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047

  整个八旗军,未必可以找到一个武力超过赵匡胤的武将。
  代善的兵马崩溃,只能退守内城。
  十几万宋军包围内城,代善身边只剩下几千人。
  代善面对英勇善战的赵匡胤,自知不敌,深感绝望。
  除非努尔哈赤亲临,或许才有希望。
  赵匡胤在禁军的拥簇下,出现在内城下方:“代善,你不是我的对手,何况,寡不敌众。如果你乖乖束手就擒,可以活命,否则一旦攻破内城,全部旗兵,皆要坑杀。我赵匡胤,说一不二!”
  代善大怒:“我乃大金汗努尔哈赤之子,岂可投降于你!”
  赵匡胤微微皱眉。
  代善毕竟是旗主之一,利用汴州城的城防工事,已经给赵匡胤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导致赵匡胤迟迟没能拿下汴州,也就没能从夏军与八旗军的战斗中获取更多的好处。
  本来按照赵匡胤预计的计划,发动兵变,取代周恭帝柴宗训,称宋王,然后出兵攻下汴州,再趁着夏军与八旗军两败俱伤,完全吞并努尔哈赤的领地。
  但被代善阻挡之后,赵匡胤可以拿下汴州以及周围的镇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准备攻下汴州内城。”
  赵匡胤召集兵马,准备亲自带兵拿下代善防守的内城。
  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继续消耗在汴州了。
  赵匡胤的目标是整个中原,而不是一座汴州。
  “让开,我要见宋王!”
  在赵匡胤换上一副新的盔甲,准备攻城时,几匹战马在汴州的街道疾驰,宋军将士纷纷避让。
  几个骑兵一路来到赵匡胤面前,这才翻身下马。
  为首一人,是一名谋士。
  “则平,你终于回来了。这么说来,夏军与八旗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我还是迟了一步。”
  赵匡胤见到这名谋士,不难推测夏军与八旗的战斗落幕。
  这名谋士是赵匡胤的军师——“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赵普一直在暗中窥视夏军与八旗的战斗,既是监视夏军的进展,为赵匡胤决策提供建议,又是在收集夏军和八旗的情报,因为夏军、八旗都有可能会成为宋军的强敌。
  赵普必须保证宋军可以万无一失地占领整个中原。
  赵匡胤、赵普,都是志在天下之人,割据宋州,只是第一步,然后虎踞中原,最后取得天下。
  赵普正在为实现第二步战略做准备。
  赵普一直在窥视战场,此时回来,所以赵匡胤不难想象,夏军与八旗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赵普脸色凝重:“夏军大胜,努尔哈赤战死沙场,夏军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兵马,正在向汴州行军。”
  “努尔哈赤竟然死了?”
  赵匡胤一愣。
  努尔哈赤算是一个强敌,巅峰时期重建八旗,拥兵四十万,击败崇祯皇帝,又南下与曹操争雄。
  但就是这样一个强敌,却在与夏军的战斗中,被张华的部下斩杀。
  赵匡胤脸色也变得郑重无比:“看来击败努尔哈赤的张华,是比努尔哈赤还要棘手的强敌。此人击败努尔哈赤,其野心也在于中原。看来,我们的第二步战略,没有那么简单实现。”
  赵普说道:“努尔哈赤死于张华手中,防守汴州的是努尔哈赤之次子代善。代善若是得知努尔哈赤之死,又走投无路,必定会投降主公。主公可不费吹灰之力,取下汴州,还能得到几千精兵。”
  “言之有理!”
  赵匡胤以赵普为军师,赵普也是王佐之才,第一时间为赵匡胤谋划,牟取最大利益。
  赵匡胤立即令人在城下喊话,让代善得知努尔哈赤已经战死。
  “我不相信!父汗武艺高强,又用兵如神,怎么会战死沙场!这一定是赵匡胤故意诈我!赵匡胤麾下有一名谋士赵普,诡计多端,这很有可能是他想出的陷阱!”
  代善没有轻信宋军。
  这个世界各种谋士出没,这些谋士使用各种诡计,防不胜防,代善草木皆兵。
  不过,赵普早已经算到了这一点,在回来的途中,劝说两个牛录投降,然后让这两个牛录出面,劝降代善。
  这两个牛录隶属于努尔哈赤最亲近的正黄旗,他们的话,代善不得不相信。
  “张华竟然杀了父汗!”
  代善听说努尔哈赤战死,几乎咬碎牙齿,果然如同赵普的推测,举城向赵匡胤投降。
  赵匡胤手握蟠龙棍,接受代善归降。
  周围的护卫也表情轻松,相信代善不敢乱来。
  赵匡胤个人武力太高,以至于赵匡胤的亲兵基本不用担心赵匡胤被刺杀。
  “罪将代善,愿意归降明主,望明主为家父报仇雪恨!”
  代善向赵匡胤跪拜。
  赵匡胤乃是宋祖,无论用兵还是个人武艺,无可挑剔,代善不觉得输给赵匡胤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而且,代善知道赵匡胤的目标也是中原,与张华迟早有一战,可以利用赵匡胤与张华的冲突,为努尔哈赤报仇。
  赵普向赵匡胤示意,建议赵匡胤收下代善当狗。
  八旗旗主又如何?
  在赵匡胤面前,只有当狗的份。
  张华是前所未有的强敌,宋军必须利用一切条件,击败张华。
  “主公,一支夏军,正在逼近汴州!”
  赵匡胤收编代善的几千旗兵,北宋名将潘美向赵匡胤禀报军情。
  “众将士,随我出城迎战!”
  赵匡胤为一代枭雄,又是武将出身,并不怕事。
  如果连刚刚经历过大战的夏军都无法击退,赵匡胤也无法坐稳宋王的位置。
  几十员武将追随赵匡胤出城,迎击李绩的夏军。
  “夏军!”
  代善咬牙切齿,对夏军充满恨意,与赵匡胤一起出城。
  李绩带兵迫近汴州,此时汴州已经竖起了宋军的军旗。
  “看来,来晚了一步。尽管赵匡胤的兵马众多,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攻陷汴州,能力着实不俗。不如占领汴州西边的镇子,就此打住……”
  李绩分析形势,认为刚刚经历大战,兵马已经不足以攻下十几万宋军据守的汴州。
  然而,赵匡胤此时已经带兵出城。
第三百五十四章
蟠龙棍法!
  十万宋军出城,赵匡胤亲自担任统帅,与李绩的夏军对峙。
  赵匡胤扫视李绩的兵马,刚刚经历一场大战的李绩军团,杀气腾腾。
  “好一支精锐之师!”
  赵匡胤对李绩的兵马称赞不已。
  唐朝名将李绩,对赵匡胤来说都是古之名将了。
  宋军军师赵普追随在赵匡胤左右,看到夏军的阵势,辨认出这支夏军的主将:“这是李绩的兵马。李绩此人,为大唐名将,不可小视。”
  “李绩……”
  赵匡胤知道李绩这一员名将。
  张华明知道赵匡胤的宋军正在攻打汴州,却依然派出骑兵,觊觎汴州,说明张华对李绩的能力,绝对信任。
  只要赵匡胤还没打下汴州,李绩就有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