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9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8/1106


工业发展势头相当强劲,是昆士兰城市带中的又一员悍将,追赶势头十分迅猛。
从城市排位可以看出,相比较10年前,杭州从20位杀到了第16位,向前晋升了4位,福州从19位上升一位,达到了城市排名第18位,都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横向比较
巴厘巴板,杭州的发展明显比福州更强劲,巴厘巴板就是一座化工城,在帝国内也是极具特色的工业城市,依托石油资源优势发展,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杭州牢牢的围绕着机械制造和汽车产业这一核心领域做文章,在金融领域和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深耕细作,不断的做大做强,形成错位竞争优势。。
而福州的产业零散,从汽车制造,
橡胶轮胎,
橡胶日用品,
家具,玩具各方面多点开花,显得凌乱而没有重点,
经济发展被兄弟城市拉开一截也就情有可原了。
位居城市排行榜第19位的是奎松城,这是紧邻马尼拉北部的菲律宾群岛第二大城市,
原本城市基础雄厚,
在经历人口结构巨大转换的阵痛之后迅速恢复,
城市人口63.4万人。
该城市全力发展的是食品加工业,定位与天枢类同,
同时拥有较强的近海船舶制造业,多以中小船长为主,生产门类繁多的近海客轮和货轮,
与马尼拉以制造大型远洋货轮为主的船舶制造业形成有益互补。
位居城市排行榜第20位的是东香州首府莫尔兹比,
城区总人口61.1万人,
是一座远洋运输枢纽城市,
海洋捕捞和渔产品加工名扬海内外,以产品种类丰富而闻名。
莫尔兹比同样是糖业加工中心,
依托本地资源建有大大小小十几座糖厂,被称之为“甜蜜之城”“海湾浪漫之城”。
综合看对国内排名前20位的大城市,可以明显看出整体人口规模增长迅猛,
城市建设和工农业全面发展,经济水平提升迅速,
百万级大城市从10年前的红河谷,布里斯班两座,
增长到如今的红河谷,松江,
布里斯班,北仑,青岛,三马林达和首尔共7座,形成一大批区域核心城市。
以排行最末的莫尔兹比为例,1910年统计人口61.1万人,排行前20位的城市规模全部超过60万,
在10年前可以排行到第13位,如今只能排到第20位。
,从这个角度来看
城市规模总体扩大了,实力增强了,
工业进程加深了,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反映出大洋帝国10年来的经济总体增长的耀眼成绩,崛起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工业强国。
35年奋斗历程,弹指一挥间。
遥想当初
1888年时,昆士兰伯爵统治下的人口1850万,其后在1890年完成了澳洲南北战争的统一,占领马达加斯加殖民地,1898年征服菲律宾群岛,到1900年大洋帝国公民人口已经达到4671万,帝国疆土扩充到1150万平方公里,实现了实力的飞跃增长。
1910年再回首
在赢得北美战争之后,帝国版图增加了海峡省,后面还有巴拿马和北方联邦等待加入,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张到7980余万(含北方联邦350余万人口),无论工业实力还是总体经济规模,军事力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由于大洋帝国位居世界版图的偏僻之处,往往会被欧美舆论有意无意的忽略,“羊毛战争”仿佛是一声春雷炸响,令世界重新开始审视这个“位于世界尽头”的强大帝国。
大洋帝国拥有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海洋帝国的一切特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所拥有的侵略性强,扩张性强,传播文化力强,排他性强的特点,在大洋帝国身上表露无遗。
如今广袤的太平洋几乎成为大洋帝国的内湖,其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也有很强的存在感,作为世界上拥有船舶最多,贸易航线遍布六大洲的世界性海洋强国,大洋帝国拥有与其实力相对称的皇家海军,以保障全球性利益。
据期末统计
大洋帝国拥有现役战列舰24艘,2万吨级重巡6艘,其分布为太平洋舰队战列舰16艘,重巡4艘,各型巡洋舰28艘,舰队母港马尼拉。
大西洋舰队拥有现役战列舰8艘,2万吨重巡两艘,其所属北方分舰队战列舰4艘,重巡两艘,各型巡洋舰17艘,母港北美东海岸诺福克。
其所属南方分舰队战列舰四艘,各型巡洋舰8艘,母港火地岛乌斯怀亚
印度洋舰队拥有各型巡洋舰13艘,其非洲分舰队母港莫桑比克岛,西安港,拥有老式巡洋舰5艘,各型老式驱逐舰21艘。
其南亚分舰队拥有巡洋舰8艘,各式驱逐舰30余艘,母港三马林达。
澳洲本土舰队拥有巡洋舰6艘,驱逐舰若干艘,母港布里斯班。
皇家海军海手握着7艘2万吨级新舰,都是米国战争期间加班加点建造出来的无畏级战列舰,其中三艘已经栖装完毕的战列舰返回澳洲本土,作为皇家海军白溪海军学院训练舰使用,未列入皇家海军一线战舰编制。
剩下的4艘英国和法国人已经无意购买,而眼馋的扶桑人也拿不出钱来,德国公海舰队因为英国人的因素又不能卖,所以大洋帝国准备拾掇拾掇,重新安装280毫米三联装主舰炮,留在皇家海军序列中当成重巡洋舰使用。
这4艘重巡洋舰将会分别命名为“凤凰”号,“鲲鹏”号,“毕方”号和“烛龙”号,进入本土舰队服役。
这样一来,皇家海军就形成了24艘战列舰,10艘2万吨重巡的主力舰阵容,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
由于面临德国公海舰队强力挑战,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不得不收缩兵力,将海外的主力舰抽调回本土,以保持对德国人的足够威慑力。
这样一来
在广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出现巨大实力真空,这就留给了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充分的施展空间,出于不挑战英国皇家海军敏感神经的考虑,大洋帝国印度洋舰队没有装备一艘战列舰,变成了不折不扣的“老舰集中营”。
英国的铁公爵级战列舰,德国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排水量都超过3万吨,主舰炮从343毫米进一步过渡到380毫米口径,呈现出主舰炮口径越来越大的趋势。
而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英德海军军备竞赛,适应今世界战舰越造越大的潮流,大舰巨炮主义风靡一时,大洋帝国皇家海军也拿出了自己下一代的战列舰设计图纸。
这一型战列舰首舰是“伊丽莎白公主号”,设计标准排水量37800吨,满载排水量40500吨,装备最新型的381毫米三联装主炮塔,前二后二各两座,背驮式布局,沿舰艇中轴线排列,共计12门50倍口径356毫米主炮。
每一座三联装380毫米主舰炮重达1348吨,共装备4座,防弹装甲重达11600吨,当真是不折不扣的铁疙瘩。
另外装备16门155毫米单管速射炮,16门95毫米双联装速射炮,20门双联装40毫米速射炮,副炮火力极为猛烈,6座鱼雷发射管,两架水上飞机。
该级舰建造费用概算为每艘635万金洋,共建造6艘,分别是2号舰“雪莉公主”号,3号舰“可儿公主”号,4号舰“美婷公主”号,5号舰“安妮公主”号和6号舰“奥里维亚公主”号,整个项目总概算4400万金洋,是皇家海军建设蓝图中的重要项目。
首舰是“伊丽莎白公主号”和2号舰“雪莉公主”号建造计划已经获得批准,分别在北仑市红山重工船厂和北仑船舶集团船厂建造,预计工期21个月。
1911年8月18日切割第1块钢板,预计到1913年5月底首舰“伊丽莎白公主号”下水舾装,2号舰“雪莉公主”号10月份下水舾装。
3号舰和4号舰就要到1914年了,才能见到其巍峨雄姿。
与此同时
因为广大海疆的巡视需求,帝国海军还发展了一款2100吨级的廉价版远洋驱逐舰,总的需求量达上百艘。
该级舰装备一前一后各一门155毫米单管火炮,两座双联装40毫米火炮,四门20毫米单管速射炮,采用一座大马力蒸汽发动机,单轴单桨,最高航速24节,航程4200海里。
该级驱逐舰装甲薄弱,火力贫弱,航速较低但是具有很好的适航性,而且燃煤场舱大的出奇,官兵居住环境较为舒适,购买价格低廉,维持和运行费用低廉,适合于长期执行海域巡逻和维持航线安全任务。
第966章移民事宜
本着悄声发大财的打算,1910年7月“羊毛战争”结束后,李福寿率领的大洋帝国在国际上就没有什么动作,而是全心全意的专注于内政,选举新内阁,合并红河谷大都市,恢复并异地重建战争中搬迁的数千家工厂,一切以低调为主。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时间过去了,1911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个震动国际大事件,令全世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远东和西亚,帮助舞台中央的大洋帝国安然退场。
第1件是清国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第2年1月1日,起义军在南京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文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清隆裕太后代宣统帝溥仪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满清灭亡,民国成立。
第二件是意大利于1911年9月17日决定对奥斯曼开战,9月19日宣布战争总动员。
这场战争要说有什么理由,其实也没有,就是意大利王国看奥斯曼帝国腐朽软弱好欺负,迫不及待的准备上去啃一口。
战争主要在地中海沿岸岛屿和西亚进行,这引起了欧洲国家和舆论界的高度关注。。
尤其是当初被德国首相卑斯麦讥讽为;“带着一口烂牙,却有一个不错的好胃口。”的意大利王国崭新亮相,
试图以雷霆万钧的优势亚服奥斯曼,
打一个漂亮的舆论翻身仗
9月29日,意大利对奥斯曼宣战,
意国海军当日袭击了东地中海的奥斯曼舰队。
意国海军规模位列世界第7,总吨位40万吨,奥斯曼海军排名为第14,不到7万吨,
海军实力仅为对方的1/6。
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层军官贪污腐败横行,
舰艇维护极差,士兵饱受压迫盘剥,为了生计只能上岸做小生意,从上到下都没有战斗力和誓死抵抗的决心,
所以一击即溃。
10月2日,
意大利王国第七军团司令官卡罗·卡内瓦中将率领意军4.1万人在的黎波里登陆,奥斯曼在利比亚的驻军仅4千余人,面对强敌入侵只能节节败退,丢城失地。
至10月底,
意军占领了的黎波里、霍姆斯、班加西、德尔纳、托布鲁克等沿海几乎所有港口,
面对战场不利局面,奥特曼陆军试图大举增援,
但是被英国人阻挡了。
奥斯曼巴勒斯坦与利比亚的陆地连接必须通过埃及,
但英国不允许奥斯曼陆军经由埃及进入利比亚,奥斯曼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地中海沿岸港口沦陷,
奥斯曼海军与意大利实力相差悬殊,在不掌握制海权的情况下,
海运部队等于自杀。
奥斯曼被迫发动当地阿拉伯人组成2万余人的游击队,与意军周旋,
没想到这一招,却让意大利吃了大亏。
此时意大利已经展现出面条军的属性,属于阵地战、游击战双无能部队,在非洲被埃塞俄比亚打得满地找牙,在西亚搞不定2万人的阿拉伯游击队,
反而不断的损兵折将。
11月6日,
卡罗·卡内瓦中将致电罗马,
表示没有10万人拿不下利比亚,
意大利政府决定增调7万人去往利比亚。
这件事引得欧洲舆论大哗,要知道奥斯曼帝国在利比亚的正规军只有4000人,此外还有2万余人的阿拉伯游击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也不需要十一万人的大军围剿,
这也太特么夸张了。
至1912年1月,意军终于在利比亚沿岸站稳了脚跟,但面对中南部广袤沙漠,意军望而却步,觉得环境过于恶劣,连一顿意大利面条都吃不上,这仗打不了了。
意大利决定从索马里招募一万人雇佣军,
与利比亚的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作战,为此开出了1.6亿里拉的高昂代价,
这笔钱相当于600多万英镑。
于是,声名赫赫的索马里雇佣兵再度披挂上场,参与到意奥战争中来,
很快将武器简陋的阿拉伯游击队打得屁滚尿流,到处逃窜。
但是游击战就是这样,想要击败敌人不难,
但想要彻底消灭敌人那可就难度增加10倍也不止。
当然了,这里还存在着养寇自重的意图。
若阿拉伯游击队都消灭干净了,那还要雇佣兵干啥?
意奥战争,英国、大洋帝国,俄国公开支持意大利,法国宣布中立,德国宣布中立,但继续向奥斯曼输送军火并派遣军事顾问;奥匈则公开支持奥斯曼。
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红海、亚丁湾取得压倒性优势,但陆军在撒哈拉大沙漠进展艰难,完全靠索马里雇佣兵撑着。
如今的虎门雇佣兵可不仅仅有华人,可以说是一只全世界冒险家汇集的国际性组织,有崇尚冒险精神的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荷兰人,挪威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等等,在虎门地区组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中小型雇佣兵团体,华裔是其中的中流砥柱,占居总人数8成以上的绝对优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8/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