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校对)第9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5/1047

  大臣萧何率领群臣迎接刘邦返回汉中,说道:“大王应当好好经营汉中、巴蜀之地,积蓄国力,以待天下有变,再兵出陈仓,则关中百姓,将以箪食壶浆相迎王师。”
  “不打了不打了!就依你所言,囤积粮草!”
  刘邦一屁股坐在王位上,不复王者风范。
  这一次,刘邦算是怕了,险些小命不保。
  冀县,邓艾、曹刿出奇兵,围困这座秦国的重要城邑。
  此时,公子扶苏、商鞅、范睢,都在冀县,转运粮草,冀县被邓艾、曹刿带兵包围之后,城内人心惶惶。
  冀县被围困,无法为前方提供粮草和援军。
  冀县的守军在观望街亭大战的结果,再做判断。
  实际上,冀县只有2万守军,也无能为力。
  当街亭大战,秦军主力投降的消息传来,公子扶苏、商鞅、范睢,面面相觑。
  “既然两位秦王已经臣服,公子,我们别无选择。”
  商鞅、范睢看向公子扶苏。
  在场众人,公子扶苏的地位最高,商鞅、范睢两员大臣看向公子扶苏,这是要让公子扶苏带头投降了。
  “取玉玺、兵符等物。”
  公子扶苏没有秦武王的武力,也没有秦王政的魄力,在这种情况下,考虑的并非是继续抵抗,而是想着该怎么保全城内居民的性命。
  “两位将军,城内公子扶苏,打算率领全城将士和居民,向我们投降。不知我们是否受降?”
  “暂不受降。”
  出乎意料,曹刿没有打算亲自接受公子扶苏投降。
  邓艾不解:“攻破敌国国都,接受敌国投降,这是几乎所有武将追求的功名,为何不答应对方投降?”
  曹刿神情凝重:“攻破国都,这是巨大的功劳,我们只是偏师,真正在前方卖命的是在街亭的主力兵马。我们不是最卖力的人,却获得最大的功劳。即使主公没有意见,其他将士又怎么看我们?如果将军想要避免主公过河拆桥,又或者同僚嫉妒,应当围而不攻,等待主公以及其他同僚到来啊!”
  邓艾没有想到这层原因,不禁肃然:“领教了。”
  曹刿经常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挂在嘴边,他确实有资格这么说。
  邓艾贪功,而曹刿考虑更加长远。
  如何分功,这也是一件讲究的事情,为人臣子,没有那么简单。
  邓艾、曹刿围住冀县,也不接受公子扶苏等人投降,让公子扶苏等人不禁郁闷。
  邓艾、曹刿围而不攻,又不接受他们投降,到底想要做什么?难道要屠城?
  商鞅、范睢只好多次催促邓艾,要求投降。
  邓艾、曹刿就是不许投降……
  另外一边,张华的兵马清扫战场完毕,然后兴兵前去冀县。
  途中,李白带着一人前来求见。
  李白是张华在作战不利时,用于刺杀秦王政的伏笔。
  不过既然能够在街亭大战,正面击败秦王政,就不必使用刺杀这样的下策。
  要是真的刺杀了秦王政,说不定会引来秦国众将的仇恨。
  这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这才会动用的手段。
  张华还是过于稳健了。
  “这是何人?”
  张华召见加入锦衣卫的李白,李白身边带着一个伤痕累累的刺客前来,许褚、杨妙真都警惕地盯着这个刺客。
  万一对方突然对张华出手,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不久前,春秋战国四大传奇刺客之一的吴国刺客专诸,险些成功刺杀张华,好在吕玲绮挨了一剑,让专诸刺中的位置偏移,否则以专诸一剑封喉的剑术,绝不会失手。
  如果李白带来的刺客出手,那么许褚、杨妙真会第一时间将其制服。
  李白对那人说道:“你自己说吧。”
  刺客说道:“在下卫国人荆轲。”
  “你是荆轲?!”
  张华大吃一惊。
  他还真没想到,街亭大战,居然引出了两个刺客,一个是吴国专诸,另一个是卫国荆轲!
  虽然卫国是战国时期的小国,但卫国诞生了不少人才,吴起、李悝、商鞅、吕不韦、荆轲……
  荆轲大概述说了一下自己的经历。这几年,荆轲一直在设法刺杀秦王政,完成对燕太子丹的承诺,终于在街亭之战,找到了秦王政虚弱,防备松懈之时,进行刺杀。
  秦王政还是有些武力的,如果秦王政没有耗尽体力,荆轲还有失败的可能。
  “秦王政还活着。”
  “秦王政居然没死!”
  荆轲听说秦王政还活着,大惊失色。
  他经过了精确的计算,以荆轲的武力,在秦王政没有防备的时候进行刺杀,秦王政绝不可能活命。
  “方士徐福,使用秘术,保住了秦王政的性命。现在秦王政已经沦为阶下之囚,而燕太子丹也不知所踪,你没有必要继续刺杀秦王政了,因为你已经兑现了承诺。”
  张华不愿让荆轲杀了秦王政,否则会惹怒秦国众人。
  荆轲沉默良久,最终叹息道:“秦王政有大气运,所以才能屡次脱身。”
  “荆轲,既然燕太子丹下落不明,不如你暂且在锦衣卫效力,有个差事,将来遇到燕太子丹,再看去留。”
  张华知道荆轲是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另一个刺客专诸已经死于虎卫营的乱刀之下,张华想要招揽荆轲,为己所用。
  锦衣卫正缺少一批不怕死的刺客,敢于刺杀当时天下间第一强国的国君的荆轲,绝对是不怕死的侠士。
  李白在一旁劝说道:“荆轲,既然大仇得报,此事了结,在找到燕太子之前,不妨同意。如果不是夏王出兵攻打秦国,那么你也未必有这个机会。”
  荆轲沉思,终于答道:“正好在下没有其他安排,如国君不嫌弃在下,在下可以出仕。”
  荆轲并不淡泊名利,只是需要遇到伯乐,才会效死。
  而燕太子丹正是荆轲的伯乐。
第六百二十七章
传国玉玺
  冀县城外,十里之亭,公子扶苏与商鞅、范睢等大臣,捧着玉玺、兵符等象征着秦国权力的信物,与秦国的一群文武大臣,迎接到来的夏国大军。
  夏国大军挟胜利之势而来,秦国最后三郡,天水、陇西、武都,望风而降,传檄而定。
  最强势的两个秦王,秦王政和秦武王兵败被擒,公子扶苏又没有什么野心,所以街亭一败,秦国直接崩溃。
  邓艾、曹刿死活不愿接受公子扶苏、商鞅、范睢等人投降,直到张华率领在街亭决战的夏军主力抵达冀县,邓艾、曹刿带兵与张华汇合,将灭国之功,让给了张华。
  张华倒有些意外。
  在张华看来,邓艾是一个比较骄傲和贪功的人,居然忍住了平推冀县的功劳,耐心等到自己前来,着实不容易。
  “士载、曹刿,你们二人,虽然没有参与街亭之战,但你们二人率领2万精兵,从陈仓出发,沿着渭水,逆流而上,穿过秦岭,披荆斩棘,袭取天水若干城邑,动摇秦国人心,立下大功。我会令人记下你们的功劳,论功行赏,必定不会少了你们二人。”
  张华很满意邓艾、曹刿的表现。
  也就邓艾,可以带兵在秦岭快速穿行,翻山越岭,不在话下。
  这次邓艾、曹刿如此识趣,张华自然不会亏待他们。
  “多谢主公。”
  邓艾向曹刿投以感激的眼神。
  还是曹刿会玩,虽然失去了接受秦国投降的功劳,但这样一来,张华肯定会设法补偿他们,凭借参与灭亡秦国,吞并凉州的功劳,只要将来不犯大错误,封侯是肯定的。
  街亭大战太过惨烈,直接参与街亭大战的武将,就没有一个人没有受伤。
  要是邓艾、曹刿不费吹灰之力,接受公子扶苏投降,那么其他武将估计会恨不得胖揍邓艾、曹刿一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5/10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