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566

  李家就代表关中。
  他儿子继位,结果是某天灭族。
  归顺朝廷,富贵荣华。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
  “我收你儿子当干儿子,那李来亨不就得叫我一声叔父了!”
  杨庆紧接着露出他的真面目。
  李过也跟着笑了。
  但紧接着杨庆就换上了一脸凝重。
  “李自成去北都了?”
  他看着李过说道。
  “北都是在秦王手中丢的,那秦王就要亲手把它夺回,否则秦王死不瞑目。”
  李过缓缓说道。
  “为何搞得如此神秘?”
  杨庆说道。
  这就对了,他就说李自成不会这么脑抽,说到底多尔衮才是跟他有仇的,老李这是就算死,也得先跟多尔衮把这笔旧账算清,否则老李真咽不下这口气啊!他当年差一点成就大业的,就因为多尔衮背刺毁于一旦,既然自己没有后代,这地盘也没有子孙可留,索性趁着自己还有几口气弄死多尔衮,也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老李是个狠人啊!
  他死也得先去拖着多尔衮垫背啊!
  倒霉的多尔衮估计是真没想过这种问题,倒不是说他相信李自成,而是他没想过李家会如此轻易放弃地盘归顺朝廷。
  “此事只有我和秦王,还有牛金星几个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秦王对他们的说法,是诱使建奴全力向南进攻,我们效仿当年,趁虚袭取北都夺回北直隶,再合两地之力与楚公言和。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计划,按照秦王的计划,他夺取北都之后我这边就迎朝廷大军入长安,众将家人落入楚公手中,只需要一些安抚,他们自然会同意归顺朝廷。
  但直说就很难了。
  楚公也知道这些人多桀骜不驯之辈,未必都真愿意归顺,若非如此一旦有人拒绝,带领所部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则关中又不免兵连祸结。我们前些年把陕西杀成尸山血海,如今终于能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就不能再毁在我们手中。
  为免泄密只能这样做!
  只是没想到楚公亲临,自然无需向楚公保密。”
  李过说道。
  “他带着谁去的?”
  杨庆问道。
  “都带去了,高一功,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牛万才,张鼐这些人能带去的都带去了,白旺这些陇右的节度使也在赶往太原会合。洛阳的都是公社兵,真正的七万常备军全部换公社兵的服装旗号,在向太原集结北上,秦王在那里准备了十万匹战马和骆驼,七万大军连同各地节度使的至少三万精锐,合十万骑突袭北都拿下多尔衮。李来亨已经去西域接替刘宗敏,后者同样回来参战,不回来就给他一杯毒酒,我们叔侄不会给楚公留下遗患。我们虽说被逼造反,但终究是我们让建奴有机可乘,若不是我们,建奴也不可能入关,说到底我们愧对天下人,这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吧!”
  李过说道。
  杨庆已经全明白了。
  李自成是好人做到底,把这些骄兵悍将统统带去战场,用一个虚幻的目标调动起他们的斗志,然后让他们去死在战场上。
  这对他们也是好事。
  否则他们留在关中,若是想不开对抗朝廷,结果只能是灭族,但如果他们死在收复北都的战场上,那么杨庆就不可能亏待他们的子孙。毕竟他们还是以明臣身份,无论他们是什么性质,秦藩终究是大明的,他们为光复北都而死,一个大明的烈士身份少不了。他们的财产可以保证,以他们的官职追赠甚至追封也少不了,他们的子孙可以顶着烈士之后的头衔享受富贵了。
  就算他们没有死在战场,因为他们已经脱离后方,也没有能力与朝廷对抗了。
  他们想也没用。
  无论他们的亲人还是他们手下士兵的亲人,统统都会因为李过放开大门而落入朝廷手中,这些人不是过去做流寇时候,都已经在关中有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和家业,把这些控制在手剩下就是安抚了。
  他们本身并不难解决。
  他们和自己的地盘结合起来才难解决,他们的根基是各自控制区的那些公社,只要他们离开这些公社,就是没有根的浮萍了,想搞事情都搞不起来,真搞起来也是简单一巴掌拍死而已。不得不说这一次老李是真够意思,他连以后朝廷的顺利接收问题都考虑好了,为了李过这一支算他们李家的血脉,他可以说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对于一个枭雄来说,这真得很难得了,不但要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拱手送上,而且还得为接收者最大限度清除障碍。
  这……
  “你儿子这个侯爵有点低啊!李自成这个秦王就算不世袭,按标准也得一个公爵啊!”
  杨庆感慨道。
  “大帅有五个儿子,只是一个成年的!”
  小侍女弱弱地提醒他。
  “全封爵,一个继承李自成爵位降为秦国公,一个封侯爵,其他统统封伯爵!”
  杨庆很干脆地说。
第四二五章
大明之帝国反击战
  一公一侯三伯……
  其实真算起来也没多少,大明最新版封爵制度规定,公爵一万侯爵五千伯爵两千五百,也就是说总共加起来两万多亩免税田就打发了李家。
  而且还不是良田。
  事实上新的封爵全都是自己开荒。
  而李家献上的就多了。
  他们献上的是整整两个省再加西域原本不属于大明的迪化等地。
  哈密之前曾经归属大明,也就是永乐时候的关西七卫,但迪化或者之前的名字吐鲁番,自始至终都没属于大明过,那里之前是吐鲁番汗国的地盘。明朝对开拓西域始终没有什么太大兴趣,汉唐重视西域是因为丝绸之路的贸易,但明朝有海运,根本看不上这仨瓜俩枣的。
  而且不仅仅是关西,李自成之前还在青海湖一带扩张了些地盘。
  西宁是节度使白旺的,这个原本在河南搞事情的老土匪,带着三千嫡系部属移驻西宁,又收编了当地的旧西宁卫军户们,甚至已经发展到了拥有七千多骑兵。在当地农业不足以养活自己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老土匪的习惯,经常出去劫掠那些牧民,搞得青海湖一带牧民不得不远遁避开他的祸害。
  实际上李自成的节度使们都多多少少有点对外扩张。
  李自成又不给他们粮食。
  同样也不允许他们内部节度使间互相抢掠,更不允许他们抢商道上那些关中的商队,犯他的规矩会遭到顺军精锐暴打的,而且其他节度使也会趁机抢地盘,那么他们除了向外扩张抢高原上牧民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这些老土匪都很能打。
  而且他们和旧卫所将领已经合流。
  不要提起明朝卫所就是一群战斗力渣渣的农奴兵,他们只是被文官体制束缚了凶性,一旦文官体制的封印解除,这些家伙的凶悍也不输于过去的西夏时候。一群在内地百战之余的老土匪,加上一群世代居住西北民风彪悍之地的卫所兵,背后靠着李自成的武器供应,迅速形成一个个半农半牧半民半匪的军事集团,搞得周围牧民苦不堪言。
  但无形中他们也在为大明开拓了更多的疆域。
  现在杨庆只需要接收就行。
  不过事情也没这么简单,因为李自成的计划还不能真正开始,李自成突袭北京的前提,是多尔衮的主力必须投入南线的战场,也就是说这边必须得真打起来,而且必须大打,还得尽可能把多尔衮留守北京的军队全部调出。
  多尔衮当然不可能不在北京留下足够的军队驻守。
  九门提督的兵是不会离开。
  上三旗的满洲护军也就是巴牙喇纛兵们不会离开。
  这些加起来就得两三万了。
  而且北京内城这时候已经全都是旗人了,虽然都是老弱妇孺,但必要时候也能拿起武器,至少目前来看多尔衮拼命搜刮的话,在北京迅速动员起五万防御兵力还是有的。而李自成尽管是十万精锐突袭,但却无法携带重型火炮,最多也就是臼炮,三磅级别的骑兵炮,这些轰北京城墙就扯淡了,他必须得真正血战去攻取。而北京城墙上大炮可不少,而且一旦李自成进攻北京,那么周围的八旗家属也肯定不会坐视,李自成的十万大军还得分出一部分对付他们。
  总之必须得尽可能抽空北京。
  “戏还得演!”
  杨庆说道:“你的人立刻出洛阳,直接向陈州进攻,我会放弃陈州然后留下部分物资,你们继续做出沿陈州南下凤阳的姿态,同时派人去仪封要求建奴联军南下。山东的我军会进攻济南并且越过大清河向北,只要我们双方打起来,多铎必然会进攻卫辉,你们和渡河的建奴继续南下。多尔衮看到兵临淮河的希望,同样会抽调所有能抽调的兵力加强进攻以打开你们之间的粮食补给通道。”
  但这些其实还不够,这些是告诉李过的内容,想要李自成顺利攻取北都还得有一招更狠的。
  李过对这些自然都同意。
  不过对他们内部仍旧保密,李过也不敢保证此时的洛阳会不会有人反对归顺,而且接下来得与清军联合行动,手下人知道了容易泄密,这个合作计划仍旧只有他和杨庆知道。
  紧接着杨庆就离开了。
  而李过的五个儿子,则在第二天按照杨庆的布置,秘密送到了锦衣卫洛阳站,他们是互信的保证,杨庆也不可能真那么相信李自成,这五个可以说他们李家最后血脉的人才是杨庆相信他们的前提。就在杨庆翻越嵩山回到明军防区时候,李过的五个儿子由锦衣卫洛阳站通过他们的秘密渠道送到郑州,六天后他们就已经由杨庆带着返回陈州。这时候张名扬率领近卫第一军骑兵旅和突击步兵旅也已经到达陈州,后面的步兵旅也已经快要到了。
  这次北上真正检验了国道和突击步兵旅结合的进军速度。
  后者几乎和骑兵保持同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