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4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1047

  当然,魏文侯投降的话,那么魏文侯就成为有名无实的吉祥物。
  换而言之,魏文侯衣食无忧,但没有了权力。
  张华也不可能给魏文侯这种战国时期的霸主权力,否则会是一个隐患。
  魏文侯叹道:“如果吴起在此,我岂会被后人击败。”
  众多魏国的文臣武将鸦雀无声。
  他们面对如此情况,也无能为力,毕竟他们不是兵家亚圣吴起。
  “罢了,为了众卿和百姓的生计,解除兵备,孤解甲归田。”
  魏文侯犹豫再三,最终做出了沉重的决定。
  “国君英明。”
  魏国一众文臣武将,不免松了一口气。
  如果魏文侯誓死抵抗,国破身亡,上党城所有人都会遭殃。
  夏军势不可挡,守城是下下之策。
  有时候,放弃不免是一个上策。
  “打开城门,孤亲自出城迎接夏军。”
  魏文侯深吸一口气,亲自带着文臣武将,出郭相迎。
第三百二十四章
魏文侯臣服
  “主公,魏文侯是战国霸主,他当真会甘心臣服吗?”
  吕玲绮这段时间,跟在张华身边,听说魏文侯要投降,不禁怀疑魏文侯的诚意。
  “再厉害的王侯,没有兵马,也无济于事。”
  张华不以为然。
  韩信点兵,尚且多多益善。
  即使韩信、吴起,没有兵力,也打不过一员莽将。
  张华带兵出现在上党城外,而魏文侯魏斯,带着一众文臣武将,出郭相迎。
  魏文侯还有三万魏军,但魏文侯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与夏军抗衡,于是干脆带着魏国文臣武将投降,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张华眯眼,魏文侯不愧是战国霸主,能伸能屈大丈夫,还主动出城,降低张华对他的戒心。
  “罪臣魏斯,领魏国公卿出郭降服,还望收留。”
  魏文侯双手捧着魏国的国印,交给张华,正式归降。
  在魏文侯左右,文武大臣分列。
  一边是信陵君、乐羊代表的武将,另外一边是魏国的文臣。
  魏国的武将,张华在长平大战,几乎全部认出了。
  魏国的文臣阵容也相当豪华。
  魏文侯毕竟是战国第一个霸主,开启魏国百年霸业,当时的文臣武将阵容为七国之最。
  张华大大方方接过魏国的国印,然后带兵进入上党城,收编三万魏军,又设宴庆祝取胜。
  “此乃国相翟璜、李悝。”
  信陵君在席上引荐二人。
  王守仁、周瑜等人听说此二人的名声,不由动容。
  这两人的来头不小。
  张华提前打探过魏文侯手下的文臣武将,已经知道二人的来历。
  翟璜出身狄族,但为魏文侯推荐了大量栋梁之才,吴起、乐羊、李悝等人才都是翟璜推荐给魏文侯,辅佐魏文侯三十年,最终成就霸业。
  此人的识人能力,相当可怕。
  李悝更不必说了。
  李悝变法,成就了魏国百年霸业。
  李悝之于魏国,相当于商鞅之于秦国。
  商鞅变法还借鉴了李悝变法不少经验,才有秦国的富强。
  这两个人都是相才啊。
  怪不得魏文侯可以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
  即使没有了吴起,魏文侯建立的势力,依然是太行山十八镇诸侯最富庶的一个势力。
  原因就在于翟璜、李悝等文臣帮助魏文侯经营领地,又有魏无忌、乐羊等武将带兵在外征战,没有吴起,魏文侯势力也差不到哪里去。
  可惜魏文侯运气不济,在太行山脉,十八镇诸侯混战,维持了微妙的平衡,谁也没有机会率先打破平衡,反而被外来的张华击败,然后收服。
  “这位是邺令西门豹,擅长治水和种田。”
  信陵君又引荐一人。
  “西门豹?久仰大名。”
  张华从小就学过西门豹治邺的典故。
  简而言之,就是当时邺城封建迷信盛行,西门豹设法除掉为害一方的三老、巫祝,破除封建迷信,然后带领邺城百姓开渠治水,发展农业。
  在以前迷信盛行的时代,西门豹可以破除迷信,还杀了为害一方的乡绅豪强,让邺城富强,这种魄力,已经超过99%的文臣。
  “在下不过一县之令而已,不能登大雅之堂。”
  西门豹听张华说久仰大名,受宠若惊,不敢压过魏文侯、李悝、翟璜等人的风头。
  总的来说,魏文侯这个国君,还有李悝、翟璜两个国相,地位最高。
  李悝、翟璜也在暗中观察张华,毕竟以后他们要为新的主公效力。
  魏文侯投降,对底下臣子们的影响却不大,照样各司其职。
  在魏国各个武将臣服之后,张华可以看到魏文侯手下文臣的英雄属性。
  【英雄】:翟璜
  【等级】:32
  【统帅】:55
【武力】:45
【智力】:82
【政治】:85
  【天赋】:识人(翟璜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潜力和天赋,借此发掘人才)
  【来历】:魏国国相,为相三十余年,为魏文侯推荐大量栋梁之才。
  翟璜拥有“识人”天赋,各种人才都逃不过翟璜的眼睛。
  这种天赋对发掘领地的人才有莫大的帮助。
  翟璜属于辅佐君王的大臣,自身不需要多强,但只要向君王推荐人才,就尽到了他的作用。
  对一个领主来说,翟璜还真是不可或缺的一类人才。
  【英雄】:李悝
  【等级】:33
  【统帅】:70
【武力】:40
【智力】:85
【政治】:96
  【第一天赋】:重农主义(李悝精通各种农业政策,且能灵活运用这些农业政策,容易获得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支持,但容易招致商人群体不满)
  【第二天赋】:法治(李悝所属势力,法家的影响力扩大,接受李悝学说的官吏、平民法治意识加强,承认法律条文,重视私有财产,世家权贵的影响力下降,但容易招致世家群体不满)
  【来历】:魏国国相,战国法家代表人物,主持变法。
  李悝的能力与韩非相似,两人都是诸子百家的法家代表者,在春秋战国,法家就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点,这点不是西方的专利。
  如果张华没有记错,战国法家提出了一个观点——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