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1047

  【统帅】:95
【武力】:70
【智力】:95
【政治】:75
  【第一天赋】:百战(李绩在每次征战结束后,都会总结经验。征战次数越多,李绩的统帅、智力值越高,而且,李绩与敌军交战,有极小的概率学习对方武将的军事天赋、谋略天赋)
  【第二天赋】:戍守(李绩在与秦朝武将王离交战时学习的天赋,该天赋可以提升边塞士兵的防御和韧性)
  【第三天赋】:天命加身(李绩在与后金武将努尔哈赤交战时学习的天赋,天命圣主,真龙护体,小幅度提升军团士兵的攻击、防御,大幅度提升军团士兵的士气、速度、幸运值,但使用者需要承受精神反噬,战斗持续过长时间,会对使用者造成不可逆的内伤)
  【擅长兵种】:全兵种
  【特殊兵种】:无(李绩可灵活运用各个兵种)
  【来历】:唐朝英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相比于瓦岗寨时期的李绩,现在李绩已经接近超一流统帅,统帅值从90提升至95,智力值从93提升至95,算是一名智将。
  而且,李绩领悟了努尔哈赤的军团天赋,对军团的提升,相当恐怖。
  可以说,李绩的天赋就是复制敌人的天赋。
  虽说复制敌人的概率极低,但只要李绩经历的战斗次数一多,总会偷到对方的天赋。
  要是以后李绩偷到韩信、白起、吴起等人的天赋,那么李绩还真有可能跻身于超一流统帅。
  张华终于明白为何李绩有资格与李靖、李世民等武将并列为唐初三大统帅。
  李绩某种意义上来说,越老越强。
  以后就算李绩的统帅值达到98、99,张华也不意外。
  当然,越到后面,李绩的提升就越难,毕竟开始接近人类的极限水平。
  吕玲绮进来,对张华说道:“主公,范仲淹已带兵攻克新郑、长社、阳翟等城镇,此时正在与曹操对峙。司马懿也攻占了努尔哈赤部分领地。只有曹操,在此战,一无所获。”
  “奇怪,司马懿的反应,怎么比曹操还快?司马懿不是努尔哈赤的盟友?”张华从吕玲绮禀报的情况,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难道司马懿与赵匡胤暗中有来往?”
  诸侯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东吴、蜀汉还干了几仗,相互之间,派兵防备彼此,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就更不用多说了。
  努尔哈赤出事,司马懿在暗中捅刀子,比谁都狠。
  赵匡胤、司马懿同时出兵,与张华争夺努尔哈赤的地盘,要说他们之间没有暗中来往,张华是不相信的。
  中原的形势复杂,诸侯众多,而且都是硬茬子。
  曹操、司马懿、赵匡胤、高欢,这些人哪一个不是纵横一时的枭雄?
  在中原四周,还有强敌环伺,如河北刘秀,山东诸国。
  “中原似乎是一处泥潭,若是在此地耽搁太久,恐怕其他方向的诸侯有做大的机会……”
  张华陷入沉思。
  中原因为强大的诸侯太多,人口密集,导致吞并中原,明显比吞并关中更加吃力。
  实际上,几年后还存活的诸侯,都是历朝历代的枭雄,他们兵多将广,虎踞一方,越到后面,越难吞并这些诸侯。
  “主公在烦恼什么吗?有末将可以效劳的地方?”
  吕玲绮见张华沉默不言,可以看出张华遇到了难以解决的事情。
  张华漫不经心说道:“你打算怎么效劳?”
  吕玲绮挺了挺胸膛:“只要末将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
  吕玲绮想着能够获得超过吕布的成就,她已经被封为关内侯,如果想要成为县侯,还要立下足够的军功。
  吕玲绮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毕竟时不我待啊。
  “那你帮我暖……不,令铁鹰斥候,送一封信回去长安。”
  张华想到花木兰的孩儿也快要出生了。
  这可是一件大事。
  因为天下诸侯众多,张华也没有信心尽快扫平这些诸侯,所以培养一个接班人就很重要了。
  如果张华在有生之年还不能干趴这些诸侯,还能由儿子,儿子的儿子,完成未竟的事业。
  “是。”
  吕玲绮接过书信,内心突然有一丝羡慕花木兰。
  即使张华远征关东,也还惦记着花木兰。
  “宋州的赵匡胤、许昌的曹操、陈县的司马懿、宛城的高欢……接下来,该拿哪个诸侯开刀?”
  张华摊开地形图,已经在物色下一个受害者。
  在大战中落败的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等贝勒,向东边逃亡。
  途中,皇太极与多尔衮就谁能接替努尔哈赤,登上汗位,而产生了争执。
  谁能成为大汗,意味着努尔哈赤留下来的心腹,会为谁效力。
  建州女真并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说法,理论上,皇太极、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代善等人都可以接任努尔哈赤。
  这个时候,后金五大臣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努尔哈赤在位时,后金五大臣和八个旗主,都有商议国事的权力。
  “四贝勒才德冠世,此时危急,当速继大位。”
  费英东等后金五大臣,在逃亡途中,一致推举皇太极为新的大汗。
  八旗旗主不齐,与努尔哈赤同辈的后金五大臣,拥有空前的话语权。
  皇太极拉拢后金五大臣,还有其他贝勒,即使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抱团,话语权也不及皇太极和后金五大臣。
  “好。”
  多尔衮气急败坏,咬牙切齿,但他也不敢反对辈分太高的后金五大臣,最终憋了半天,牙齿间只蹦出一个好字。
  费英东为皇太极撑腰,但此时费英东在安葬努尔哈赤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大汗,接下来,我们几万兵马,该何去何从?”
  皇太极心里已有决定:“黄河以北是光武帝刘秀的地盘,我们去了那里,死路一条。不如前往山东,经水路,前往辽东,或许,辽东才是我们的龙兴之地。”
  “好!”
  后金五大臣无不露出兴奋的神情,他们有些怀念白云黑土的辽东大地了。
  皇太极神情凝重:“或许,回到辽东,也是一场恶战,因为那里可能已经被人占领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
铁木真囚禁的武将
  漠北,狼居胥山,一处地牢,阴冷潮湿。
  地牢、天牢等建筑,对武将的武力有压制效果,即使是猛将,被打入地牢、天牢,也与常人无异。
  为了以防有人劫狱,在这处地牢上方,还有一支蒙古千人队镇守,首领是一名蒙古千夫长。
  这里之所以有重兵把守,是因为这里关押的都是蒙古乞颜部抓获的重要俘虏。
  乞颜部的唯一首领,只有一人,那就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嗟,来食。”
  几个蒙古士兵提着木桶,像是喂养牲畜一样,喂养地牢中的囚犯。
  木桶中有草根、腐烂的鼠肉、跳蚤等不像是给人吃的东西。
  喝酒吃肉,只是蒙古贵族的权力,底下的蒙古牧民,平时都无法吃肉,更别说这些囚犯了。
  不少囚犯狼吞虎咽,抢着吞下几乎发臭的食物。
  “我们大汗,乃是草原之主,将来要带领我们南下征服富庶的中原,脱离这苦寒之地。你们若是不为大汗效力,就只配吃这种连猪狗都不吃的东西。”
  蒙古千夫长在地牢中巡逻,对这些俘虏冷嘲热讽。
  当他来到一间牢房前方时,冷眼看向里面一个年纪四旬出头的中年男子。
  这是一个汉人。
  不少汉人出现在漠北,被蒙古军队俘虏。
  而这个人,身份特殊,因为这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亲自下令关押至此的武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