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566

  这是玩我们吗?
  那些第一次拥有裁决国事的权力并且在接下来几个月里,不断受到民权思想轰炸,参观了皇庄里好日子的代表们会立刻被激怒,剩下只需要杨庆以他们支持者身份振臂一呼而已。
  “那皇帝不这样呢?”
  张嫣说道。
  “那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杨庆说道。
  的确,那时候东林群贤第一个不答应,朱慈烺如果接受四民大会的决定,那他就是背叛者。
  东林群贤会清理叛徒的。
  实际上就算朱慈烺回来,只要他不是头脑简单的,就不会立刻对杨庆这个权臣动手,这种事情需要进行长期布局,需要对杨庆掌握的军队和锦衣卫内部分化瓦解,需要把杨庆的羽翼先剪除。甚至皇帝还得扮演足够长时间的傀儡,这期间得不停给杨庆加官晋爵,对他言听计从以迷惑他,这才是标准做法,总之按照历史上的套路,这没个三两年根本不可能。
  但只要有一科新科举完成,那么东林群贤对官场的控制也就瓦解了。
  所以东林群贤等不了。
  他们必须要朱慈烺回来就以雷霆手段阻止科举改革。
  “我是不是有些对不起先帝啊!”
  杨庆感慨道。
  他这可是把崇祯的儿子在往死里坑啊!
  “你对不起先帝的多了!”
  张嫣用自己的两个重锤狠狠砸着他脑袋冷笑道。
  接下来的时间大明一切正常,也就是在杨庆纵容下,鼓吹民权的浪潮愈演愈烈,甚至都出现在街道上散步的了。而报纸上绝大多数声音也同样在高喊民权,就连明军收复台湾的消息都被这浪潮淹没……
  荷兰人在坚持两个月后投降。
  卡隆总督带着热兰遮城残余的一千四百人,最终选择了投降。
  不得不说这种棱堡真结实,两个月时间,哪怕明军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架到了城外,都没真正轰开这座棱堡。期间明军总共向它发射了超过三千枚四十斤开花弹,另外再加上三千多枚实心弹,其中包括四百多枚三十斤的。这些炮弹硬生生把热兰遮城第二层轰塌了一个缺口,夷平了所有建筑,但仍然没能够轰塌第三层主堡。
  不过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的威力仍旧摧毁了荷兰人的勇气。
  他们不得不投降。
  台湾正式回归大明控制下。
  不过在鸡笼依然还有少量荷兰人控制着原本西班牙人的据点,这种小事就不值一提了,随便分出一个营就能把那里解决。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拿下热兰遮城后,六艘战舰和一个营的陆战队随即北上,并且轻松收复鸡笼,这六艘战舰并没有停止它们的航程,在鸡笼补给了充足的物资后它们继续北上,在彭佳屿竖起大明领土的标志。然后继续向前到达下一站钓鱼岛,它们最终从钓鱼岛返航并在新一年到来的时候,重新进入长江并驶抵南京……
  “这是天赐之宝啊!”
  杨庆从面前一个口袋里,不顾那刺鼻的气味,从里面抓出一把灰黑色的土坷垃,就像抓出一把黄金般带着贪婪目光说道。
  “这是,粪?”
  宋应星好奇地说。
  “说对了,这是粪,鸟粪,大海上有无数海鸟迁徙,它们往往飞越万里甚至几万里,而海上那些孤岛是它们中途休息的驿站。它们在那里拉的屎堆积着,一直这样堆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年,最后这些鸟粪甚至堆积了十几丈厚在千万年的岁月里,变成了鸟粪的石头。”
  杨庆说道。
  鸟粪的意义至少在大明不需要进行多余的解释。
  事实上鸟粪的价值在大明也同样不如在欧洲,因为欧洲人根本没有使用粪肥的习惯,哪怕巴黎人都把粪便在城墙外堆得太高,以至于敌人都踩着粪堆攻破他们的城市,也没想过用这些东西帮助他们那些贫瘠的土地生产更多粮食。这个问题不是黑暗的中世纪独有,哪怕到了十九世纪中期雨果还在通过悲惨世界谴责他们,宁可派船队去极地收集海燕和企鹅的粪便却把自己的粪肥流入大海,不得不说他们的思想也很奇葩。
  不过鸟粪仍旧会对大明的农业产生巨大的帮助。
  因为它是最好的。
  各种粪肥第一是鸟粪,排第二的才是人粪,它会是化肥诞生前最好的肥料补充,尤其对水稻效果极佳,不同于需要跨越几万里的欧洲人,它就在大明家门口简直唾手可得。
  钓鱼岛,东沙,西沙……
  几乎这一圈海岛上全都有储量可观的鸟粪资源。
  光永兴岛就达二十万吨。
  这些鸟粪支撑大明农业十几年毫无压力,十几年后就再向外扩,那时候航海技术也足够支撑,无非就是去西太平洋那些海岛继续挖呗。一座瑙鲁估计就够支撑到化肥时代来临,而瑙鲁距离大明约万里,但依靠着赤道流和黑潮却是最适合海运的。这些鸟粪对于杨庆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这是给那些土地补充养分的最好手段,哪怕仅仅在运输最便利的江浙和福建大量使用鸟粪,也能让这片区域的粮食产量暴涨。
  “这种东西你准备如何使用?”
  宋应星抓着一把鸟粪说道。
  “国营,新发现的鸟粪岛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财产,故此也只有大明皇帝授权的肥业公司有权开采。但开采的鸟粪不会到市场出售,它的用途只有一种,作为奖励奖给那些能够为朝廷提供合格军马的,提供的越多奖励的越多。”
  至于这马是自己养的还是其他什么来源弄到的,这个就与朝廷无关了。
  总之,这是奖品。
  马依然会按照市价购买,鸟粪是额外奖励,向朝廷出售一匹合格的军马就可以额外得到一袋鸟粪,出售一千匹就可以得到一千袋,总之出售的越多得到的鸟粪越多。而皇庄农户同样可以种植牧草,然后就近提供给驻军,这些牧草同样可以换鸟粪。这样估计不出十年,我就能用鸟粪换来十万骑兵,三十万车载步兵,彻底扫荡周围所有那些威胁中原的胡虏。
  杨庆说道。
  “那谁去给你挖鸟粪?”
  宋应星说道。
  “奴隶啊!”
  杨庆一脸纯真地说。
  “你口口声声鼓吹民权,自己却要大肆使用奴隶?”
  宋应星无语道。
  “这与我鼓吹民权有冲突吗?民权,首先得是民,首先得是我大明的百姓才算民,不是我大明百姓的当然不算民更不会有民权。比如最近海军在台湾俘虏的一千多红毛人,他们会直接送到钓鱼屿去挖鸟粪,直到东印度公司为他们支付赎金。我会给他们规定每天需要挖的数量,然后完成的会获得淡水和食物,如果不能完成当然也就不可能获得。以后所有在战场上俘虏的异族,统统都会扔到这些岛上去挖鸟粪,用挖到的鸟粪换取他们的食物和淡水,挖不到的就饿死好了。”
  杨庆笑着说道。
  话说他的这个产业链可是精明得很,基本上将投入降到最低,哪怕提供给战俘的食物也可以以鱼为主,反正钓鱼岛周围有的是鱼。
  最多给他们补点维生素。
  这个可以定期运点在台湾摘的水果给他们。
  同样这也可以刺激民间养马贩马的热情,尤其是那些走私粮食的,他们可以去和多尔衮交换马匹,哪怕多尔衮不愿意这样,他们也可以逼着他愿意。毕竟多尔衮在北方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粮食,而这些走私商再用战马获得鸟粪的奖励,将鸟粪出售换取更大的价值。
  他们肯定会这么干的。
  而南北之间主要走私商都在锦衣卫的黑名单上,只是为避免北方百姓饿死没抓而已,等哪天差不多了就一网打尽。
  抄家!
第二四八章
独裁者的崛起
  明军战舰从钓鱼岛或者这时候的名字钓鱼屿带回的,只是总共不到万斤的样品而已。
  真正开发仍旧需要时间。
  毕竟钓鱼屿及所属几个小岛都不适合大船靠泊,岛上也没有建筑,如果当战俘营还得修一个堡垒,常驻一支军队,配备上大炮和几艘巡逻的战舰。控制战俘的手段倒是简单,只要控制淡水和食物就能逼他们干活,这样监管他们的堡垒就必不可少,而且还得防止荷兰人武力营救,这样最少也得驻一个营。
  总之前期建设必不可少。
  最重要是淡水,钓鱼岛上的淡水不多,至少无法承担上千人消耗,必须得建集水池以收集雨水,这个还得向那里运输水泥。
  好在那里的食物很好解决。
  一来山羊多二来近海是渔场,原本历史上倭国人就在上面建设过鲣鱼加工厂,当然,最重要是距离近,从鸡笼过去无非几百里海路,而且还是黑潮海路。
  这样算算前期建设两年时间,后年这个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始进入产出阶段了,先在钓鱼岛采,然后从刚刚改名台湾府的赤坎建立起去东沙的航线,再开始从东沙采。这样一步步走到资源最丰富的西沙,那里是中国近海最大的鸟粪岛,六十年代就是那里的鸟粪支撑中国南方水稻,甚至两湖都用那里的鸟粪。整个西沙群岛储量当时估计三十万吨,其中二十万吨集中在永兴岛,而且这是经过了日本人疯狂开采后的,二战期间日本人每年从那里运走数万吨。至于开采极其简单,用当时工人说法,有树的地方挖开底下全是厚度超过一米的鸟粪,挖了装袋运走就行。
  后来化肥工业发展,再加上堪称疯狂开采导致资源越来越少,才停止了那里的生产。
  总之鸟粪事业就这样起步。
  同样起步的还有台湾的硫磺产业。
  实际上之前荷兰人就已经在台湾开采硫磺,蔗糖和硫磺是荷兰人在台湾的主要产业,剩下就是刮地皮的横征暴敛了,毕竟台湾岛上到处都是这东西。但那都是零星小矿,而杨庆和郑芝龙合伙在台北获得的巨型矿场就是质的改变,那可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真正的大型硫磺矿。
  有这个就不用考虑以后的硫磺供应问题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