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748

  于是那些因为城内正大肆迫害士子,还有李纲和曾懋被撤职而满腔义愤的各地士子,就成了他们向国师展示力量的手段,或者说被他们给当枪使了,然后汴梁城内残留的,再加上城外最近几个县的士子,就这么一下子涌进汴梁,跑来敲登闻鼓为李纲和曾懋鸣冤。给杜充鸣冤是没用的,杜充的确在沧州屠杀流民,而且这些流民很多还是原籍沧州只不过前几年去燕山府然后回来的,即便这样也有大量被杜充以奸细嫌疑杀了,甚至也的确连老弱妇孺都杀,哪怕历史书也给他加了一句无噍类。
  国师根本没冤枉他。
  当然,赶正常他还是不会死,说不定最多降点官,毕竟他是为了防止有人给金军做内应。
  手段残酷了点。
  但对于文官来说这情有可原。
  他又不可能去杀那些士绅,杀那些富商有关系的,无非就是杀些草芥一样的贫民,就算有人告也无非象征性惩罚一下,给他降个级,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工作,总之这就足够了,让他给那几千口难民偿命这就未免太过于夸张了!
  好歹那也是个进士出身。
  大宋朝一百多年不就才出万把这样的栋梁之才,岂能因为一点小过就杀了?
  但即便这也不好给他鸣冤的。
  这些士子的焦点就是李纲和曾懋二人,至于之前断头台斩的那些还有那些流放的,这个也是不好鸣冤的,毕竟他们牵扯的是逆案,而且是弄死两个皇帝的逆案,甚至还牵扯到投敌叛国的内容,给这些人鸣冤也是有些夸张了,最多就是那些审理此案的民间法官水平差判案草率杀戮过重颇伤天和,但给这些人喊冤那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李相公千里勤王,对大宋忠心耿耿,曾使君爱民如子,死守孤城抵御金虏,执政何故以小故废之,我将等请于太后官家,为二公鸣冤!”
  登闻鼓前一个儒生高喊。
  “对,我等求见太后官家为二公鸣冤!”
  他面前士子齐声高喊。
  不过他们敲登闻鼓没用,登闻鼓院早没人了,杨丰借口四民大会与登闻鼓院职能重叠,非常时期为节约钱粮保障军队,所以把登闻鼓院暂时撤销了,判登闻鼓院至今还圈在太学等候处置呢!
  他们再敲也没用。
  不过很显然这些士子们也没想过敲出太后官家来,他们就是以此来吸引围观者,然后制造声势,果然随着他们的喊声,越来越多的围观者聚集在四周,因为杨丰早就下令开放了御街,而登闻鼓本身就在御廊上,所以这一带非常适合人群聚集,很快就已经可以说人山人海。而那些士子们也感受到万民所仰指点江山的滋味,然后宣传的内容就开始变味,开始指摘起朝廷的一些政策,顺便开始对国师有不好的评价,很显然他们还想以此来揭露国师的真面目,让汴梁城内百姓擦亮眼睛。
  “师尊,是否将他们驱赶开?”
  杨丰身旁一名弟子说道。
  “驱赶?不需要,咱们要有容人之量,他们又没违反法律!”
  杨丰随意地说道。
  他是有容人之量,可不代表外面的老百姓有,这汴梁城里超过百分之七十是他的信徒,也就是说此刻围观的人里面有百分之七十是他信徒,这些人对他的崇拜可是很狂热,这些士子敢非议他,基本上和到某些人里面骂他们某圣差不多。
  一开始那些围观者只是和他们辩论一下,但很显然双方鸡同鸭讲,士子的圣贤之道和他们的国师语录完全语言不通。
  辩论一下子变成了争吵。
  争吵一下子变成了推搡。
  推搡一下子变成了互殴。
  转眼间登闻鼓前一片混战,那些士子们和周围国师信徒立刻扭打在了一起,然后士子们转眼间也就被人山人海淹没,毕竟他们数量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至于战斗力上,也根本不是那些经历过汴梁街垒战的国师信徒们对手,宽阔的御街上很快就出现了他们狼狈逃窜的身影。这些家伙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衣帽歪斜,跌跌撞撞哭喊着,在依旧追着暴打的国师信徒中拼命逃跑,但绝大多数又都被迎面而来的国师信徒按倒,紧接着就是一顿拳打脚踢,不过这些信徒都是些老油子,都很有分寸,大宋律法见血才算伤,身上青肿不算事,别打破鼻子撅断手指头扯下人头发都好说。
  “哈哈,这倒也别有一番风景!”
  杨丰欣赏着御街前的大战笑着说道。
  “国师,这是何故?”
  就在此时他身后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
  “太后!”
  然后一片行礼声。
  紧接着一个小萝莉跑到他身旁同样开心地看着御街大混战的场面。
  “太后,不过是些民间私斗,宪兵队正在过去制止。”
  杨丰笑着对太后说。
  宪兵队就是他的六甲正兵。
  职能相当于武警,而且以后要向各地推广的,直接隶属于各路提刑,开封府的衙役则相当于民警,两家共同负责汴梁城的治安,不过防务由新成立的禁卫军来负责,禁卫军由王宗濋指挥,编制为一个军,其中四个旅驻外城,一个旅驻内城,其他各军都不再属于汴梁的禁军系统,而是变成隶属统帅府的大宋国防军。
  “这,这不是些儒生吗,他们怎么打儒生呀?”
  太后惊讶地说。
  “太后,儒生不能打吗?”
  杨丰趴在栏杆上看着她笑眯眯地说。
  “或者说儒生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们无非就是识字而已,在过去识字的确很了不起,毕竟读书要花钱而且花很多钱的,书很稀罕,唐朝以前书是要手抄的,还不是谁想抄就能抄,得好大人情才能得到,藏书者也不会轻易拿出来,得是自己的亲人或者好友才行,就算有书肆出售那也是价格高昂连一些穷点的世家子都买不起,这样的情况下平民百姓别说学,就是见都不一定见过书是个什么样子的。但现在呢?外面报纸多少钱一张?”
  杨丰问他的弟子。
  “回师尊,单张小报一文钱。”
  那弟子说。
  “上面有多少字?”
  杨丰问道。
  “不好说,很多都有画的,但一张几百字总是有的。”
  那弟子说。
  “”你看,一文钱就可以让一个人有了学习几百个字的机会,而经常用到的字有多少?最多几千个,只要有人教而且肯学,随便一个人就可以拿着这一文钱买来的报纸,然后学会写几百个字。还有纸,过去没有纸,需要把字写在竹简上,甚至写在布上,虽然汉朝就有了造纸术,但纸的成本依然很高,但现在呢?一文钱就可以买到一张上面印几百个字,而且还印了图画的纸。
  技术进步使读书的成本已经降到了一个普通百姓也能承担的程度,那么只要有足够的教师,我们可以让天下所有人都识字。
  那么他们和他们有区别吗?
  在汉魏他们的确不一样,甚至到隋唐他们还是不一样,但到我大宋因为技术的发展,识字的成本降低已经把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很近了,而活字印刷更是让识字的成本已经快要低到人人都能承受的地步,如果人人都识字的话他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杨丰说道。
  美少妇太后一脸思索。
  “太后,你要明白一点,老百姓只要丰衣足食就不会造反,他们不会要太多东西,但这些人不一样,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他们高高在上的时代自以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制造各种绳索套住皇帝,甚至敢为自己的利益换一个皇帝,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为何要继续优容他们?我们得让他们知道……”
  杨丰冷笑一下说道:“那些贩夫走卒是民,而他们也是民,他们并不比这汴梁城内那些挑粪的粪夫更高贵。”
第722章
堕落之城
  杨丰并不担心赵谌母子。
  因为对于这对母子来说,他是唯一可以信赖的人,赵桓是怎么死的她们当然很清楚,与其说是被赵构所杀,不如说是被他那些兄弟叔伯们一块杀死的,也包括他亲爹,赵佶主谋,那些宗室们按住,赵构拿斧子活活劈死,然后整个文官系统都站在一旁为他们鼓掌喝彩。
  可怜赵桓脑袋都被劈得不辨人形了!
  要不是太后熟悉他的身体,根本就认不出那滩烂肉是自己丈夫。
  这是多么残忍啊!
  每每想起来她都能浑身颤抖。
  然后赵桓一死接下来肯定她们娘俩,这可以说是必然的。
  要不是国师出手的话,她们娘俩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杯毒酒,其他白绫也在选项内,说不定还有可能失个火烧死,这点觉悟她还是有的,所以说是国师救了她们,而且国师还为她们报了仇。但也同样让她们与整个文官系统还有宗室系统完全站在了对立面,没有国师的话她们母子还是别人案板上的肉,她们很清楚没有国师保护她们的后果,那些已经和她们成为仇人的宗室和文官系统会毫不犹豫废掉她们然后弄死。
  皇帝算什么?
  赵佶还有一堆儿子呢!
  他二十多个儿子在这一轮杀戮里总共才死了六个,剩下还有近二十个排队呢!甚至还有连那场晚宴也没参加,所以并没受到任何惩处,依旧还保留着他们爵位的,有这么多备用的谁还在乎她们娘俩,那些文臣无非再从里面挑一个更听话的出来,宗室们会为此鼓掌,至于武将们也不会做什么,武将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文官给他们足够好处他们会继续旁观。
  上一次他们就已经旁观了。
  除了姚友仲和李彦仙两部可没有任何人参战。
  文官和宗室是敌人,武将是墙头草,可以说她们孤儿寡母除了国师没有任何依靠。
  她的娘家人同样指望不上。
  她的娘家本来就一堆废物,她是哲宗生母朱太妃的侄孙女,但朱家本身就是小户人家,朱太妃本姓崔,她爹死娘改嫁朱家的,而因为属于拖油瓶所以寄养亲戚任家,入宫后一步步爬到妃嫔,哲宗时候三家都显贵,但赵佶继位后变成普通外戚之家,就大宋文官对外戚的控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实权,无非就是些当猪养也养成猪的。
  所以她根本不可能像高滔滔一样。
  高滔滔成功把持朝政是因为背后有高,曹两大顶级世家的支撑,那是高琼曾孙女高继勋孙女,还是曹彬孙女仁宗曹皇后的外甥女兼养女,背后是几乎整个勋贵集团,她如何跟高滔滔比。
  而她自知也没有刘娥的才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7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