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府(校对)第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494


上来一人拍了拍梅永昌身子,又将篮子翻看了一遍,没有发现,就在准备放行之时,忽见梅永昌腰带处露出了一截白纸,小吏伸手取了出来,打开一看,脸色大变,忙递到了郎中手中。
郎中接过一看顿时大怒,正是一篇拟好的文章,指着梅永昌呵斥道:“将这个夹带之人给本官拿下!”
当小吏从自己腰间取出纸张之时,梅永昌就已经蒙了,此刻见禁军扑上前来,顿时脸色惨白,颤声道:“没有,我没有夹带,我是被冤枉的...........”
面对搜出的纸张,梅永昌的叫喊显得惨白无力,所有参加会试的举子均是对着他指指点点,门口的动静惊动了孔方岩与贾政,二人遂出来查看。
看着被禁军锁拿住,狼狈不堪的梅永昌,贾政面色一紧,抬手呵斥道:“放肆,还不住手。”
“伯父救我,我是被冤枉的!”
梅永昌随着父亲拜访过几次贾家,见到贾政,连忙高声呼救。
听见贾政的呵斥,锁拿住梅永昌的禁军顿时松开了手,不过还是将他夹在中间以防生出变故。
“启禀杨阁老、贾侍郎,此人夹带被当场查出,这是所搜出的夹带之物。”
礼部郎中一见贾政认识此人,不敢耽搁,连忙拿着搜出的纸张上前说道。
“存周兄,你看?”
孔方岩伸手接过纸张,细细查看一番,对着贾政问道。
眼看人赃俱获,贾政满面羞愧,指着梅永昌颤声道:“你,你这个孽畜........”
孔方岩看着激动不已的贾政和围观的一众举子,高声道:“来人,将此人押入大牢,待考后,禀明皇上和内阁再做处理。”
“伯父救我,我冤枉啊...........”
被禁军拖走的梅永昌仍旧不死心的高声喊道。
贡院门口,两个汉子看着这一幕,确认是梅永昌后转身离去。
闹剧过后,大概不到两刻钟的功夫,所有参加会试的举子都核验完毕,贡院大门缓缓关闭,恩科会试正式开始。
-
神京东城,梅府。
吏部郎中梅远贵正在和上门拜访的薛家二爷说着话,忽见管家带着一个小厮匆忙赶了进来。
“老爷,不好了,咱家少爷被下大狱了..........”
不待梅远贵问话,管家便急声说道。
下狱?
梅远贵一愣,不是去参加会试了吗,怎么会下了大狱?
半晌,方才反应过来,顿时面色惨白,连声问道:“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老爷,少爷是因为身上搜出夹带下的大狱!”
一边的小厮,回答道。
“..........”
第六十九章恩科3
贡院门口,有礼部官员走了出来,将一张告示贴在了告示栏中,转身迅速离去,随后大门紧闭。
有好事之人上前观看,念道:此次恩科只考策论,不考八股,考试时间为巳时到酉时。
此话一出,贡院门口顿时炸开了锅,大家都议论纷纷。
不出半个时辰,皇城各部衙门和整个神京都知道了此事。
御史台内。
有御史站出痛心疾首道:“朝廷出了奸佞、祸乱圣心的小人,吾辈身为御史,应当向陛下进言,给恩科举子一个公道,也是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礼部官员痛斥道:“怎能如此?这么明目张胆的践踏祖宗法制,自开朝至今,从未听说有此做法,简直是骇人听闻,祖宗已有制度,如何能随意更改?”
“我朝向来以科举取士,然科举考试乃是以四书五经为主。”
“我辈读书人,头悬梁锥刺股,研习四书五经、八股文学,为的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是如今呢。本官觉得大家应当上书给陛下,重新拟题再考。”
“重新拟题再考肯定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就能维护了祖制法制了,本官觉得定是陛下身边出了奸佞小人!”户部右侍郎卫纪站了出来说道。
“卫大人所说即是,定是陛下身边出了奸妄小人,才使得陛下做此决定。”
“一定是的。”
“定是此次恩科主考人员出了问题.......”
“主考官孔阁老是圣人之后,饱读圣贤书,绝不会作出此事。”
“此话正是,副考官贾政乃是勋贵之后,靠着祖上恩泽进的朝堂,而且他吏部右侍郎的职位是怎么来的,大家还不清楚吗,定是此等小人唆使陛下,蒙蔽圣听。本官户部右侍郎卫纪打算上书弹劾贾政,诸位同僚有愿意跟随的,可以签上名字,我们要誓死捍卫祖宗法制,维护读书人的权益,定要将贾政赶出朝堂。”
卫纪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朗声说道。
-
乾清宫,上书房。
“陛下,这是通政司转呈上来的奏折。”
戴权带着小太监抬着一箩筐奏折走了进来。
隆治帝看着如此多的奏折,眉头微皱,问道:“都是关于恩科之事的?”
“这一封不是的。”
戴权将最上方一封厚厚的奏折递到隆治帝面前。
打开一看,赫然是一封弹劾贾政的联名奏折,瞧着上面附注的密密麻麻的签名,隆治帝都感觉到头疼。
怎么火烧到贾政身上去了呢?
户部右侍郎卫纪,又是此人,隆治帝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此人是忠顺王的人,年前刚从陕西办差回来,能力不足,就会到处煽风点火。
“陛下,首辅大人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正思虑着,书房外小黄门禀报道。
“嗯,让首辅进来说话。”
闻言,隆治帝点了点头说道。
“臣,杨涟拜见陛下。”杨涟走了进来,恭敬行礼说道。
隆治帝放下手中奏折,看了眼杨涟道:“爱卿不要多礼,快给首辅搬个凳子。”
“谢陛下。”
杨涟坐了下来,看了眼御案边上的一箩筐奏折,接着道,“陛下,臣听说了此事,不知为何?”
“朕记得杨卿是山西人吧!”
隆治帝没有答话,而是转口问道。
“回陛下,微臣是山西太原府盂县人。”
虽不明白隆治帝的意思,杨涟还是起身说道。
“嗯,杨卿出身山西,也就是北方人士,能从一众南方学子的围堵中脱颖而出当真是不容易,当然还是杨卿的学问好。”
不等杨涟说话,隆治帝接着说道:“历届科举大典,中榜的举子多是江南人,而且大多出身三大书院,朕查了下档案,心惊不已啊!”
“那,陛下的意思是?”
杨涟迟疑着问道。
“嗯,朕想看看南北双方的举子差距到底多大。对了,这份奏折你看看。”
“这,怎么是弹劾贾政的?”
杨涟从戴权手中接过奏折,迅速看完,惊疑道。
“朕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变成如此模样。”
“户部右侍郎卫纪?”杨涟看着奏折念叨着,半晌又说道,“陛下,这或许是件好事。”
“好事?怎么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