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7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8/1047

  李信主动向秦王政请战:“这群西戎,竟敢进犯,真是不知死活。请给末将二十万大军,出关击破西戎大军!”
  王翦俯视西域大军,观察其气势:“对方来势汹汹,兵马不下于五十万,将领又是草原上的枭雄,以二十万的兵力出关,必败无疑。”
  “这一战,还必须是王翦你担任主将。”
  秦王政也知道李信过于冲动,不是最合适的主将人选,关键时刻,秦王政还是以王翦为主将,等到所有秦军到来,再出关与亚历山大的西域联军交战。
  蒙恬说道:“这伙游牧部落,多数是骑兵,想必缺少攻城能力。只要固守玉门关,或许他们就无法东进。”
  蒙骜、蒙武、王贲等人点头,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汉朝时期的游牧部落,攻城能力不足。
  玉门关高六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群骑兵,难以攻破雄关,所以秦军立于不败之地。
  “对方是一群骑兵,虽然数量庞大,但如何攻破雄关?”
  秦王政负手,与秦武王并肩站立,傲视玉门关下的西域联军。
  而在玉门关下,来自西方的马其顿之王,亚历山大大帝,与关上的秦始皇对视。
  迄今为止,秦军是亚历山大东征,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
  “让俘虏的那群波斯、阿拉伯工匠,建造投石机和弩炮。”
  亚历山大下令,在古代西亚,波斯人、阿拉伯人的攻城技术,并不弱小。
  数以百计被亚历山大俘虏的波斯工匠、阿拉伯工匠,不得不为亚历山大建造攻城器械。
  镇守玉门关的秦军惊讶地发现,游牧大军,竟然在关下开始建造攻城塔、投石机、弩炮等攻城器械……
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霉的宁平公主
  夏城,来自宁平长公主刘伯姬,在这里居住多时。
  宁平长公主是刘秀送来与张华联姻,但几个月过去了,刘伯姬连张华的影子都没有看到,郁闷不已。
  刘秀又派来一队使节,前来探望妹妹刘伯姬。
  “张华居然无视与陛下的盟约,难道看不起我们大汉吗!”
  大司徒邓禹带领使节前来,听说张华一直没有搭理刘伯姬,不由恼火。
  刘伯姬可是刘秀的妹妹,与刘秀的关系亲近,张华看不起刘伯姬,就是看不起刘秀。
  邓禹表情凝重:“等陛下平定燕云十六州,必定挥师百万南下,为长公主您讨一个说法。”
  刘伯姬问道:“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件事情而大动干戈,导致生灵涂炭,我将有愧于天下……帝兄攻打燕云十六州,进展如何了?”
  邓禹答道:“燕云十六州有不少强敌,即使以陛下的能力,一时间也难以攻克这些城池,恐怕陛下还要耗费些许时日,才能取胜。”
  “既然帝兄在燕云征战,战事吃紧,大司徒还请返回,辅佐帝兄,尽快攻取燕云十六州。”
  “既然臣遇到此事,不能坐视不理,臣与长公主殿下,同往长安,讨个说法!”
  邓禹执意要护送长公主前往长安城。
  汉朝的文武大臣,内心都有一股傲气。
  刘秀与张华定下的盟约,在邓禹看来,必须履行。
  “和亲的公主,长期滞留于此地,并非长久之计。允许他们前往长安城。”
  坐镇夏城的大臣韩非,听说从刘秀势力到来的使节邓禹决定护送宁平长公主去长安城,同意下来。
  辅佐韩非的小吏提醒:“大人,根据弘农太守杜牧禀报,最近从夏城通往长安的崤山道出现了一伙山蛮,袭击路过的商队。杜牧正在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这一伙山蛮。”
  “山蛮的规模有多少?”
  “每次袭击商队的山蛮,数量大约有两三百人左右,因此杜牧计划招募三千乡勇,进山讨伐山蛮。”
  “令驿夫提前告知杜牧,在公主的马车经过他的辖区时,出兵予以保护。令王凤率领500绿林军,从夏城护送公主的马车出发,到达长安城后返回。”
  韩非沉思一会,很快做出妥善的安排。
  对方是两三百个山蛮,王凤的500绿林军,加上邓禹带来的几十个剑客,足以对付,何况,杜牧已经在弘农附近,招募了3000乡勇,准备讨伐这伙山蛮。
  如此雄厚的兵力,宁平长公主应该可以顺利通过崤山道。
  “这次的任务是保护宁平公主的马车顺利抵达长安城。这个任务,没有什么难处。”
  绿林军的王凤,收到这个任务,立即点了500绿林军。
  说起来,王凤与刘秀,还曾经是战友。
  昆阳之战,王凤守城,而刘秀解围,大破王莽的42万新朝大军。
  “绿林军的王凤?”
  邓禹认出了王凤。
  “邓禹,许久不见。”
  王凤点头示意。
  两人谈起往事,都有几分唏嘘。
  王凤在西汉末年,没有争夺天下,与刘秀为敌,而是归隐绿林山,所以双方,只是战友,而不是仇敌。
  宁平长公主的车队,加上随从和马夫,约有600人。
  其中,500绿林军分为两批,位于前方和后方。
  几十个剑客,护卫在马车左右。
  这些邓禹带来的剑客,武力至少在55以上,相当于高阶兵种。
  邓禹自己也骑着一匹战马,腰间挂着佩剑。
  他已经提前组织了语言,准备在见到张华以后,好生谴责张华一番,以理服人。
  张华将光武帝刘秀的妹妹置于一旁不理,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马车车队进入狭窄的崤山道。
  崤山延绵不绝,山中有不少山民和山蛮活跃。
  不过寻常山蛮,见到规模庞大的车队,都会远远避开,不敢招惹。
  在其中一座山头上,几个山蛮在暗中窥视从下方经过的宁平公主的车队。
  “这么多人,只为了保护几辆马车,马车内一定有什么宝物。”
  “我们回去告诉大王,杀散看守马车车队的士卒,夺走车内的宝物。”
  “弘农的太守,击杀了我们不少族人,必须以牙还牙!”
  几个山蛮退去,在他们身后是苍莽的崤山山脉。
  从汝州县令升迁为弘农太守的杜牧正在带着招募的3000名乡勇,进山讨伐最近开始活跃的山蛮,将俘虏的山蛮强行迁徙至平地。
  杜牧收到韩非的书信,于是率领讨伐山蛮的乡勇,前来接应永平长公主的马车。
  崤山的山林之中,可见山蛮的身影在林中穿梭,正在快速逼近杜牧与公主车驾汇合的地方。
  “最近出现在崤山道的山蛮越来越多,似乎有人征服了这些散布在崤山深处的山蛮部落,我带领的乡勇,已经活捉了数百山蛮。或许,该请求调遣正规军团,讨伐这伙山蛮。”
  杜牧与王凤谈起崤山道的山蛮叛乱,忧心忡忡。
  事情似乎已经有点脱离了杜牧能够控制的范围。
  张华势力的兵力可以分为禁卫军、常规军、城防军,还有维持治安的乡勇。
  各地的乡勇,平时足以维持治安,但要是发生叛乱,最终还是要动用常规的封建军团。
  杜牧出任弘农太守,带着三千乡勇,还能勉强与叛乱的山蛮交战,但越来越多的山蛮离开崤山,攻击各地的村庄和商队,已经有些超出了杜牧能够控制的范畴。
  “既然崤山有山蛮出没,赶紧护送公主的马车,通过崤山道,否则迟则生变。”
  邓禹催促马车车队,加快速度。
  宁平长公主坐在马车内,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啾啾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8/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