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566

  紧接着黄总兵抬脚把马兵备道踹翻在地,然后一脚踩住抡起巴掌抽了过去,话说他跟马鸣录积怨已久,事实上大明的兵备道和总兵几乎都是仇人,前者的职责就是监察总兵,而且基本上是一对一的监察。可怜马兵备文采自然没的说,但要说战斗力和黄蜚肯定是没法比的,虽然也伸出胳膊想抵挡,因为双方力量上的差距,还是被黄蜚一巴掌抽脸上,后者惨叫一声嘴里的血就涌出来……
  “看看这些阉党,真猖狂啊!”
  不远处一座酒楼上,黄澍看着这一幕愤慨地说。
  他身旁左梦庚默然不语。
  “诛武将,抄文臣,利晋商之财而灭其门,咱们这位皇上一步步这都是谋划好了的啊!那刘泽清虽不能说无辜,但也仅仅是怯战而已,闯逆大军就是北京都挡不住,他那点人增援又能怎样?全军而退至少还能保住淮河天险,陛下踏足淮南即诛之,未免有些太严苛了。
  至于王永吉就完全是冤沉海底了。
  借兵剿寇原本就是最好的办法,若借兵建奴,南北夹击则闯逆可灭,何至于使其荼毒中原,而陛下惑于阉党反以为罪,使王永吉忠臣蒙冤身死诛灭,仁人志士无不扼腕。至于晋商诸家,则完全是构陷了,什么通敌叛国,此辈在扬州与建奴远隔数千里如何可通,此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过是利其财而已!不想仅仅十几年,阉党祸国之事重演,这大明朝又要走到缇骑四出的乱世了!
  这外寇未平内患又起,我大明危矣!”
  黄澍继续感慨着。
  左梦庚还是没有说话。
  “陛下正编练六军十二万京营,之前是没有钱,如今抄了扬州的晋商至少可得近千万,就算不能全都用上也足够把这支大军练成,十二万啊,其中至少五万是在山海关打过仗的。提督操江下属三总兵还有近五万,其中黄蜚所部近半是在战场上直面过建奴铁骑的,甚至还有数千是跟着这个阉党在塔山阻多尔衮的,这可都是真正的精锐。
  淮西还有曹友义所部三万,这可是之前的关宁军。
  陛下将其放到那里目的何在?
  还不是为了防备上游,而上游又是何人?
  南京还有高得捷的三千骑兵,这可是关宁铁骑,吴三桂手下最精锐的,这些人如今完全已经沦为阉党爪牙,除了杨庆和王承恩,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调动,这两人让他们杀谁他们就杀谁。这样算算最多到明年这时候,陛下直属的各军加起来就达二十万,这还不算黄得功所部至少三万,原刘泽清所部三万,刘良佐和高杰与卢九德交好,几乎可以算阉党了,他两部加起来不下十万,这样仅陛下能够调动的堪战之兵就近四十万。
  这还不算其他各地的官军。
  世子,你难道不明白这对宁南伯意味着什么?
  宁南伯的确是忠臣。
  可就算是忠臣,不也还有个岳飞的下场吗?当年的岳飞在哪儿?宁南伯此时所处之地,所处之形势,难道不就是岳飞当年所处?
  陛下惑于阉党,已经不是过去的陛下了,阉党之奸恶也不是那秦桧能比的,看看这个杨庆之恶行,与当年的魏忠贤有何区别?他们能容得下宁南伯?若明年此时,陛下一纸诏书征宁南伯入朝,宁南伯就不怕莫须有?世子就不怕做下一个岳云?咱们愿意做大明忠臣,可也不能坐以待毙,任由阉党祸国啊!”
  黄澍语重心长地说道。
  “黄兄之意呢?”
  左梦庚说道。
  “先下手为强,趁其羽翼未成,宁南伯大军东下清君侧!”
  黄澍说道。
第九十四章
圣主明君的堕落
  左梦庚最终还是一言未发。
  然后在外面晋商们的哭喊声中,宁南伯世子拂袖而去。
  黄澍依然欣赏着街道上的画面。
  他其实是这场清洗的获益者,他是徽州人,家里同样有人在扬州以贩盐为业,不仅仅是他,他身后的江浙士绅们都是获益者,否则就不会有江国茂的首告了,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要鼓动左良玉清君侧。这样的皇帝他们是不喜欢的,今天崇祯可以缺钱抄晋商,明天没了晋商可抄,他再缺钱就得对江浙士绅下手了,事实上也算下过手了,王永吉一家可是他们的一份子,只不过这种针对性抄家不是真正动他们的利益,毕竟崇祯抄王永吉家合理合法。
  刘泽清与他们无关。
  抄刘泽清是江浙士绅欢迎的。
  抄晋商也是他们欢迎的。
  但抄完这些之后,崇祯再想抄家就没有别人了,只能对他们下手,这一点江浙士绅们很清楚,也就是说崇祯的原则不变,他们终究会等来如狼似虎的锦衣卫。
  这不行!
  他们必须得让崇祯清醒一下,让崇祯回到圣主明君的道路上,否则他们就真得换一个皇帝了,不过他们依然不能跳出来直面崇祯,最好的办法就是忽悠左良玉动手,只要左良玉东下清君侧,无论成败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左良玉成功不用说,肯定要来诛阉党将崇祯当傀儡,他们以大义玩平衡,左良玉就算不能成功,他们也可以借此把责任推到杨庆头上逼迫崇祯杀掉这个疯狗。只要没有杨庆这个爪牙,崇祯也就没那么猖狂了,皇帝陛下的膨胀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这个爪牙的强悍战斗力,没有杨庆当打手光王承恩和韩赞周是没用的,说到底这里是南京而不是北京。
  这里是江南士绅们的地盘。
  但他们必须得抢在崇祯完成京营六军的组建之前,如果崇祯手中拥有了这样一支直属军团,再加上曹友义等江北忠于崇祯的各镇,左良玉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自取灭亡的。
  所以他们必须挑拨离间才行。
  至于左良玉会不会干……
  他有的选择吗?
  崇祯组建京营的目的,基本上和赵构收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一样,就是为了避免武将做大威胁他的统治,大明的乱世已经让军头们事实上藩镇化,别说是江北各镇了,就是郑芝龙在福建都形同军阀。而这里面目前来讲唯一能够威胁大明江山的也就左良玉了,任何偏安东南的政权,都不能容忍上游军阀出现,王敦,桓温这些人早就证明了上游军阀的威胁。
  这同样也是赵构弄死岳飞的主要原因。
  无论岳飞忠心不忠心,他处在一个特殊的位置,那么他就必须得被除掉。
  左良玉的位置和岳飞没有区别。
  而左良玉的表现与岳飞对赵构的忠心也不是一个级别。
  岳飞一次次血战把赵构从险境救出,而他却坐视崇祯差一点死在北方,赵构都能毫不犹豫地弄死岳飞,凭什么崇祯不能把他弄死?就凭他割据湖广坐视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恶行?崇祯可是有仇必报,刚一踏足淮南就毫不犹豫地斩杀了刘泽清,左良玉在北京沦陷过程中的表现难道比刘泽清更好?
  崇祯之所以不动手是因为不敢。
  是因为左良玉有数十万大军。
  崇祯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如果京营六军完成就不一样了。
  那时候他只需要一纸诏书征左良玉入朝就行,就像当年赵构对付岳飞一样先调离所部,然后分化瓦解摆平那些部将,当一切都完成,剩下只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不用莫须有,对付岳飞得莫须有,对付左良玉那有一堆的罪名可以随便选用,没了兵权的左良玉还能怎么样?
  引颈就戮呗!
  如果不想这种事情也很简单。
  先下手为强呗!岳飞要是能够先下手为强,那也就不会父子蒙冤了!
  当然,那样他也就不是武圣了!
  但左良玉估计不会想当武圣的,那么他需要的只是抢在崇祯的布局完成之前动手,在东林群贤帮助下起兵清君侧,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捣南京。
  剩下的就看他本事了!
  “成王败寇!”
  黄澍冷笑着说道。
  杨庆当然不会知道,已经有人对他的暴行忍无可忍,开始鼓动忠义之士起兵清君侧了。
  他抄家正抄得酣畅淋漓呢!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里,他就根本没离开扬州,和黄蜚所部很干脆地关闭扬州所有城门,然后在那些徽商提供的帮凶指引下抄晋商,不过仍旧只限于盐商和粮商,茶商丝绸商之类都不动。他必须控制对经济造成的影响,盐商基本上都是些世袭的官商寄生虫,这些人的清洗对经济造成影响有限,而且徽商会迅速接管他们的市场,毕竟这个市场也就是长江中下游这一点。
  而且还有着发达的交通。
  但直通西域的丝绸和茶叶贸易还是离不开晋商的,毕竟徽商不可能赶着驮队一直走到俄国。
  实际上明末真要说对晋商进行彻底清洗也是不行的。
  那会对经济造成严重伤害。
  这些家伙掌控着丝绸之路和蒙古草原的所有贸易,虽然他们走私粮食和钢铁给咱大清,但必须得明白他们卖的其实绝大多数是茶叶,那些赶着驼队辗转万里的西北商人们维持着亚洲内陆,甚至欧亚大陆的东西方陆上贸易,江南无数人要依靠他们吃饭,他们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光盐商也足够了。
  毕竟最有钱的就是这些盐业蛀虫们。
  在持续了一个月的大抄家中,杨庆和黄蜚给崇祯以极快的速度聚敛了超过一千万两白银,至于他们和韩赞周等人瓜分的就不用提了,事实上后者的和崇祯的没有区别,这些内臣的财富和皇帝的没有区别。皇帝要抄大臣的家需要罪名,但拿走太监的财富只需要一句话,就像魏忠贤都九千岁了,崇祯一句话什么也就都没有了,所以杨庆分给他们与分给崇祯也没区别。
  实际上这一次也抄了一个太监。
  原本总理盐务的大太监杨显名被韩赞周亲自拿下。
  这个家伙的财产有多少杨庆都不知道,反正老杨被赐死,而财产全都进了内库。
  这一千万里面不光是单纯抄出来的金银珠宝,另外还有拍卖晋商店铺和房产的,甚至包括他们的田产,他们的船队,他们的奴仆,总之除了他们家族的人被郑芝龙的船运往海南岛外,其他一切统统拍卖,由杨庆亲自主持,原本韩赞周还想争一下拍卖权,但杨庆就像机枪一样喷出各种拍卖的花招后,他很明智地放弃了这件明显金光闪闪的好事……
  他都根本听不懂啊!
  不过好像真得很厉害的样子啊!
  然后徽商,浙商,闽商等南方商团就像嗜血的鲨鱼般,从各地蜂拥而至瓜分晋商的尸体。
  就连郑森都买下了超过五十万两的资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