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9/1047

  贺若弼是一个高傲之人,不甘落于人后,何况对方还是与他有仇的韩擒虎。
  “你少得意,待我生擒赵匡胤,我的功劳,必定居于你之上!”
  贺若弼战意高昂,向韩擒虎挑衅。
  不知为何,每次看到韩擒虎,贺若弼就觉得不爽,极其不爽。
  不过贺若弼又打不过韩擒虎,只好隐忍下来,先让韩擒虎得意一阵。
  与击破赵光义的功劳相比,俘虏赵匡胤的功劳更大。
  只要活捉赵匡胤,那么贺若弼的功劳就能超过韩擒虎,到时候贺若弼升迁的幅度,也将高于韩擒虎。
  “赵匡胤,必定被我所擒!”
  韩擒虎不甘示弱,要将所有功劳,收入囊中。
  “……”
  崔彦进、赵延进等宋军武将再次面面相觑,韩擒虎、贺若弼的关系,似乎相当恶劣,而且还将活捉赵匡胤,当做是争功的筹码。
  柴荣越来越头疼了,以韩擒虎、贺若弼争功的性格,可不好节制啊。
  即使韩擒虎、贺若弼不遵军令,主动出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带10万兵马至鲁国,又收编10万鲁军,获得韩擒虎5万兵马、贺若弼5万兵马,合计30万大军。”
  “赵匡胤有10万宋军,又有10万楚军相助,合计20万兵马。”
  “以30万对20万,宋军粮草又被焚毁,士气下降,胜算已经超过五成,可以一战。”
  柴荣考虑到韩擒虎的奇袭,焚毁了宋军一批粮草,认为与赵匡胤决战的时机已至,于是犒赏全军,备好粮草兵甲,准备离开鲁县,进攻赵匡胤的驻地。
  城内的30万兵马,大快朵颐一顿,都知道主将如此慷慨,接下来可能要他们卖命了。
  邾县,赵匡胤的驻地,折损了两万宋兵的赵光义灰头土面,逃回城中,向赵匡胤负荆请罪。
  他的平戎万全阵,一败涂地。
  赵光义脸色苍白,这次折损粮草,对宋军的士气造成了消极影响,可能会影响接下来夏军、宋军的决策。
  赵匡胤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弟弟。
  赵匡胤在柴荣手下担任禁军大将时,冲锋陷阵,久经沙场,与诸多名将交手,所以军事才能和经验,都是一流,就连柴荣都无法在赵匡胤的正面战斗中取得优势。
  但赵光义的职责,是在赵匡胤出征时,留守后方,缺乏亲自征战的经验,所以赵光义的权术点满,军事才能与传奇名将相比,只能说相当平庸。
  这次是赵光义主动请求运粮,赵匡胤才派出崔彦进、赵延进等武将协助赵光义。
  不曾想,赵光义的两万宋军遭到夏军的骑兵袭击,几乎全军覆没,粮草也付之一炬。
  这个消息传回邾县,20万宋军和楚军,人心惶惶,士气下降。
  士气的高低会影响将士的斗志,如果士气太低,那么临阵倒戈和临阵逃跑的概率会很高。
  军师赵普说道:“我军失去一批粮草,军心动荡,周世宗很有可能会趁此机会,与我方决一雌雄。”
  “以我对他的了解,确实有这个可能……”
  赵匡胤不怀疑赵普的判断。
  赵匡胤与柴荣对彼此都知根知底。
  讨伐北汉、南唐、契丹,柴荣都御驾亲征,冒着敌方的箭矢指挥兵马,因此柴荣在后周众多武将心中,威望很高。
  柴荣绝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一旦有机可趁,柴荣会毫不犹豫发起攻势。
  此前,柴荣与赵匡胤已经多次在鲁国交战,互有胜负,现在柴荣占据上风,绝对会得理不饶人。
第五百七十章
决战赵匡胤
  邾县北部,30万夏军南下,攻打赵匡胤驻守的邾县,声势浩荡。
  周世宗柴荣担任攻鲁的主将,督曹彬、曹玮、符彦卿、张永德、王全斌诸将,以及韩擒虎、贺若弼两路援军,再加上投降的崔彦进、赵延进等武将,发兵30万,企图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决一雌雄,了结以前的恩怨。
  赵匡胤也知道了柴荣的意图,宋军的粮草被焚毁,不能放任柴荣围城,于是赵匡胤一边向彭城的项梁求援,一边筹备城内剩余的兵器粮草,准备出城与柴荣决战。
  鲁国机关城,鲁庄公率领10万鲁军、10万乡勇,躲避战乱,度过凛冬。
  与此同时,鲁庄公派出斥候,探查柴荣与赵匡胤交战的结果,并且寻找机会,收复鲁国的领地。
  “柴荣发兵30万,南下攻打赵匡胤,这或许是我们收复领地的契机。”
  鲁庄公也有雄心壮志。
  鲁国虽然不如齐国强大,但历史与齐国几乎一样长,有曹刿等名将,还有孔子、公输班这些特殊人才,算是中等诸侯国。
  鲁庄公一直在等待柴荣和赵匡胤两股攻打鲁国的敌军相互争斗,两败俱伤,到时候鲁庄公可以渔翁得利。
  十万鲁军在机关城待命,随时可能离开机关城,重新夺回鲁县等城邑。
  彭城的楚国领主项梁,收到赵匡胤的求援信,命令雷军团的主将蓝玉出征,前去驰援赵匡胤。
  楚军与夏军争夺齐鲁,赵匡胤与柴荣在鲁国对峙,而范增与诸葛亮在齐国对垒,正是紧要关头。
  蓝玉作为主动叛出朱元璋势力的叛将,投奔范增建立的大楚,率领雷军团80000士卒,奔赴鲁国,计划与赵匡胤汇合,然后与柴荣决战。
  项梁留守彭城,韩王信驻守亳州,牵制宋州的范仲淹。
  夏军与楚军之争,双方都在调兵遣将,想要取得进展。
  鲁国之争,实则关系到大夏、大楚的胜负。
  谁能取得上风,那么接下来就能取得主动,盘活局势。
  “韩擒虎这个家伙,这次不能将生擒敌国国君的机会,让给韩擒虎了。”
  贺若弼率领五万兵马,与韩擒虎的部众并驾齐驱,不甘心将俘虏赵匡胤的功劳让给韩擒虎。
  二将争功,以赵匡胤为标的。
  “赵大、赵二,终于要了结此前的恩怨了……这一战,我们任何一人都有可能战死……”
  柴荣主动发起决战,是在与赵匡胤、赵光义赌命。
  如果任何一方兵败,有可能会死于乱兵之中。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王侯将相,战死沙场。
  对于曹彬、符彦卿、张永德、王全斌等后周、北宋的武将而言,这次是后周的内战,无论柴荣还是赵匡胤,都是他们的主公,众人心情复杂。
  唯一可以放开手脚的,只有韩擒虎和贺若弼这一对大隋帝国双璧,以及南唐猛将林仁肇、还有出任柴荣军团监军的诸葛恪。
  张华安插林仁肇、诸葛恪二人到柴荣军中,也有监视柴荣的意思。
  毕竟,以柴荣的人格魅力,想要带走曹彬、符彦卿等武将,易如反掌。
  为了节制柴荣,与柴荣有过恩怨的林仁肇,还有与柴荣毫无关系的诸葛恪,被张华安排在柴荣军中。
  另外,柴荣的妻儿在夏城,柴荣也不好背叛。
  这次,柴荣集结了手头所有的力量,要与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了结以往的所有恩怨。
  “柴荣要来了。”
  邾县的城头,赵匡胤握着百斤蟠龙棍,神情毅然,披风在风中飞扬。
  赵光义、赵普、潘美、慕容延钊等文臣武将,也都登城而望,心情沉重。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周世宗来势汹汹,这次恐怕要流血千里……”
  宋军军师赵普见苍穹黯淡,阴云密布,风刀霜剑,不禁感慨。
  如果算上即将到来的蓝玉的兵马,双方集结的兵力,将近六十万,也算是史诗级别的会战。
  而且,这一次会战,主将分别是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两人之间的恩怨,曲折复杂。
  双方也在这一战,彻底了结恩怨。
  “夏军来了!”
  赵匡胤的眼神迸发神采,只见战场北边,出现夏军的旌旗。
  地平线上,出现一条细长的黑线,夏军的旌旗被寒冽的北风刮的飒飒作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9/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