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566

  但实际上崇祯就给了他一道委任的圣旨,兵马是一个没有,自己想办法在贵州拼凑,另外还给了三万两银子,剩下如何供应四川战场,也是完全他自己想办法去,可怜王应熊在遵义都得自己掏钱招募士兵,好不容易把川南抢回来了,皇上你又想收我们税……
  你考虑过我们的感情吗?
  “都是好算计啊!”
  杨庆一脸唏嘘地感慨着。
  很显然左良玉又被这些家伙当枪使了,不过也不能说谁坑谁,这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左良玉要是不想割据,那他完全可以把李乾德绑了送给崇祯,更别提什么兴都留守,但他既然想割据,那他就只能给那些士绅们当这杆枪。
  “三弟,我们这里该如何?”
  曹友义问道。
  此时他们在安庆。
  黄得功的大军已经西进,他率领着包括京营所属的王之仁部一个军两万人,提督操江下属水师芜湖总兵张名振部两万人,他自己下属的马得功和田雄两个总兵四万,另外再加上安庆的黎玉田手下一万,实际上就是曹友义部下驻安庆的,总计九万大军护送代表崇祯亲自向左良玉宣旨的杨庆前往武昌。
  如有阻拦以谋反论,这支大军可以就地剿灭。
  如果左良玉不肯接旨,那同样以谋反论,不过左良玉肯定不会接,崇祯派杨庆宣旨就是要他别接的……
  杨爵爷宣旨那是要命的啊!
  “你们,守好大别山各口,别让金声桓等部过来捣乱就行。”
  杨庆说道。
  对付这种造反的很简单。
  雷霆之势直捣巢穴,至于其他方向保证其党羽别造成破坏就行,左良玉部下各军分布在从襄阳到九江的广袤区域,玩大战线进攻不但毫无意义反而增加风险,除了中路长江线上的进攻,其他线上防守就行。尤其是曹友义的防区和左良玉部只是隔着一座大别山,这些辽民刚刚安顿好,现在随着春天到来也该转入生产了,可别再遭到战火破坏了。话说因为暂时杨庆无法给他们搞到太多的玉米种子,所以今年这些人除了传统的水稻小麦之类作物外,同样也得靠着地瓜来维持粮食供应,赶紧打完这一仗正好亲自来指导他们进行育秧。
  还有水泥的生产也不能断,崇祯在见识了铁筋水泥管的效果后已经决定开始……
  当然不是修皇宫。
  崇祯准备用这种东西修桥。
  不得不说这个皇帝真得还是很关心百姓的,他要杨庆大量制造水泥然后以水泥和石头,在各地展开一场修桥运动,把那些江南水乡的简陋木桥统统换成水泥石拱桥。
  话说他的眼光也很独到。
  他一眼就看到了水泥这种东西在目前的大明最大的价值所在,和给他修皇宫相比,用这种产量稀少的东西修桥才能最大限度体现它的价值,这还幸亏铁的产量有限,要不然他该连真正的钢筋水泥桥梁都想到了。这一点上倒不愧是天启的弟弟,还是有一定科学头脑的,所以接下来水泥的生产还必须扩大,这些辽民的任务可是很重,而从事工业生产的前提,就是他们的农业必须能提供超出需要的粮食。
  至于推广到其他地方……
  杨庆还没那么大方,话说这些可是他的产业。
  他很清楚随着一个个势力被清除,朝廷财政一天天增加,崇祯的军事实力一天天增强,他的好日子也一天天到头了,他其实就是个带把的魏忠贤,崇祯用着他当打手,用着他拉仇恨。但一切走上正轨后,他也基本上就该被踢到一边以修复崇祯和士绅之间的感情裂痕了,皇帝终究还得是士绅的皇帝,指望一个皇帝长久和士绅对立是不可能的,他们之间的斗争归斗争,但指望出一个皇帝领导人民翻身做主人是不可能的。
  那完全是幻想。
  翻身做主人了还要皇帝干什么?
  他除非想为这个腐朽的封建时代为奴一百年,否则他和崇祯终究还是要走上对立的,但为奴一百年这种事情,他还没那么重的奴性,还不至于把跪伏在皇帝脚下做狗视为莫大的光荣。
  他的心灵还没扭曲到那种地步。
  话说现在的他也很迷茫。
  但无论他以后怎么做,都必须先培植属于自己的势力。
  “忠勇伯,该走了!”
  远处的黄得功喊道。
  在黄得功身后的长江上,一支庞大的舰队绵延看不到首尾。
  杨庆和他结拜大哥道别后,转身骑上马直奔码头,很快和黄得功一起登上了他俩的帅舰,这支庞大的舰队满载着九万大军,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直指九江。
第一二八章
军阀都是渣渣
  九江。
  “老子大炮锁江,任那杨庆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过这九江城。”
  卢光祖得意地说道。
  此时这位原本历史上随豪格一起南下四川,扫灭张献忠的咱大清一等阿达哈哈番,正站在九江福星门城楼上,看着面前辽阔大江,滚滚长江水在不过几十丈外浩荡东流,下游无数战船拥挤在江边,但没有一艘敢越过一里外的回龙塔。
  因为他这边数十尊大炮正伸出黑洞洞的炮口。
  这就是九江城的重要处。
  这座经历无数战争考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无数印记的柴桑,浔阳,江州城,其实就紧贴长江,几乎可以说走上江岸就是城墙,别说是红夷大炮之类重炮,就是一门千斤弗朗机都能架在城墙上锁断仅仅千米宽的江面……
  “听说那杨庆真会飞啊!”
  他身旁手下很不开眼地说道。
  “飞?”
  卢光祖鄙夷地说。
  “吹牛谁不会啊!老子我还说当年砍过几百颗建奴的人头呢!他真要是会飞,那就飞过这九江城我看看!”
  他紧接着说道。
  好吧,他其实是辽东人,当初辽东沦陷时候跟着逃到关内的卫所军官,实际上不仅仅是他,左良玉手下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的,比如后来做到咱大清四川总督的李国英,这也是左梦庚降清如此干脆的原因。其实就是没有被黄得功击败或者没有左良玉清君侧,他们这个军事集团在面对南下清军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投降的结果。这些从辽东被清军赶出的旧辽东卫所军,在关内当了十几年流浪者之后,发现自己最终还是没逃过这个梦魇一样的恶魔,最终的结果都是放弃了继续抵抗下去的勇气。
  黄得功这样的才是异类。
  所以黄得功一死几乎尸骨未寒,他部下同样出自辽东的马得功就拿弘光当礼物投降了清军。
  “将军,快看回龙塔上!”
  突然间一名举着望远镜的部将喊道。
  卢光祖赶紧拿起望远镜。
  “这是什么鬼东西?”
  他紧接着惊叫道。
  在他的望远镜视野中,一里外雄据回龙矶的高塔上,很显然多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因为距离远他这望远镜又不是现代军用望远镜,最多只能看出此物比塔顶还大,两端都超出了塔顶的范围,整个看起来就像……
  就像一对翅膀。
  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巨大的风筝。
  “他,他,他不会真得会飞吧?”
  卢光祖脸色瞬间白了,他举着望远镜战战兢兢地说。
  他手下那些同样看到这一幕的军官,也都一个个脸色紧张。
  那当然是杨庆了。
  九江城是必须得打开,黄得功的大军已经登岸,并且向九江城东的两座城门发起了炮击,但这种进攻并不是那么容易,这座要塞四周除了水就是湿地,现在已经开春基本上没有了冰雪,进攻的明军必须在冰冷的泥泞中把那些大炮推到阵地,然后和守军进行对轰,但这种方式明显不符合杨庆的节奏,他要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抵达武昌拿下左良玉。
  他没兴趣在这里浪费时间。
  更何况这样的炮轰还会对城里老百姓造成不小的伤亡,既然这样干脆来简单的吧!
  话说这里可是有一个起飞场的。
  这里有一座近四十米高的高塔可以供他利用。
  不过……
  “这距离还是有点远啊!”
  锁江楼回龙塔上背着三角滑翔翼的杨庆,很不放心地看着至少一里外的九江城。
  他此时背的就不是制导炸弹版的了,这是一架真正的三角滑翔翼,翼展超过了十米,为了尽量减重,就连蒙皮也变成用丝绸层层绷紧并糊好的,为了确保不会断,他其实是通过一根根连接在骨架多个点的绳索吊着两个握把,以便于均匀受力,毕竟他这个不可能达到现代材料的强度,不过这样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因为这是要真正飞行,不是延长跳跃距离的滑翔,而是借助风力的真正翱翔飞行。
  这里到九江城太远了。
  尤其是他还带着两把凶器呢!
  “玛的,不管了?”
  他说着双手分别抓紧两边的特制把手,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江风,还有手上越来越强的升力,深吸一口气后沿着脚下向下的塔顶猛然发力,几乎以他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向前蹿出。紧接着就感觉脚下一空,向上的升力带着他直接飞起,因为他的速度快此时获得的是类似飞机起飞的效果,所以他的高度甚至短暂上升到比塔顶还高出一大截。
  但随即因为速度下降开始了下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