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之狐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3127


一个球五千,他进十个球,欠宋胖子的那五万块钱不就还上了吗?再进七十个球,连家里为了让他去东川中学所借的三十五万择校费也可以还清了……
现在想想,还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啊……竟然没想到第一次出场来的这么快,第一个进球也来的这么快!
下次谈合同老子一定狮子大开口!
※※※
当球员们都在为了赢球拿到三分,和会拿到赢球奖金而兴高采烈的时候,赵康明和陈墨两个人也在为这场球对的胜利,以及胡莱的表现感到高兴。
“我是真没想到胡莱这小子上场就能进球,这小子进步也太快了……”
赵康明笑呵呵地说:“我觉得以后这小子还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呢。”
“说实话,老赵。我之前是有一种‘施恩者’心态的,总觉得是我们帮了胡莱。但我现在觉得,可能是胡莱帮了我们也不一定呢……”陈墨感慨道完又问赵康明:“下一场比赛让胡莱首发吗?”
赵康明摇头:“不,还是让赖泽凯首发,然后视情况让胡莱上场。胡莱是有天赋的,也有能力,作为他的教练,不能只看短期利益,更要注重他长期的发展,我们要把他的路给他尽量铺好铺平一些,让他走起来没那么费劲。要不然我们干嘛要把他从海神带过来啊?”
陈墨点点头,对赵康明的做法表示同意。
他回头看了看机舱里的球员们,脸上带着笑意:“好像有很久都没看到大家这么高兴一样了……但其实我们也只是两轮没赢球而已。”
※※※
陈建宇坐在机场后排,作为随队记者,他当然是要和球队一起去客场比赛,也一起返回锦城。
他周围坐着其他的乘客,这里面既有随队出征的客队球迷,也有普通旅客。
闪星还没有财大气粗到包机打客场的地步,别说闪星了,就算是中超,也没几支球队能够享受得起包机服务的。
现在其实已经快晚上十二点了,机场不少乘客实在是抵御不住疲倦的侵袭,昏昏睡去。
但在客舱的前半部,还是偶尔会有球员们的谈笑声穿透飞机轰鸣传到陈建宇这边——实际上陈建宇跟着球队南征北战、东奔西跑,也没少坐过这种深夜才到锦城的航班。本赛季有很多次这种航班,球员们上飞机很快就会睡着,和普通旅客一样。能像今天这么兴奋的时候实在不多。
这样虽然有些打扰了其他同行乘客,但陈建宇却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今天这场胜利对于如今的闪星来说太及时了。
降级区的三支球队今天全都没赢,有两支输了球,有一支打平,闪星的胜利帮助他们又远离了降级区一点,这对于球队保级是有利的。
赢下这场比赛之后,闪星的联赛排名也从上一轮的第十四一下子窜到了第十二。也是因为这场比赛是两支排名相邻的球队之间的对决,所以闪星赢了昆阳城市,不仅让自己多了三分,同时也让对手少了三分,这么一算,就是一场价值六分的胜利。
他利用从山海飞回锦城的时间,在飞机上抓紧时间写稿子。
这稿子明天一早就要出现在早报上,所以今天后半夜就必须提交上去进行审核、排版,明天凌晨被送进印刷厂,然后等绝大多数市民都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一捆捆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就会被卡车一车车从印刷厂拉到报社门口,然后再交给各个网点的配送员……通过这一条条毛细血管,最终让广大市民们在去上班的时候顺便买一份报纸,就能看到闪星终于赢球的好消息。
他虽然是安东卫视体育频道栏目组的记者,但他同时也给本地报纸供稿。
除了比赛战报,他还要写记者手札,算是一种评述性的文章。
比赛战报早就写好了,只是客观复述比赛进程而已。
记者手札或者说是现场观球日记就不一样了,是从自己的第一人称视角出发来看待这场比赛,里面要加入大量的主观想法,自己是怎么看待闪星这场胜利的,自己对闪星接下来的比赛有什么展望和期待,对球员、教练的表现他又有什么看法……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中每一个他都可以单独摘出来做选题写一篇文章,对于自身体育记者的陈建宇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选择哪一个话题,这很重要。
从高铁上到飞机上,他笔记本电脑开了关、关了开,文档上却没多少内容。
他一直在犹豫一件事情:
这期的主题要不要写那个胡莱。
按理说,一个新人,联赛首秀就取得进球,这简直太有话题性了。写出来肯定引起大家的关注,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况且全场唯一进球的球员你不写,你还想写啥?
但陈建宇却又担心自己这么写了之后,在给胡莱带来巨大关注的同时也带来更大的压力。
这个十九岁的年轻球员,是否做好了准备一球成名?
在他丰富的记者生涯中,他见过不少一闪即逝的流星,他不确定胡莱是否会成为那些划过天空的流星其中之一,短暂闪耀后就陨落消失不见。
以前每次中国足坛出现一名天才,媒体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一拥而上。各种美誉就跟不要钱一样,拼命朝着天才球员脑袋上扣。“中国足球的希望”这种形容是最常见的,似乎中国足球只要有这么一个天才,就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一流强队了一样。
在炒起球员名气,引来更多关注目光之后。他们又开始炒作球员每一个争议点,继续博眼球。
至于这么做会给球员本身带来什么,他们毫不在意,甚至还以“中国足球的捍卫者”自居。
炒作中国球员堪比世界球星的是他们,骂中国球员是“白斩鸡”的还是他们。说某某球员是中国足球希望的是他们,骂同一个球员给中国足球丢了脸面的也是他们……
总之他们手握舆论大权,在把中国足球捧上云端和打入地狱之间反复横跳,引导着球迷们的情绪,也决定了球员的生死。
当初的张清欢不就是那样吗?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出道之时有多么光彩夺目,现在就有多臭名昭著……
陈建宇不想和这种媒体人同流合污,也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力量强行造星。
胡莱的联赛首秀表演确实堪称完美,但越是这样陈建宇就越觉得需要谨慎一些,他可不想自己亲手打造一个天才横空出世的戏码之后,再眼看着这个天才楼塌了。
想了想,陈建宇还是决定就写胡莱,但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有太强的煽动性,尽量保持冷静平和,甚至略显冷淡,这样的文风会让他的文章显得更高级一些,同时他认为这也算是对胡莱这样年轻人的一种保护。
厘清思路之后,陈建宇运指如飞,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敲击起来。
当机舱广播提醒旅客们距离下降还有半个小时,请乘客们关闭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电源,或者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的时候,客舱灯光也随之调亮。
陈建宇这才在笔记本键盘上敲下最后几个字。
“……胡莱高高跃起再落下,空中转体一百八十度,正好把他球衣背后的号码和名字展现在了摄像机镜头中。这就像是一场宣示,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大家都认识他,知道他的名字。每一个进入职业足球的年轻人都憧憬着一球成名的好戏,但也要小心啊,年轻人,看似是命运的垂青和馈赠,其实都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迅速扫了一遍自己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没有错别字,他这才满意地按下了保存键。
===第十九章
这是为什么呢===
在锦城的地铁站出入口,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在将手中的报纸递给每一个从她身边经过的人,有人无动于衷从她面前走过,有人抬起手轻轻摇摆拒绝,但也有人接过了这免费赠送的报纸,然后夹在腋下走进了地铁站。
不过去拿报纸的人是少数,更多人一边走一边低头看着手机,当今社会,报纸生存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就算是传统报社,也开通了更适应这个时代的手机应用。
但总是会有一些人不愿意跟上时代,或者更喜欢享受纸质阅读所带给他的快感。
在拥挤的早高峰地铁车厢中,人挤人的情况下,只有极少数坐着的人才有条件打开报纸看看新闻,打发时间。
更多的人都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机。
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抬头望着地铁车厢里的多媒体电视。
打开报纸的乘客很快就在醒目位置看到了胡莱进球之后庆祝的那张照片。
上面是非常显眼的标题:“闪星终结两轮不胜,客场击败昆阳城市!”
副标题字要小一些,但也清清楚楚:“十九岁小将替补登场,奉献职业生涯首秀首球”
接着他似乎心有所感,抬起头来,正好看到地铁车厢的多媒体电视中出现了昨天中甲比赛的集锦视频。
屏幕下方的字幕告诉他,进球的年轻球员名叫胡莱。
但地铁车厢里太吵了,听不清楚电视新闻中的声音。
不过这不重要,因为他通过视频看到了闪星这个制胜球是怎么打进的。那个中后卫竟然冒顶了,冒顶就不说了,还把足球直接蹭到了闪星三十三号的脚下,这孩子运气也太好了吧?
他看完胡莱这个进球的全过程之后,低头盯着自己手中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关于这场比赛的报道。
这一幕不仅仅发生在拥挤的地铁车厢中,也发生在无数公交车上、人行道上、电梯里。
有人是通过传统的报纸,有人通过多媒体电视新闻,有人则通过自己的手机。
那些平时并不怎么关注足球的人,也因此知道了胡莱的名字。
就算陈建宇再怎么克制低调,一个十九岁少年职业生涯初次登场就取得了进球,帮助所在球队取得胜利,终结两轮不胜……这事儿本身都足够传奇了。
不仅是线下,网上也形成了讨论。
在那些去上班上学的人群中,不知道多少“低头族”们其实是用手机在关注胡莱呢……
陈建宇希望不要给胡莱带来太大的压力,希望胡莱一球成名的影响力小一些。
但这就是他的一厢情愿了。
随着秦林的回归,关注闪星的人越来越多,拥有如此梦幻剧本的胡莱怎么可能不引人注目呢?
※※※
董文放下电话,他刚刚结束了和方鑫杰的经纪人的通话。
在这次通话中,方鑫杰的经纪人仍然要求两百六十万的年薪不松口。
董文当然知道他为什么如此有恃无恐,球队在进攻上确实遇到了麻烦,但他也没有就这么答应对方的要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31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