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之狐第1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0/3127


他一边哼着歌一边起身往回走,然后就看到了目瞪口呆的儿子小马修。
最初的错愕之后,他皱起眉头:“你什么时候出来的?”
小马修回过神来,揶揄道:“爸,我全都听到了,老实说你唱歌和胡有的一比了我听俱乐部里的人说胡唱歌可难听了!”
大卫米勒使劲瞪了儿子一眼:“你这是对我们球队夺冠英雄的态度吗!”
小马修瞪大了眼睛:“不是吧?爸爸,不是吧?当初是谁说他只是来卖球衣的?!”
大卫米勒深呼吸一口气,然后咬牙道:“如果你今天不想自己走路去训练,那就最好闭嘴!”
小马修见好就收,连忙拉开后排座的车门,把自己和运动包一起扔了进去:“爸爸最好了!”
大卫米勒站在车外,看到儿子这样子,又被气笑了,决定不和自己的儿子计较。
他也拉开主驾驶门钻入汽车,将车子发动之后驶向了利兹城的青训基地。
在路上他们看到很多辆形形色色的汽车,它们牌子不同、型号不同、价钱不同、档次也不同但却又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车身外面都贴着与利兹城夺冠有关的拉花贴纸。
而当这样的车子相遇时,两辆车就会互相鸣笛:“嘀嘀!”前进!
“叭叭!”利兹!
这是属于利兹城球迷们的暗号,只要你按了两下喇叭,得到对方两声回应,大家就都是同路人。
接着开车的人会心一笑擦肩而过,各自开走。
这一路大卫米勒不知道按了多少次喇叭,和多少名利兹城球迷隔空交流他甚至还看到路边有人拿起手机冲自己的车子拍照,他知道那一定是他驾驶门外的拉花贴纸吸引了那些人的注意。
于是他把车窗摇下来,非常骄傲地向那些人竖起大拇指。然后他这个动作表情就和拉花贴纸一起被人记录了下来
“哇!”坐在后排座低头看手机的小马修突然惊呼起来,“竟然有人真的在赛季开始之前就买了利兹城夺冠!那个时候的赔率可是一赔五千啊!这个中奖的卡车司机却说他还要继续开卡车真是疯了,我要是有这么多钱,我肯定就不上学了”
“嗯?”前面传来父亲的重哼。
“不是,我是说,我要是赢了这么多钱,肯定就给爸爸你换一辆车了!一赔五千,他花了两百英镑下注,现在可就是一百万啊!爸爸,你作为一个铁杆利兹城球迷,为什么当初没有想着去下一注?”
“当时谁能想到利兹城能夺冠?”大卫米勒哼道。
“这个尼尔穆林也没想到。”小马修指着自己的手机说,“他接受采访时说下注也只是为了表达他对球队的支持。爸爸你瞧人家对俱乐部的爱”
“闭嘴!”
小马修咧咧嘴,然后把目光投向车窗外,接着又哇的一声:“红辣椒里好多人!”
王昊熙、裴育和宋星河三个人仰头望着悬在墙上的饭店招牌。
“红辣椒!”王昊熙兴奋地说道。“中国足球圣地巡礼!et&039;s
go!”
他大手一挥,带头往里走。
跟在后面的宋星河吐槽道:“什么中国足球圣地巡礼,分明是他想找借口来吃红辣椒!”
裴育笑呵呵:“用吃中餐的方式来纪念中国球员的第一个英超冠军我觉得没毛病啊!”
三个人走进餐厅,然后集体“哇”了一声。
餐厅里已经几乎人满为患,人声鼎沸。
服务员不得不跑起来为客人们服务,这样才不会让满餐厅的客人们觉得他们被怠慢了。
而且放眼望去,有很多人并不是王昊熙他们这样的东方面孔,而是土生土长的利兹本地人。
“我倒是知道红辣椒在利兹城本地人心目中地位也不低可以前来吃时也没见过同时有这么多老外啊!”王昊熙目瞪口呆。
宋星河在他身边说道:“老王你为什么要来红辣椒吃饭,那他们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正说着,有服务员从他们身边经过,瞥了他们一眼之后说道:“抱歉满座了,要不你们去外面排一下队?”
说完便不再理会三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留学生,小跑向后厨。
王昊熙和宋星河、裴育三个人还是退了出来,站在门口自觉排队。在他们身后很快就多出来了一些人,与他们一起排队。
“算了,我们仨先合张影。”王昊熙掏出手机,示意两位室友凑过来,向他靠拢,然后他们以身后头顶上方的红辣椒餐厅招牌为背景,拍下了这张合影。
接着王昊熙低头在手机上一番操作,发了条朋友圈和微博出去:
“中国足球圣地巡礼:利兹城庆功宴指定餐厅红辣椒!”
“在昨天夺冠庆祝游行结束之后,利兹城全队很快就又出现在了红辣椒餐厅,这已经是他们连续在两个赛季结束之后全队集体去红辣椒用餐了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否是利兹城球队的什么新传统
“当然在聚餐结束之后,胡接受我们采访时澄清这只是他和主教练克拉克之间的一个小赌局在赛季之前,克拉克曾经和他打赌,如果他能够拿到赛季最佳射手,就请他吃一顿红辣椒但不知道怎么的,这个消息被走漏了风声,于是本来只请他一个人的,就演变成了请全队
“不过我倒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集体活动。每个赛季之后由主教练自掏腰包请全体球员聚餐可以凝聚人心,提振士气,也能增进球员和教练之间的关系,让双方能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配合的更好虽然我们之前猜错了,但我觉得或许利兹城真的可以很认真考虑一下把这件事情当做是球队的一项传统,坚持下去
“毕竟有一件事情已经成为了利兹城如今的传统当初那个在胡加盟仪式上和他比拼颠球的熊猫人偶。自从胡加盟之后,每次利兹城主场比赛,这个熊猫人偶都会出现在场边,又蹦又跳地为球队加油助威。久而久之,利兹城球迷们习惯了有这么一个憨态可掬的人偶在场边,甚至还有不少球迷认为正是这只熊猫人偶给球队带来了好运,让球队总能赢得比赛于是本来是一个商业行为便自然而然地成了俱乐部的一项新传统
“所以现在为什么在赛季结束之后球队集体去红辣椒用餐不能变成新传统呢?不管最开始是出于什么目的,当一件事情被重复许多次之后,传统便建立了起来。就像是纽约人的圣诞节传统吃中餐一样,最开始也不过是因为纽约的犹太人不过圣诞节,但在那一天街上的餐厅却大多歇业,只有中餐馆开着。于是他们在圣诞节那一天只能选择去中餐馆吃饭当这一幕年年圣诞节都重复上演之后,就从一个人、一个家庭的习惯变成了一群人,一座城市的传统。
“之前没有传统又怎么样?现在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传统就是了。就像利兹城过去的历史,乏善可陈,白纸一样。但他们现在却拥有了英超冠军!也许若干年后,这个冠军就会是利兹城冠军传统的开始呢?”
利兹城市报记者贾森洛维专栏章一个传统的诞生
===第两百七十九章
国家队集训名单===
周胜海看了一眼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广告,又回头看向儿子卧室方向,然后他起身走过去敲了敲开着的门:“你不看集训名单的发布会?”
“有什么好看的?又没我”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周子经头也不回的说道。
“前两轮的时候,施无垠不是来现场看你们和蓝月的山海德比吗?”
“说不定施指导是来考察我们队孙哥和蓝月那边球员的呢?”
“孙荣是国家队替补门将,这有什么好考察的?再说你这赛季在水手踢得不挺好的,怎么可能会没你?”
听见爸爸这么说,周子经终于放下手机,翻身坐起来看着他:“爸,这可是世界杯集训名单啊。你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这个名单的名额打破了头?是,我这赛季在中超进了三个球,还有三次助攻,数据看着还行吧但那又怎么样?”
他两手一摊。
“我们队的江队,老国脚了。为了能够参加世界杯,都到处求人托关系,就为了能够让自己重回国家队爸你知道这个世界杯参赛名额有多少人盯着吗?哪儿轮得我啊”
周子经长叹一声,又翻身躺下,继续拿起手机打游戏。
看他这副样子,周胜海摇了摇头,不再继续劝说,转身又坐回客厅的沙发上,继续看电视里关于中国国家队世界杯集训名单的发布仪式。
广告已经结束,画面切回到了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同时也是央视著名足球解说员贺峰激动地说道:“观众朋友们,欢迎来到中国国家队世界杯集训名单发布会现场!今天,我们将在首都公布三十人的世界杯集训名单通过集训,这三十人中将诞生最终二十三位球员,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世界杯”
卧室里侧躺在床上打游戏的周子经把手机音量调至静音,然后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势,偷偷竖起了耳朵。
“关于国家队的这份集训名单,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也充分说明了足球运动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国家队教练组本着专业负责的态度制订了这份集训名单”
电视机里贺峰还在向观众们介绍着关于本次集训名单的相关情况。
但电视机前的夏小宇妈妈却坐立不安:“哎呀,废话那么多呢?赶紧公布名单啊!”
旁边的丈夫没说话,但看表情同样也很迫不及待。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儿子夏小宇是不是会入选集训名单,这些天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信誓旦旦说夏小宇肯定能进集训名单,他这两个半赛季在闪星踢的都不错,发挥稳定,进步飞快,凭什么不能去世界杯集训队?
也有人说中国足球那么多资历比他老的、名气比他大的大佬们为了去打世界杯争破了头,怎么可能轮得着年纪轻轻的夏小宇?说句不好听的,夏小宇就算这次没去成,以后还有机会。可那些老将呢?这辈子恐怕就这一次机会了
为人父母,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去参加世界杯,于是才守在电视机前收看集训名单发布仪式。
“这还不如直接发个新闻,给出一份名单来呢搞什么发布仪式,花里胡哨!八成是足协想方设法要赚广告费吧!”
夏小宇妈妈嘟囔道,话音刚落,贺峰的介绍完毕,电视直播切入了一段广告。
“你看看,你看看!”她急得指着电视机屏幕的手都在抖。
“小宇!你不看集训名单发布吗!?”王光伟站在客厅里,手里拿着投影仪和电视盒子的遥控器,扯着嗓子向楼上喊。
很快夏小宇从楼上跑下来,但没有彻底走到客厅里,只是站在楼梯拐角处,远远地对王光伟解释:“不看了,王哥。反正没我。”
说完他就准备转身回去,但却被从楼上下来的张清欢搂住了脖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呗,身为国奥队的一员,关心中国足球的大事,也是你的职责。”
说完他就这样搂着夏小宇从楼梯上下来,同时对王光伟说:“老王开电视。”
森川淳平也跟着下来,并且劝夏小宇:“小宇,要时刻抱有希望,相信总有美好的事情会发生!”
接着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如果不幸没有入选,那就把这次的挫折当做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说着四个人已经在投影面前的沙发上坐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0/31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