之徒围观,甚至有人爬墙,也要一睹禽滑厘、公孙龙的真容。
  这可是两个先秦时代有名的大人物!
  公孙龙瞥见一队甲士出现,连兵家都介入,更加胸有成竹。
  公孙龙率先向禽滑厘发难:“白马非马,对否?”
  “果然是白马非马!”
  一众墨家弟子还有围观的众人,一片哗然,他们早已经猜到公孙龙要以“白马非马”这个辩题来刁难禽滑厘了。
  张华作壁上观,不嫌事大,饶有兴趣地旁观禽滑厘、公孙龙较量。
  张华作为后人,所处的时代,逻辑学已经相当完整,还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表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