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校对)第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384

  “怎么查还要老子告诉你?想办法去查!”
  刘千户当即灰溜溜地退下了。
  之后,他特意弄了条船,佯装是商船靠近那处,就见海面上船来船往,哪里还有以前航道逼仄的样子。这才得出一个结果,原来这群人竟是学了那愚公移山把下面被填的航道给掘开了。
  他大惊失色回来禀报贺指挥使,之后又派了几路人各种暗中查探,才知晓定海那边发生了什么。
  打从前年起,定海就来了个薛知县。此人十分贪财,雁过拔毛,却是雄才大略,颇有城府。到任以后,百姓爱戴,他本人也大展拳脚干了不少实事。
  其中之一,就是带着人硬是把这被填的航道和港口给掘开了。
  “这是哪儿来的毛头小子,如此胆大包天!私通外夷,这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抓住了要杀头!”听完刘千户的回禀,贺指挥使怒道。
  刘千户眼神闪烁,嘴里没敢说,心里却道,你说的这些咱们自己就在干,大家彼此彼此而已。
  贺指挥使很快也意识到这点,这用句俗话讲,就叫乌鸦别说黑猪黑,大家都是半斤八两的货色。可那能一样,拿自己与一个七品县令相比,总有一种让他恼羞成怒的感觉。
  人们历来就是如此,谴责他人的时候,从来不会反省自身。贺指挥使如今就是这种心态,可在怒过之后,他也发现自己竟没有直接的手段对付这小子。
  其一,他只是卫所指挥使,和地方官不搭边。其二,别人正在干得勾当,他也没少干,甚至比对方干得更大。
  不过贺指挥使也不是没有办法,他很快就给宁波知府孙刚递了信,让他管管自己下面人。
  他相信孙刚会识趣的。
第178章
  如今的定海县比起去年,又是一番大变模样。
  县城里的道路比以往更平整宽阔,靠着城西一带本是贫民窟,内里道路复杂,房屋低矮逼仄,一片破瓦寒窑,现在都已拆了,全部改建成了仓房。
  更不用说县衙了,现在到了定海县衙,最惹人瞩目的不是县衙前的那座牌坊,而是原急递铺所在之处修建的那座大房子。
  这便是定海工会和仓房管理处所在的位置,招用劳力和租赁仓房,都在此处办理。
  原本只是薛庭儴随便找了几个人先管着,去年招儿给他提了建议,何必让门吏堵着城门收过路钱,这样既影响不好,也显得县衙吃相太难看,还不如在货入仓之时,便一并把银子收了。
  美闻其名货物管理,按货物数量收取费用,至于仓房租用就当做送了。这样一来既不会让那些商人心里抵触,也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薛庭儴试着推行了一下,果然比之前更方便,也因此便专门设立了一个仓房管理处。里面设置书吏若干,账房若干,由衙门这里统一进行安排。
  他甚至还和谢三商量着进行了‘招商引资’,由谢三出面拉拢一些浙江当地的豪门氏族,而定海县提供渠道对外通商。
  不过这一切都是暗里办下的,表面上只看见来定海县商行和货越发的多了。
  方是巳时,仓房管理处这里正忙着。
  衙役们进进出出,还有许多做商人打扮的人,正在堂中等候。不多时就会从里面出来一名衙役,领着一个商人进去,再出来时两人脸上都面带笑容,很显然是事情已经办妥了。
  不同之前的遮遮掩掩,如今在薛知县的带领下,与夷人通商在定海县已经成了台面上的事。所以不时就能听见他们正谈论着生意上的事情,当然也免不了感叹一下如今比以往更方便并省时省力了。
  谢三踏入大堂,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
  他是熟面孔,所以也没人拦他,便任他进去了。在堂前站了一会儿,看着这里的情形,他有些感叹,却是浓眉微皱。
  现在谢三俨然被谢家排除在核心之外,家主上了年纪,又大病了一场,如今谢家的事是其长子管着,所以他被打压也属正常。
  这一年多,他待在定海的时间,比待在府城的时间更多。他已经许久未见过孙刚了,所以这次孙刚孙府台找他,他还挺有些诧异。去了后,果然他内心深处一直的担忧的事发生了。
  “……你也算是本官晚辈,本官一直对你十分欣赏,所以即使谢家那边屡次来找,本官都是置之不理,只认你一人……若是之前,本官完全可以不理会那贺维,可如今你也知晓,新的闽浙总督刚上任,县官不如现管,本官还是要顾忌一二的……”
  “三爷,大人正在里面等着您。”一个衙役来到他身前,小声说道。
  之前谢三便去了县衙,可惜没找到薛庭儴,衙役说他在仓房管理处,他便找了来。
  谢三微微颔首,往里面行去。
  “怎么了,有事?”
  薛庭儴一身便服,坐在圈椅上。手旁的花几上摆了两盏茶,一盏是他的,另一盏不用说,自然是给谢三准备的。
  谢三也没客气,便在薛庭儴身边坐了下来。
  “昨日,孙府台找了我。”
  薛庭儴端着盖碗的手,顿了一下:“说什么了?”
  “贺维找了他,让我们适可而止。”
  薛庭儴朗笑了几声。
  一面笑着,一面撇着茶上的沫子,直到喝下一口茶,舒坦地喟叹了口,他才道:“适可而止,如何的适可而止?”
  谢三没有说话。
  “这些人都一把年纪了,吃得盐比我吃的米还多,怎么都如此天真?”
  随着薛庭儴的话,谢三看向他,就见他年轻的脸上满是遮掩不住的嘲弄,又带了些许居高临下的鄙夷之色。
  有时候谢三会很困惑薛庭儴的态度,他是一个很擅长观察的人,就是因为薛庭儴言谈之间,不经意透露出的种种,才会让他渐渐的下定决心将宝押在这处。
  处在他这个位置和他本身的经历,都让他不太会轻易相信任何人。
  也许最起初的伸手,不过是出于某一种隐晦的心思,之后被谢家逐离,旁人以为他必然会狼狈不堪,实则不然。
  谢三之所以能立于世,不是因为谢家,而是因为谢三就是谢三。都以为他是被放逐到了定海,实则他不过是来看着自己的东西。
  那个时候,他对薛庭儴还是处于一种观察的状态,而之后的倾囊倒箧,则是源于此人给他的信心。
  他总是觉得此人一定有很多底牌,才会做出这些注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事。薛庭儴是个很聪明的人,聪明人会自己找死吗?很显然不会,所以他一定有底牌。
  只是这张底牌出于一种非常隐晦的默契,他从来没有问过。
  两人既不是主仆,也不是从属,充其量不过是合作关系,关系没到一定的程度,这种话并不适合问出口。
  包括去年得知闽浙总督被换,他的处境变得极为困难,他依旧没有问出口。可现在他却有些想问了,因为他最近承担的压力实在太多。
  “你……”这个你字还没出口,突然被薛庭儴打断了。
  “若是换做你,你会将吃到嘴边的东西吐出去?”薛庭儴看着谢三,眼中含笑。
  谢三下意识摇头。
  吐了第一次,就还会有第二次,总有一天会连给饱腹的东西都不给你剩下。所以要么不张嘴,一旦打算张口,那就只能是进自己肚里,不作他想。
  “那不就行了!”薛庭儴又笑了起来,拍了拍谢三的肩膀:“所以,不要理会他们。”
  不知何时,薛庭儴就走了,等谢三反应过来,室中已无一人。
  薛庭儴回了内衙,没见着招儿,问过小红,才知道招儿出去了。
  最近招儿很忙,其实隐晦中方方面面的压力早就来了。江浙一带是产丝大省,而生丝和各种丝绸绢布,是夷人们最喜欢的东西。
  早在之前薛庭儴和谢三合作后,他就正式将自己的生意也摆到台面上,强买强卖到底不如自己做买卖比较好,卖给别人落个吃相难看的名头,也不过只能赚到三倍,可卖给夷人则可以再翻一翻。
  可若想做成生意,首先得解决货源,货从哪里来?这些货可不是萝卜白崧,随便上街就买了。
  江浙一带的丝绸大户们,早就被各大商行豪族垄断,他们这种突然入场的人,只能从小织坊里弄来一些货物。都是十分零碎,需得辗转各地,才能凑够货量。
  而随着航道被掘开,来到双屿的夷商越来越多,这些货量早就不够了。
  如今高升、薛青槐以及姜武,都在外面跑货源的事,所以定海这边的生意是招儿管着的。
  见媳妇不在,薛庭儴去书斋看了看弘儿。如今弘儿白日里都是跟着先生念书,早中两餐都在书斋里解决,只有到晚上的时候才会回来。
  没人陪自己用午饭,薛庭儴就随便吃了些。
  之后小憩了半个时辰,便出了一趟县衙,等到晚上回来,已是暮色四合。
  招儿早就回来了,还难得下厨做了饭。
  薛庭儴吃招儿做的饭多年,所以只闻味道就能闻出。
  父子俩吃得很香,薛家也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所以一家三口一面吃饭一面说话,薛庭儴还抽空问了弘儿的功课。
  用罢饭,弘儿便回自己的房了。
  自打启蒙以后,他便一改早先还要跟爹娘睡的习惯。儿子越来越懂事,其实当娘的反倒有些不习惯,可到底每个孩子都是要慢慢长大的,总会有这么一天。
  两口子洗漱后上了炕,招儿和薛庭儴说自己想去南直隶一趟。
  为了找货源,高升等人长年累月的在外面奔波,像高升就在南京一带。招儿现在懂得要想赚钱就得舍得砸钱的道理,所以几人出门在外,所带银钱十分丰足,走哪儿都是一副大豪商的模样,挥金如土之下,也结交了不少友人。
  这不,高升便搭上了江宁织造的一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3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