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1900


他直接否决。
原因就两個,一个是运输成本太大,让人去运输粮食,一百担粮食可以送到十担,算上江宁郡地势险峻,以及有洪灾影响,送到五担完全没问题。
可如果利用大夏龙舟去运输,那就是十倍耗损,而且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
龙舟,是大夏王朝的国器,唯有王朝才能打造出龙舟出来。
一艘龙舟,可装两万人,并且日行万里。
大夏王朝只有十三艘龙舟,关键时刻这十三艘龙舟,可调遣二十六万铁骑征战,横推一切。
是国之重器。
打造一艘龙舟是天文数字,而且龙舟运行则需要极为珍贵的灵晶,这东西不是货币,而是稀有矿物,只能在地下挖掘,极其难得。
说难听点,这玩意用一次少一次。
所以动用龙舟赈灾,成本太大,也担心有人损坏龙舟。
户部尚书这番言论,倒也没错。
只是听起来令人不舒服。
“何尚书,若按照您的意思,是否是说钱比人贵?”
“动用龙舟,消耗巨大,我能理解,可江宁郡百姓难道就不管不顾吗?”
新的声音响起。
是一位儒臣。
大夏王朝有三种官员,一种是文官,就是六部等等,一种是御史,专门举荐,还有一种就是儒臣。
儒臣没有任何权力,但他们可以上达天听,那个大臣说的话不行,他们就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那个大臣有问题,他们也可以说出自己的意见。
甚至皇帝有问题,他们也可以直言不讳。
但必须要大臣或者皇帝做了某件事情,他们才可以说,私生活上面就轮不到儒臣来管。
而是御史弹劾。
相当于是分化了御史的权力,主要原因还是御史有时候也怕得罪人。
直言不讳的御史不是没有,可往往下场很惨,毕竟你天天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有一天你弹劾到皇帝了,那你基本上可以回家了。
你一回来,其他人会不会选择报复你呢?答案显而易见。
儒臣就不一样,他们是读书人,桃李满天下,有时候即便是说错话,或者是把人得罪死了,罢官回家继续教书不就得了。
敢动这帮人?文人清流一脉不把你祖宗十八代怼一遍算伱赢。
听着儒臣所言。
何言面不改色道。
“百姓自然重要。”
“但吏部尚书所言,不切实际。”
何言开口,依旧坚定自己的想法。
为啥?
因为他是户部尚书啊,国库在他手中,有多少银子他心里清楚,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他心里也清楚。
赈灾救民是大事,这没话可说,之前拨款一分没少。
可现在要用十倍以上的代价去赈灾,国库吃的消吗?
往后遇到事,没有银子咋办?
到时候来一句,国库怎么没银子啊?去哪里了啊?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反正他不同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19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