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第1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9/1272


而樊卿和雍娥则是认真的欣赏着刘安的文章。
“哇,他写的真好啊!”
“小马渡河这个写的最好!”
“不,还是这个乌鸦反哺写的最好!”
厚德殿内,几个人激烈的探讨了起来。
刘安这一天住在了长乐宫,整整一晚,都没能入眠。
次日,他刚起床外出,就遇到了前来带他去厚德殿的吕禄。
看着满脸堆笑的吕禄,刘安清了清嗓子,急忙也摆出了笑容,“仲父啊,我跟阿父已经约定好,傍晚去找他我先去上课,免得耽误了学业.”
可惜,面前这位不靠谱的仲父,唯一的优点就很听刘长的话。
吕禄急忙拦住要离开的刘安,笑呵呵的说道:“太子不必担心,王公和司马公那里,陛下都已经为您请过假了,您不必担心他们都知道您要为陛下编写教材,都很开心,还说让你安心去写,不必担心学业,还非索要了一篇原文来看.”
刘安的脸色逐渐绝望。
“可我只是代笔啊”
“殿下不知道,陛下感与您的孝心,已经将这件事告诉了大臣,说绝对不会抢占殿下的功劳。”
刘安神色呆滞的出现在了刘长的面前,此刻的他,已经丧失了全部反抗的斗志。
彻底沦落为了刘长手里的笔。
刘长说什么,他就写什么,各种在刘安看来荒诞滑稽愚蠢简陋的文章,不断的在他手里成型,这对一个整日研究宇宙本质的准大佬来说,写这样的文章,简直就是灵魂上的一种折磨。历史上的刘安,严格的来说,他的学问是属于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范畴,当然也算文学家,可文学只是辅助工具而已。
在写了一大堆的童话和睡前故事后,刘安总算是解脱了。
他一共为刘长编写出了三十多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刘长编造,刘安书写。
是属于双方的强强联合,虽然刘安不这么想。
很快,周昌就出现在了厚德殿里,看着刘长手里那厚厚的纸张,尽管不相信陛下能写出什么好东西,可还是决定认真的观看,跟着周昌一同前来的,还有陆贾和一大群负责编写教材的学者们,这些人或是大臣,或是大家。这次他们聚集起来,就是看看陛下这教材如何,若是不行,他们就要将自己编写的那封交给陛下来看看了。
他们对自己编写的那一套还是很满意的,他们所编写的教材里,包括了百家之精髓,意义深刻,格外奥妙。
这是他们这些大家用了很长时日商谈编写出来的,当然,他们也考虑到了启蒙的受众,因此特意朝着简单的方向走,大概就跟刘安最开始写的那篇差不多,他们觉得很简单好懂,实际上还是囊括了百家之学说。
说起来,总体还是咬文嚼字。
众人并不觉得陛下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他们也听说了,太子参与进来了,太子这个人确实有文化,大家都知道,可问题是太子年幼,也不可能是这么多大贤的对手啊。
可当他们兴冲冲的拿起了教材,开始翻阅的时候,他们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
这特么的是什么玩意啊???
刘长开辟了一个新的体系,在他之前,文章大多是以厚重高雅而主的,而刘长的这套教材,通俗到了极点,那言语仿佛就是乡野里百姓的对话,甚至还出现了鸟跟其母交谈,相拥而泣之类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即使要扯东西为自己所用,也不会将动物拟人化,牲畜就是牲畜,人就是人,岂能相提并论呢?
这极度粗俗的对话,语言,乃至整个文章的叙事结构,直接看呆了这群大贤。
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
大汉目前最流行的是论,赋也可以。
比如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贵粟论》,刘长这种东西,怎么说呢,别说流行了,在群贤的眼里简直就是胡闹。
尽管还是采取了文言的形式,可大量的口头语,就像是后来的文言文遇到了白话文一样,令人震撼,就是将《三国演义》这类放在汉朝,那也是粗俗不堪的,毕竟传统意义上的是从魏晋开始起步,就是曹操所写的那些诗,放在西汉初同样是粗鄙不堪,只有诗经那类的诗才是真正的诗。
群贤们都沉默了。
就在此刻,周昌却不由得点着头。
“好,好啊,简单易懂,妙趣横生,作为孩童启蒙,最是合适!最重要的是这种形式,整个县学,都可以采用啊!”
陆贾却迟疑了起来,陷入两难之中。
而其余的群贤,则大多抵触。
“不可!天下学问,以百家言之,这文中之事,无百家之言,粗俗不堪.更类家之街谈巷语,道听途说”
要不是因为刘长,他们肯定是要说出最难听的话,只是因为刘长和刘安的面子,他们方才忍住了心里的鄙夷,在百家之中,有个家,这个学派倒也不是专门写的,他们负责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而他们在百家里的地位很低很低,难等大雅之堂,连农家都比他们要高好几个档次。
也并非是所有的大贤都反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9/12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