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1047

  血染沙场,寒光四溢!
  任何武将和士卒,性命如同草芥!
  战场上双方所有人都陷入了歇斯底里般的疯狂与狂热,弓弩像是不要钱一样洒落,殷红的鲜血染红士卒的视线,哀嚎声和喊杀声回荡在整个砀山!
  “不必惊慌!放箭!”
  吴玠、吴璘兄弟还保持着冷静,指挥驻队矢和弓弩军团,一边向后撤退,一边向西楚的雷军团射箭,支援李显忠。
  李显忠也是且战且退,没有与对方血拼到底的道理。
  狄青、种世衡已经拼死打开了一条血路,范仲淹、吴玠、吴璘、李显忠等武将的兵马,跟在后方,向宋州城退去。
  驻守宋州城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得知范仲淹可能会被围困,于是种师道留下种师中守城,亲自率领两万夏军出城接应范仲淹。
  种师道已经考虑到最坏的结果,出城可能会战死,这才留下种师中守城,而亲自出城迎战楚军。
  韩王信的阴军团遭到种师道、狄青的拼死攻击,出现缺口,范仲淹军团得以脱困。
  断后的李显忠的骑兵,在动如雷震的雷军团的攻击下,几乎全军覆没。
  李显忠还要多亏自己的军团天赋“逆境死战”,战斗持续越久,李显忠军团战意越加高昂,战斗力越强,这才带着骑兵杀出重围。
  范仲淹收拢残兵,退守宋州城,挂起免战牌。
  “此次我方阵亡五万,算是惨败……至于斩杀敌军多少,无法统计。唯一的收获,就是知道了范增还有阴、雷两支精锐。而且我已经知道阴、雷这两支精锐的来历……”
  范仲淹总结失败的教训,并且凭借这次砀山大战,推测阴、雷两个军团的实力。
  狄青、吴玠好奇道:“阴、雷二军,到底是从何而来?”
  范仲淹推测:“根据锦衣卫的情报,韩王信原本是范增的西楚扩张时,击败的一个诸侯。所以阴、雷二军,很有可能是范增收编的败军之将。雷军团的主将,有可能是另一个被范增击败的武将——蓝玉。”
  “蓝玉是何许人也?”
  狄青、种世衡等宋代武将面面相觑,他们还真不认识蓝玉。
  范仲淹倒是稍微涉猎了一下后世的史书:“据说此人乃是后世明朝的大将常遇春的妻弟,自身也是一员猛将,后来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剥皮实草。他即使投靠他人,意图复仇,也并不奇怪……”
第五百三十八章
交换张飞
  “韩王信,你让夏军脱困了,还真是没用。”
  雷军团的主将蓝玉,冷漠地扫视韩王信。
  同样作为西楚六大军团长之一的韩王信,因为被狄青杀出缺口,让原本应该被歼灭的范仲淹的兵马,逃出生天,骄傲的蓝玉很不满意韩王信的表现。
  “对方的具装铁骑,过于凶猛,还有神臂弓,我的韩国劲弩,没有取得预想中的优势。还有,我的姓名为韩信,不要再叫我韩王信。”
  韩王信对世人对于自己的称呼,很不满意。
  “韩王信,你比起另一个韩信,还差得远了。”
  蓝玉似乎瞧不起韩王信,在范仲淹退守宋州城以后,率领雷军团,返回驻地。
  “……”
  韩王信也没有自讨无趣,率兵驻守亳州。
  范增统帅风林火山四大军团前去攻打齐国,只是叮嘱二人守城,没有让他们趁胜攻打宋州。
  范增也担心张华会从关中调遣更多兵力进入中原。
  贺兰山西北的黑水城,这座城池的人口多数内迁,只留下了一万户人口还有五百名驻兵。
  黑水城位于漠南,远离腹地,随时有可能被游牧部落围困,因此张华没有在此地囤积重兵,方便必要时放弃这座城池。
  蒙古帝国将领哲别率领五千蒙古骑兵出现在黑水城北边,雄鹰落在哲别的肩膀上,这五千蒙古骑兵还押送着被俘虏的五虎将张飞。
  张飞过于深入蒙古帝国的领地,寡不敌众,被第四任蒙古大汗蒙哥发动三万骑兵俘虏。
  张飞脸色带有几分不甘心,认为只要给自己足够的兵力,那么他根本不惧蒙哥。
  而且张飞不知道哲别将自己押来这里,目的是为了什么。
  哲别的5000名蒙古骑兵出现在黑水城外围,立即惊动了黑水城的守军。
  不过哲别没有对这座城池发起进攻。
  黑水城是张华的夏势力与游牧部落的缓冲地带,远离张华的腹地,难以控制。
  但与此同时,黑水城也远离铁木真的腹地,铁木真也对这座城池没有什么想法,赤老温就是因为留守黑水城,遭到夏军袭击,成为俘虏。
  换而言之,这座城池对于双方而言,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哲别派出使节,与城内的500名守军进行交涉,让他们带着几个蒙古使节,昼夜兼程,前往关中,禀报交涉的内容。
  ……
  发生在砀山的大战,很快传到张华耳中。
  这次范仲淹虽然失利,但试探出了西楚的底牌,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阴军团的主将是韩王信,张华听说过这个刚好和韩信重名,又同样被封为西汉初年异姓王的武将。
  韩王信与彭越、英布等人一样,都是西汉初年的异姓王,能力应该稍微逊色于彭越、英布,但既然因为功劳被刘邦封为韩王,那么说明韩王信的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至于雷军团的主将蓝玉,是明初第二名将常遇春的妻弟,自身也是开国名将,多次参与北伐,大破北元,而且自身的能力,也排在明初武将前几名!
  不过蓝玉死的很惨,因为蓝玉是太子一派的支持者,又屡立战功,在军中威望又高。
  因为太子中途驾崩,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无人可以压制蓝玉,所以令人制造了“蓝玉案”,杀了蓝玉,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清洗了太子一派,只留下皇长孙一派。
  蓝玉要是知道自己的结局,肯定不会继续为朱元璋效力,毕竟没人喜欢被清洗……
  蓝玉估计叛出了朱元璋势力,自立门户,又被范增的风林火山击败,所以投靠了范增,被范增立为雷军团主将。
  蓝玉可是一员猛将,同时代也就徐达、常遇春明显强于蓝玉,李文忠、冯胜等人都不好说。
  范增也算是苦心积虑,为了重建大楚,在这个世界招兵买马,组建风林火山阴雷六大军团,每个军团的主将都是名将,至少有六十万主力。
  如果算上辅兵和守城的兵力,楚国也算是有百万大军了。
  范增和楚国众将重建的大楚势力,比起朱温的梁国,还要强盛许多。
  之后要对付楚国,还要花费不少力气,就看诸葛亮、柴荣与范增、赵匡胤争夺齐鲁之地的结果如何了。
  如果诸葛亮、柴荣攻占齐鲁,那么就可以兵发数路,灭亡西楚。
  “主公,成吉思汗派遣哲别领兵至黑水城,请求赎回被俘虏的怯薛长赤老温。”
  张华正考虑布局消灭范增建立的楚国时,来自黑水城的守军八百里加急,来到关中,而后上报张华,提及蒙古使节前来交涉一事。
  “赤老温乃是四大怯薛长之一,铁木真想要将其赎回,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尽管张华不愿意轻易放赤老温回去壮大铁木真的势力,但张华还是要看看铁木真提出的条件,于是接见几个蒙古使节。
  这几个蒙古使节态度倨傲,眼神阴鸷如鹰,睥睨众人。
  他们是蒙古帝国最强盛时期的骑兵,横扫天下,有自傲的资本。
  其中一个使节说道:“我们大汗愿以3000匹良马,赎回赤老温。”
  3000良马换一个武将?
  如果张华缺马,还真有可能答应对方的条件,但现在张华有贺兰山这个马场,还真不缺少良马,铁木真想要以3000匹良马换回赤老温,未免想的太好了。
  “我拒绝。”
  张华冷漠地回绝了对方的提议。
  另一个使节说道:“我们大汗愿以五万两黄金,赎回赤老温。”
  五万两黄金……
  张华四处征战,确实缺少军饷,但问题在于,这点黄金对于张华的百万大军来说,杯水车薪。
  “拒绝。”
  张华想要看看铁木真的底线。
  铁木真派来了三个使节,其中两个使节提出的条件,应该是备选方案。
  如果张华这么容易就答应了,那么其实是铁木真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