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266


“好吧,这话我的确说得有点早了,那么我们不妨等一下,等我们成为胜利者以后再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伍廷芳耸耸肩说道。
斯德哥尔摩的第二次正式谈判再次破裂,既然谈判不成那就只好继续打了,塞尔维亚的美英联军开始向保加利亚进攻,而奥斯曼境内的俄军在夺取安卡拉之后继续分别向伊斯坦布尔和科尼亚进军,很显然准备把中国欧洲军团和奥斯曼军挤死在中间这块狭窄的区域。这支曾经把协约国差点逼上绝路的军团目前处境艰难,陆地上的供应完全断绝,只能依靠飞艇的空中补给,哪怕中国调集了所有国内能够调集的飞艇,甚至连杨皇帝的皇家飞艇都派了过来,但能够提供的补给依然是杯水车薪。而且这支军队甚至还不如德奥两军,德国和奥匈帝国至少还能自己生产绝大多数武器弹药,奥斯曼帝国可没什么像样的军事工业。
没有足够的弹药补给,中国士兵再能打,装备再好也白瞎了,面对从两面夹击的两百多万敌军只能步步后退,甚至原本最有优势的轰炸机部队,也因为需要充当运输机从大马士革向伊斯坦布尔空运补给,而不得不大幅减少轰炸次数。
为了重新打通巴格达铁路,中国陆军第十五集团军和后来赶到的第十七集团军迅速开始向巴格达进军,而同时在北方第十集团军也已经开始进攻德黑兰,另外为了防止美英联军再次从侧翼登陆进攻大马士革,第十七集团军有两个军在吉达港登陆然后北上叙利亚。
就这样内线俄国人拼命进攻,外线中国人拼命进攻,几百万人把奥斯曼帝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战场,互相拉锯之下这个本来就不算大的国家以极快的速度逐渐沦为废墟。
而在更遥远的北方,西伯利亚战场上俄国的土地却在以几乎同样的速度沦为废墟,因为中国第八集团军在阿特巴萨尔突破了俄军防线,就像一记右勾拳般杀向尼古拉斯大公率领的俄军后方,他不得不又弃伊希姆河防线,然后撤退到了库尔干。再退可就退到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一带了,虽然现在丢弃的这些地方都属于地旷人稀没什么价值,但要是再让中国人打到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这问题就严重了,那就等于叩响欧洲大门了。
第六零一章
水淹七军
协约国集团现在就是在抢时间,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掉奥斯曼帝国,这样就等于将自己的防御圈向外一下子扩展了上千公里,尤其是如果能够夺取伊斯坦布尔的话,将形成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高加索两个防御节点,哪怕之后再重新丢掉已经占领的所有奥斯曼土地,只要守住这两个点,就有充足的时间解决德国和奥匈帝国,然后腾出手全力以赴迎战中国。
当然,胜利他们是不指望的,他们的目标还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和谈,尽量少损失一些,在这种思想驱使下,巴尔干的美英联军,奥斯曼战场的俄军,全部发疯一样不停地进攻着,缺少弹药的中国欧洲军团和奥斯曼军苦苦抵挡。但没有足够的补给终究是致命的,两个方向上的战线步步收缩,就在中国第十五和十七两个集团军开始进攻巴格达的时候,巴尔干中国欧洲军团留守的最后三个军和两个奥斯曼集团军已经不得不撤出了保加利亚进入奥斯曼境内。
而东线俄军则推进到了萨卡里亚河畔,就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神奇力量在推动一样,在这条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堪称生死存在的战线上,哈米德二世终于接受了韩飞的建议,启用了年轻的凯末尔将军,由他来负责萨卡里亚的城防。这位原本历史上十年后凭借萨卡里亚战役挽救了土耳其的将军,将站在这个属于他的舞台上,而此时他面临的处境,远比那一次险恶得多,他将要面对的不是希腊人,而是整整一个俄国集团军,而他部下只有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奥斯曼集团军和三万作为主力的中国人。
凯末尔在萨卡里亚率领中奥联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巴格达的邓尼金同样率领他的部下开始了浴血奋战,如果说凯末尔是带着整个帝国的希望而战斗。那么他们这里就完全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战斗了。巴格达守不住,而且库罗帕特金也没准备守住,邓尼金就像被遗忘了一样,孤独地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承受着十倍敌人的进攻,唯一能够给他提供帮助的就是那些残存的武器弹药了。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潮水般涌到巴格达的中国士兵冲击下,这位俄罗斯帝国的英雄不负他的盛名。居然就像磐石般牢牢地坚守住了这座孤城,当然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巴格达的地理优势。在干旱的沙漠中,两条完全可以用浩荡来形容的大河一左一右夹着这座古老的城市,宽阔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像两道天堑般保护着他的两翼,两条完全用推土机挖出的三十公里长巨型堑壕如运河般沟通两河,同样保护住了他的正面和后背。凭借着在巴格达缴获的几百台推土机和挖掘机。邓尼金为自己修筑了一道封闭的水网来提供保护,这些工程机械原本是要运到罗马尼亚去修公路的,结果全便宜了他。
“妈的,这小子真狡猾!”中国陆军第十五集团军司令陆子良坐在飞机上看着下面的巴格达很有些感慨地说。
“狡猾?属下看未必。”他旁边的参谋长吴佩孚笑着说。
“你有好办法?”陆子良好奇地问道,这道封闭式水网的确很令人头疼,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必须面对河水,而且无论哪个方向上俄军都可以快速机动。唯一的办法就是硬砸,拿炸弹,炮弹不断地砸下去,虽然方法简单粗暴但绝对有效。
“您看这地方前后左右全都是一片黄沙,只有巴格达及周围这一圈绿色,南边虽然也还凑合,但明显不如巴格达周围适宜种庄稼,也就是说周围都干旱就这一块儿最湿润。”吴佩孚笑着指着下面的几乎被农田包围的巴格达说道。
“干脆点。又不是让你来种庄稼。”陆子良没好气地说道。
“很简单,这地方地势最低,所以两边河水向巴格达周围渗透,有着充足的地下水,所以这里的庄稼才长得好,既然这样那就很简单了,俄国人可以挖沟咱们为什么不能筑坝呢?”吴佩孚笑着说。
“水淹七军!”陆子良的眼睛立刻亮了。
“对。所以说咱们那些古老的战例还是很有用的。”吴佩孚说道。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第十五集团军手中同样有的是工程机械,巴格达就算攻下铁路短期内也没法使用,南线在勃鲁西洛夫围攻巴士拉的时候早已经破坏得一片狼藉。这也是他们向巴格达进军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抢修铁路耗费时间,相反简易公路修起来就快多了,这样他们必须得使用大量工程机械,实际上现在这些工程机械就负责保障从巴士拉到这里的简易公路畅通,现在无非就是把它们调过来而已。
几百台推土机和挖掘机想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筑起一道临时的水坝那都是轻而易举的,无非就是一两百米宽的河道而已,弄几辆大型军车装上沙土直接推下去就差不多能堵死了。
在确定计划之后,陆子良立刻命令飞机返回野战机场,然后召集参谋部的参谋们制定计划,当然这个计划主要由工兵负责,在两河下游俄军炮火射程之外各找一个筑坝地点,不但要在河上筑坝,为了防止河水溢向下游淹了自己的驻地,还要在中间堆起一道几十公里长的沙坝,两侧就不需要了,两侧地势比中间高多了。很快那些工兵就研究出了施工图,紧接着把所有工程机械全召过来,先在中间筑防护坝,这个很简单,大型推土机直接把土拥上去就可以,这地方土质松软非常适合施工,在那些推土机彻夜施工下,一道五六高的堤坝迅速成形。
当然这条堤坝在俄军望远镜的观察范围以外,巴格达的邓尼金丝毫不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在这片辽阔的沙漠中享受水城威尼斯的生活了,他正奇怪中国人为什么还不进攻呢,作为一个聪明的将领他本能的预感到没好事,有心派出侦察兵,可外围都被中国士兵看死了,他的人根本出不去,再说当初搞这些时候也没准备出去,就这样在他茫然未知的时候防护坝已经完成。
紧接着两河上的水坝施工也迅速开始,那些载重卡车现在不拉弹药了,全部改装土方,虽然不是专用的自卸车,但好在二十多万大军有的是人,挖掘机和人工一块儿上,大量从下游运来的土方堆在岸边,然后推土机直接拥到河里。两岸一起动手,河道开始一点点向中间收缩,河水流速开始逐渐变急,松软的土方毕竟不是岩石,水流速度到了一定程度就很容易冲走了,这时候干脆把卡车装满土方推下去,甚至从下游直接把内河小船装满沙土开过来凿沉,很快两条大坝就到了合龙阶段,实际上这时候河水已经向外溢出。
“河水上涨?”巴格达城里正对着沙盘研究作战的邓尼金被这个消息搞懵了。
“是的将军,您快去看看吧,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河水都在上涨,巴格达城内一些临河的街区已经进水。”报告的军官一脸凝重地说道。
邓尼金赶紧和他跑了出去,一到幼发拉底河边傻了眼,原本并不算宽的河面足足扩大了三四倍,而且还在不断扩大,看上去很有点烟波浩淼的味道,而脚下的巴格达城区已经开始大面积进水,那些倒霉的巴格达市民正在仓皇逃离自己进水的家园。
“不好,中国人在下游筑坝了!”以他的头脑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忍不住惊叫道,可惜他就算猜到了也无济于事,哪怕他在最初就知道了也没办法,巴格达的地形就是这样,夏天一不小心都能发洪水,尤其是底格里斯河因为西岸高出一大截,稍微涨点水就得灌到巴格达,这座城市平均海拔才三十四米,他根本没有地方可疏导。
而就在这时候,两道水坝的合龙工作也开始了,一辆辆装满辛辛苦苦从波斯运来的岩石的卡车直接被推土机顶下了湍急的水流,随着水流被阻挡,紧接着一个个沙袋被抛下去,当口子彻底堵住后,推土机干脆直接将沙土拥下去逐渐把高度加到和坝顶齐平,两道水坝就这样正式完成。
而接下来,巴格达也开始真正变成了一片汪洋,急速上涨的河水在最短时间内淹没了这座城市,那些城里的俄军和巴格达市民不得不逃离城市,尽可能寻找没有被淹没的地方躲避,可随着河水继续上涨,很快他们就找不到可以躲避的地方了,别说巴格达,就连费卢杰都被水淹了,因为避无可避,大批俄军士兵和巴格达市民干脆泡在水里游泳,难得有个小土丘,上面密密麻麻的就跟企鹅海滩一样。
看着这一幕,邓尼金忍不住长叹一声,而就在此时,远处的河面上出现了一艘小橡皮艇,他无奈地拍了拍身边一名军官的肩膀说道:“举白旗吧!”
第六零二章
空中桥梁
邓尼金的投降并没有对中东战局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弃子而已,俄国人本来就没准备他能挡住两个中国集团军,当然俄国英雄的投降依然对协约国士气造成了一定打击。而在夺取巴格达以后,第十五集团军接下来只能向北进攻大不里士,然后或者继续北上进攻巴库,或者向东和第十集团军围攻德黑兰,但无论哪无论哪一种选择,都无法萨卡里亚目前的困局。
不过对同盟国来说好消息也是有的,比如说西班牙人终于夺回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直布罗陀,再比如说哥伦比亚人终于全歼了自己国土上的英俄侵略者,还有玻利维亚跟秘鲁宣布加入同盟国对智利宣战,并且和阿根廷人三家合伙摆出一副准备瓜分智利的架势,另外就是中国澳大利亚方面军夺取罗克汉普顿,另外还有两个军在新西兰北岛登陆之类的,但这些胜利对主战场没有任何意义,欧洲的同盟国各军依然在苦苦支撑。
尤其是奥斯曼战场上,简直可以用危在旦夕来形容,甚至连中国国内都出现了接受协约国的谈判条件结束战争的呼声,毕竟现在不管怎么看,欧洲军团都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那可是整整四个军啊,虽然和欧洲列强动辄百万的伤亡比起来不算什么,但如果真得全军覆没仍旧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笑话,这怎么可能,大不了让他们撤退到马其顿山区,实在不行就继续向南撤退到希腊,更何况根本不可能到这种地步,不就是运输问题吗?把国内的运输机都开过去,飞艇运力不够就加上运输机,反正那地方又不缺油。”杨皇帝很随意地说道。
“油也缺,俄国人把马斯吉德苏莱曼和基尔库克两座油田的油井都给点着了,巴格达和巴士拉的炼油厂也毁了。现在只有科威特的炼油厂还在,但却没有原油可炼了。”李云聪愁眉苦脸地说。
“呃,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发指!”杨皇帝愤怒地说道。
当然这只是小问题而已,无非就是从国内往那边运油,虽然失去了这两座巨型油田的供应,但好在这时候米纳斯和沙捞越的两座油田也已经开始投产,对中国来说原油供应从来都不是问题。北美输油管夜以继日地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提供着廉价而且高质量的原油。
欧洲战场目前也就只能这样了,把国内的所有运输机和属于民用的鸿雁客机货机也都全凑上,至少可以集中一千五百架运输机,从目前还控制在奥斯曼人手里的地中海东岸起飞,载一吨货物飞伊斯坦布尔可以做到往返,一千五百架飞机一次运输一千五百吨物资。飞艇目前总数为三百架。一次运输的物资也差不多这个数字,另外还有一部分可以执行运输任务的轰炸机,正常情况下一个月可以运送五万吨物资,虽然不多但也勉强能够支撑作战了,当然这样给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粮食运输就肯定得停了。
停了就停了吧,他们会理解的,少吃一点又死不了人。万一前线军火供应不足那就要命了,当然就算有人饿死那也是威廉和约瑟夫需要操心的,其实威廉那里没什么大不了,无非就是从波兰,比利时这些占领区搜刮得狠一点而已,只要保证德国人不饿死就行了,这些国家的人饿不饿死没必要太在意。
“必须加速飞艇和运输机的生产,战斗机可以缓一缓。反正现在我们的空中优势已经强大到了浪费的地步,包括新式战斗机也暂停,所有工厂全部转产运输机和轰炸机,包括新式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尤其是后者,把刚刚生产出来的那五十架解放者全部派到中东,不用它们扔炸弹了。直接运送物资。”杨皇帝很豪迈地说道。
他的解放者轰炸机刚刚定型,这五十架是第一批生产型,这种四发的大型轰炸机和原版没什么区别,载重量不比大型飞艇少。至于大力神运输机,这个因为项目开始的稍晚一些,至少再过半年才能真正投产。
圣旨一下自然全国震动,不管军用也好民用也好,那些各种型号的鸿雁飞机开始源源不断飞往中东,不过因为距离遥远,它们必须得经过多次加油,好在沿线都是中国的地盘,这都是小问题,河内,仰光,科伦坡,孟买,马斯喀特,科威特,就这样一站一站地飞了过去,最后分别降落在阿勒颇,贝鲁特,大马士革甚至耶路撒冷的一座座军用机场上,然后装满各种各样的武器弹药再次起飞运往伊斯坦布尔周围的一座座机场。
“妈的,一不小心搞出了柏林空运级别的。”杨皇帝颇为得意地说,当然他也就是说说而已,美英一天可以向柏林空运最多达到一万两千吨物资,他能运送三分之一到伊斯坦布尔就不错了,而且还不可能像人家那样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但这种恐怖空中运输能力依然把协约国给吓坏了。
无论英国人还是俄国人,甚至就连德国人都没想到,杨皇帝居然以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了他面临的麻烦,庞大的工业实力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推平了阻挡前进的障碍,将军们的计谋,士兵的英勇在技术与实力面前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当然协约国也不可能被遮天蔽日的运输机群吓倒,说到底这东西不是火车,就算数量再多和前线百万大军的消耗比起来也只不过是聊以充数而且,不可能真正完全满足需要,况且杨丰的运输链依然有着巨大的漏洞。
阿勒颇军用机场,那些周围欣赏飞机起降的壮观场景的穆斯林都像傻了一样看着天空,看着那些前所未见的空中巨兽,四发的解放者重型轰炸机在这些家伙眼中无异于神迹,张着三十多米的翼展从天空压过来的时候很多人都直接像膜拜神灵一样趴在了地上,强劲的气流甚至刮飞了无数包头巾,看上去就像无数打翻了的快餐盒。
而就在同时,距离这座机场不远的一栋小楼内,一个人也正在用同样的目光看着这些庞然大物,紧接着在旁边的桌子前坐下,开始用颤抖的手指敲击发报机的按键。
西德尼赖利先生据说是一位来自邦联的考古学家,在这座城市已经待了一年了,不过突如其来的战争打断了他的工作,所以不得不滞留在这座城市,当然这是他的邻居和奥斯曼地方官员们所知道的情况,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尊敬的学者还是英国军情五处的高级间谍。
当然,正在向海上的英国战列舰发报的间谍先生,同样也不知道就在他发报的时候,一辆车顶架着天线的箱式货车已经停在了他居住的楼下,除此之外还有两辆装满士兵的军车,刚刚到达阿勒颇的中国驻军所属无线电侦测分队可是一直在监控着这座城市,像他这样自以为隐蔽的行动根本在这些人眼中就像黑夜里举着探照灯般醒目。
中国陆军第七十一军特务营中尉陶成章目光冷峻地看了看面前这座小楼,两名士兵上前用力一推门,很显然里面锁着,他用拳头做了一个狠砸的姿势,其中一名士兵立刻掏出了塑胶炸药。就在同时陶中尉又向车上的榴弹手使了个眼色,然后一指赖利所在的窗口,那名榴弹手非常麻利地掏出两枚带特殊标志的榴弹塞进了架在车上的发射器弹鼓,紧接着对准窗子,同样其他四名士兵也迅速散开,两名到门口,两名却分别占据小楼两侧,手中冲锋枪对准窗口。
“开火!”陶中尉冲着榴弹手低喝一声,一枚榴弹随即射出直接撞开玻璃,正在发报的赖利被玻璃破碎的响声惊得愣了一下,立刻意识到不好刚要起身拿枪,面前猛然火光一闪,紧接着刺鼻的浓烟呛入口中,就在同时楼下大门处巨大的爆炸声响起,他一边剧烈咳嗽着一边摸索着想找密码本,但可惜这毒烟太狠了,尽管他已经拿东西捂住口鼻,但仍然被呛得涕泪交流眼前根本看不清东西。
就在他摸索的时候,房门处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杂乱的脚步声,西德尼赖利下意识地举起手枪,还没等看清进来的人,就感觉头上一疼,紧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拖走,都是好东西啊!”陶中尉看着面前的发报机和密码本笑着踢了被打昏的赖利一脚说道。
半小时后,这位间谍醒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自己置身一间小黑屋内,面前站着几名满脸笑容的中国人,作为一个职业间谍,他自然很明白接下来自己将面对什么,不过军情五处的精英可不会在乎这些,他微带冷笑高傲地看着自己的对手。
然后接下来就看见一名中国人笑眯眯地从旁边桌子上拿起了一支针管。
第六零三章
挖坑
“你说英国人想突袭阿勒颇?”中国陆军第十七集团军司令陈祖荫多少有些惊讶地说,他目前率领着所部两个军和集团军部专门负责保护叙利亚,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这一带,要想向伊斯坦布尔空运,飞机就必须从这一带起飞,否则的话无法满足飞机往返的油料,毕竟伊斯坦布尔不但军火供应断了,就连油料供应也断了。
“是的,特务营抓住了一名英国间谍,用逼供药从他嘴里撬出来的,不但是阿勒颇,英国人想玩的是我们当年在日本的那一套,以登陆舰海岸登陆短促突击摧毁我们的机场然后撤退,目前我们几乎所有机场全部距离海岸不足一百公里,甚至很多直接就在沿海,而我们只有两个军,不可能守护住六七百公里长的海岸线。”他的参谋长说道。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陈祖荫皱着眉头沉思起来。实际上如果英国人真这么做的话,对他来说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现在以英国人的登陆舰数量,完全有能力发起师一级的登陆作战,而且地中海沿岸港口完全都在他们的舰炮覆盖范围之内,奥斯曼人甚至连水雷都没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以登陆舰突袭随便控制一座港口,然后用运输船运来所有重武器,而自己的部队分散在阿勒颇,霍姆斯,大马士革,耶路撒冷等十几座城市,单独一处很难阻挡他们的进攻,如果集结起来又无法确定他们会在哪个地方登陆,毕竟这片漫长的海岸线上他们可以随便选择任何一处港口。
空中巡逻虽然可以提供预警,但晚上就没什么用了,而英军完全可以从塞浦路斯岛启程,一晚上时间里足够他们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地中海对他们来说熟悉得闭着眼睛也能畅通无阻。
“不过特务营在行动中还缴获了英国人的密码本。”参谋长忽然笑着说。
“你的意思是咱们给他们选一个目标?”陈祖荫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参谋长点了点头。
“而且还有一点,英国人敢这么玩,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手中有十几艘登陆舰。平常这些登陆舰有海上舰队保护,而且在经历了赫尔戈兰湾海战后,英国人已经在战舰上安装了大量高炮,我们的轰炸机直接冒险攻击,很容易遭到这些高炮威胁。但如果这些登陆舰抢滩在海岸上,那时候除了舰上的少量高炮,是不会得到其他任何保护的。我们集中轰炸机待命,到时候一举把它们全部炸毁在海岸上,这样基本上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紧接着参谋长又说道。
“那么选哪儿呢?”陈祖荫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笑着说道:“贝鲁特怎么样,那里就有我们的一座机场,一百多架运输机,另外还有一个师驻扎。俄军已经攻陷科尼亚,这种时候我们好像应该为那里的奥斯曼军提供一下支援,比如说调一个军北上就很合理了。”
两天后负责爱琴海封锁作战的一艘英国战列舰便收到了阿勒颇发来的电报,中国陆军七十一军北上增援奥斯曼军,所属驻贝鲁特,霍姆斯,阿勒颇的三个师全部调离。在中国本土增援的第十九集团军到达前,由驻大马士革的七十二军一个团暂时接管贝鲁特防务。
这份电报紧接着发往伦敦,英军总参谋部立刻意识到这个宝贵空档的价值,因为中国陆军的进驻,他们在这一带实际上只剩下了赖利这一个间谍,不过这家伙在战前就已经是英国情报部门的王牌,所以对于他能够在中国人的高压下幸免并且正常工作,这一点上英国人是没有丝毫怀疑的。而且随后从其他地方得到的一些零零碎碎的情报上的确也证实了中国人开始增援在科尼亚战败后。被俄军撵到南部的奥斯曼第六集团军。
这个集团军目前还有不足十万人,被俄国人一个集团军撵得龟缩在阿达纳一带,依靠周围的山区勉强维持,如果他们再被全歼,那么俄军是肯定要接着向阿勒颇进攻的,这样一来对于这份情报他们就更没有怀疑了,而且他们在奥斯曼总参谋部的间谍也证实了哈米德二世要求中国第十七集团军提供增援。
一份登陆作战计划立刻制定出来。以目前英国所有十八艘登陆舰运载一个步兵师从塞浦路斯岛启程,以抢滩登陆方式夺取贝鲁特的港口,然后运兵船和运输战车的滚装船在港口登陆,以最快速度继续突袭大马士革。能够攻下大马士革最好,就算不能也可以摧毁贝鲁特机场和周围的物资油料储备仓库,给中国人向伊斯坦布尔的空运造成巨大打击。
确定计划之后,英国海军所属一个陆战师,陆军所属一个步兵师和一个战车旅立刻开始运往塞浦路斯岛,同时地中海上的大批战舰也纷纷涌向这里,因为担心登陆过程中遭到中国轰炸机的打击,所以他们特意再次向阿勒颇确认,得知以阿勒颇机场为基地的中国轰炸机群已经起飞执行运输任务后,庞大的攻击舰队立刻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包括七十一和七十二军主力在内的五个师全部移动到了大马士革周围,就等着英国人往口袋里钻了,至于阿勒颇机场的轰炸机群当然不会飞走,实际上正装满炸弹等着他们上门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