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1047

  要知道,李绩军团最棘手的武将薛仁贵,正在被南宋名将毕再遇带着十几个神射手,舍命牵制。
  契苾何力、张士贵等大唐名将,也有宋军武将负责牵制。
  赵匡胤、潘美是攻打大梁的主力,选择以林仁肇镇守的城墙为突破口。
  赵匡胤足以击败林仁肇,而潘美带着禁军夺门。
  这是宋军军师赵普的精心部署。
  赵普已经精确计算了大梁城的防备,李绩军团每一个武将都有专门的宋军武将牵制,无人可以阻挡赵匡胤和潘美的组合才是。
  赵普机关算尽,然而,他少算了一人。
  柴荣加入夏军,以郭木的化名出仕,职位是都尉,隶属于林仁肇的死士营。
  柴荣在武举选拔的武力表现,并不显眼,赵匡胤、赵普虽然知道张华在武举选拔出来的三十二员武将,有这么一个人物,但他们在进行战术部署,不会考虑到都尉级别。
  夏军武将的层级分为各级将军、偏将、裨将、中郎将、校尉,然后才到都尉。
  李绩军团有八万人,将军就有十几位,校尉、都尉上百人。
  郭木这样的小角色,完全没在赵匡胤、赵普的算计之内。
  但柴荣在林仁肇的营中,地位不低于林仁肇,还有自己的专属兵马——后周殿前司。
  在战斗时,柴荣的兵马从林仁肇的兵马之中分出来,全部戴上面具,隐藏身份,反击北宋禁军。
  潘美在争夺城门时,被原本的主公柴荣暴打一顿,被迫退兵。
  直到现在,潘美还摸不清楚这支面具军是从哪里出来,主将又是何人。
  因为,面具军不在宋军的情报之中!
  “殿下,末将被一支面具军击败,其战力不逊色于天武军、神卫军!”
  潘美惊慌失措,与赵匡胤汇合。
  这一支突然杀出的兵马戴着狰狞的青铜面具,骇人听闻。
  赵匡胤看向潘美后方,果然有一队戴着狰狞面具的甲士追杀溃败的潘美,正在与殿后的天武军、神卫军厮杀。
  潘美一败,守军又获得天命加身,士气大涨,这场攻城战又变成了绞肉机,宋军迟迟无法陷城。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士气跌落,今日已不可攻取大梁。鸣金收兵!”
  在赵匡胤的示意下,几个天武军士卒向半空中射出响箭。
  城下的赵光义得到兄长的暗号,于是下令鸣金收兵。
  宋军的鸣金声回荡在战场,正在强攻大梁城的宋军得知鸣金收兵,像是潮水一样撤下。
  “保护殿下!”
  防御最强的神卫军断后,用盾墙保护赵匡胤撤退。
  赵匡胤在退下城墙前,又扫了追击过来的面具军一眼,柴荣恰好带着面具军追来。
  柴荣与赵匡胤对视了一瞬,一眼万年。
  赵匡胤总觉得面具军的主将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却又说不上来在哪里见过。
  柴荣在漠北征战,又被铁木真囚禁在地牢两年,气质与赵匡胤认识的柴荣相比,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让赵匡胤一时间无法将这个面具人,与昔日的主公柴荣联系到一起。
  赵匡胤一跃而下,顺着云梯车,退至城下。
  宋军全面败退,柴荣的殿前司俘虏了数百天武军、神卫军。
  “郭木,这次多亏你了……”林仁肇虽然知道郭木就是柴荣,但还是按照张华的吩咐,没有主动暴露柴荣的身份,“可是为何,你不主动表明身份?以你的身份,赵匡胤的宋军,必定会军心动荡。”
  林仁肇知道赵匡胤的部下,有不少人原本是柴荣的亲信。
  一旦柴荣摊牌,肯定会引发宋军一片混乱。
  宋军就是在后周兵马的基础上建立的军队。
  “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时机,赵匡胤回去之后有机会整顿人心。我要在一个更加适合的情况下,表明身份,重新执掌周军。”
  柴荣曾经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发誓三十年让天下大治,但在漠北与铁木真的较量,让锋芒毕露的柴荣,气势有所收敛,更加擅长隐忍了。
  在柴荣看来,或许这个时候与赵匡胤摊牌,会在宋军之中引起一片混乱,但在赵光义、赵普这两个赵匡胤的左臂右膀的控制下,宋军的混乱,说不定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
  即使有些宋军武将原本是柴荣的部下,但在投靠赵匡胤之后,未免会担心柴荣秋后算账,未必会重新回到柴荣麾下。
  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摊牌时机,并不容易。
  赵匡胤、潘美、曹彬、毕再遇等宋军武将收兵回营,清点损失,伤亡两万,其中还有天武军、神卫军等精锐兵种,还是无法攻破大梁。
  “奇怪,我怎么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赵匡胤与柴荣仅仅对视一瞬,赵匡胤甚至没能看清楚柴荣的面具,但赵匡胤心底却泛起一阵寒意,让赵匡胤不住颤抖。
  军师赵普见赵匡胤反应不大正常:“殿下,怎么了?”
  “大梁城中,还有一员名将,孤与潘美遇到此人,潘美败北。务必要弄清楚此人的来历。”
  赵匡胤心神不安,他没有认出柴荣的身份,但赵匡胤出于枭雄的警觉性,还是要设法探明面具人的真实身份。
  “另外,调遣后方一支强军,前来驰援。”
  赵匡胤攻打大梁,多次失利,这一次,他又从后方调兵遣将。
  赵匡胤的宋军不只是十五万人,赵匡胤留下了超过一半兵力,留守领地。
  以如今的形势来看,赵匡胤必须要动用镇守后方的精锐兵马了。
第三百九十六章
吴起拜将
  “黄河以南,便是夏城。子孝,我欲率领一支骑兵,直取夏城,你领步卒,围困河阳城,可有信心?”
  曹操统帅汉军,饮马黄河,马鞭指向位于黄河南边的夏城。
  曹仁答道:“河阳城就交给末将吧。”
  “虎豹骑,随我渡河!”
  曹操率领三大虎豹督以及虎豹骑,趁着黄河结冰,渡过黄河,直取邙山。
  铁骑铮铮,汉军旌旗猎猎。
  曹仁率领八万汉军,围困周瑜把守的河阳城。
  周瑜站在河阳城的城墙上,目睹一部分汉军离开营地,渡河南下,知道曹操要袭击夏城。
  曹操采取冒险的行动,并不奇怪,曹操的风格一向如此,要么大胜,要么大败。
  曹操有刘秀作为后盾,行动更加激进。
  “曹仁等人围城,即使我带兵出城,也不见得可以击败他们。不知道夏城是否可以守住……”
  周瑜听说过曹仁的名声,曹仁号称“天人将军”,在曹操的宗亲武将之中,应该是用兵最强的一个。
  而且,曹仁武力不低,又有牛金、满宠等部将。
  夏城,范仲淹带兵攻略中原,镇守虎牢关的武将耿恭被调回夏城,担任守城主将。
  曹操的铁骑已经出现在夏城北边的邙山,随时可能攻打夏城,导致城内人心惶惶。
  夏城人口已经达到了30万,城外有不少百姓得知曹操的兵马到来,纷纷逃入防备森严的夏城避难。
  韩非、顾雍征发城内壮丁,发放兵器,登城防守。
  夏军主力兵马正在攻略中原,曹操突然出奇兵,兵临邙山。
  夏城防御空虚,万一夏城被攻陷,后果不堪设想。
  “在城内张贴告示,招贤纳士,如果有可以力挽狂澜者,奖赏不是问题,甚至封侯也不是问题。”
  韩非见夏城有几十万人口,说不定还有将才,于是在城中张贴求贤榜,临阵求将。
  夏城的武将,数量实在是不多,强力的武将,已经出征,来不及回师,或者正在回师的途中。
  耿恭擅长守城,但也要看进攻方是谁。
  曹操带领大量骑兵到来,还带来夏侯惇、夏侯渊、曹真等猛将,仅仅凭借耿恭一个守将,难以防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