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之狐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3127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掌声夹杂闪星球员们的欢呼和口哨声。
“最佳射手胡莱!”
又是掌声、欢呼和口哨声。
“最佳球员还是胡莱!!”
掌声、欢呼声、口哨声以及哄笑声。
之所以哄笑是因为四个奖杯,胡莱双手已经拿不下了,他只能一股脑抱在胸前。
美丽的女主持人把话筒递到他嘴边:“怎么样,发表一下得奖感言吧?”
胡莱问:“一个奖的还是四个奖的得奖感言?”
主持人都愣住了,没想到胡莱这么不客气的,台下则哄堂大笑。
“四合一的!”还好主持人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马上反应过来,幽默地化解了她刚才愣神的尴尬。
胡莱就这么抱着四座奖杯,很认真地说道:“我就想在这里感谢我的队友和教练,感谢闪星俱乐部。作为一个只会进球的前锋,没有你们,那我什么都不是。我感谢赵指导把我从海神俱乐部带过来”
台下的陈墨对赵康明嘀咕道:“还好他没说谢天谢地谢海神,也没说谢谢孙赫”
赵康明闻言乐了。
“我也感谢闪星俱乐部的董总,是董总签下了我。”
董坐在位置上,拿着刚刚领取的最佳经理人奖杯,面微笑地注视着台上的胡莱。
他曾以为签下秦林是自己最得意的引援。
但现在看来,同意赵康明的推荐,签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海神青年队球员恐怕才是他担任闪星俱乐部总经理一职以来最得意的手笔。
许多年之后,当胡莱功成名就之时,人们探访他职业生涯的开端,一定不会漏过自己的名字。
“我还要感谢我在俱乐部的每一个队友和教练们,但很抱歉我没法在这里一一念出他们的名字,不是因为我感谢的心不够诚,而是因为我怕全念出来了会被骂水”
短短几句话,台下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台上的女主持人笑的差点连话筒都拿不住了。
“最后”等笑声渐息,胡莱说道,“我还要感谢我的妈妈和爸爸。我小时候我爸不让我踢球,那个时候我不理解为什么,后来直到我决定去踢职业足球,才知道了原因”
听见胡莱说到这个,之前还乐不可支的人们都逐渐没了声音,认真地看着他。
大家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女主持人脸上的微笑也随之消失,紧抿着嘴唇为胡莱拿话筒,做认真聆听状。
“在我打算去踢球的时候,我和我爸大吵了一架。他告诉了我职业足球的残酷性,用他自己做例子”
电视机前,谢兰指着屏幕对胡立新说:“他可把什么都抖落出来了啊。”
胡立新哼了一声:“我又没办法去捂他的嘴。”
谢兰笑了。
“我从我爸身上充分了解到了职业足球的残酷。我爸当时可能希望把我吓住,但我还是去了。我没有抱着那种踢职业足球赚大钱,从此吃香的喝辣的,开跑车住豪宅的想法去踢职业足球,我知道这一行里有多少陷阱和危险,我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警惕心而这一切都是我爸教给我的。网上有人说我爸是一个oser,嘲笑他是个失败者”
谢兰偷偷瞄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发现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她就在心里想,儿子你这张破嘴怎么什么话都说?这可是在电视直播着呢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但是我要说”胡莱突然一下子提高了音量,大声说道,“那又怎样?我爸再失败,那也是我爸。而失败是成功他爸!”
“好!胡莱牛逼!!”台下的张清欢大声喊了起来。
在他旁边是拼命拍巴掌的王光伟和陈星佚。
还有更多的人热烈鼓掌起来。
捧着四座奖杯的胡莱站在舞台中央,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弯腰低头向大家鞠躬,再起身时,他笑容无比灿烂。
第二卷星星之火完
ps,这章是自动更新,等我起床之后会有一个第二卷总结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创作思路。
===第二卷总结===
第二卷写完了,我用word的字数统计看了一下,八十六万四千字。
比第一卷多了点。
这个结尾是我在写到这一章的最后部分时才想到的。
关于这一卷要怎么结尾的问题,我和我老婆聊了一下,本来想好了一个场景的。
但是具体章节写着写着,我觉得在这里结尾会比较好。
于是就在这里结尾了。
用了一场颁奖典礼,用一个感谢致词。
毕竟对于胡莱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也是对他过去足球生涯的一个总结。
在继续前进之前,要把以前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要把大家原本所背负的包袱放下来。只有这样,脚步才能轻盈有力,才能走得更快更好。
所以我选择了颁奖典礼这个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做本卷结尾。
有的时候,写书就是这样,当你开始写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意向,很多东西都是写着写着才从脑子里冒出来的——当然,有没有那些一开始就把所有东西都盘算好的作者?肯定有,但我不是那样的人。
我是一个不擅长写大纲,也不写细纲的作者,很多时候让我写细纲我会觉得这书压根儿写不下去。但让我直接开始写正文,很多时候我反而会被脑子里突然蹦出来的内容所打动。
第二卷主要内容是胡莱职业生涯的前两个赛季,是他职业足球生涯的开端,但主线是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一点是在我开始写第二卷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
足协杯决赛替父报仇这个情节在我还没写到第二卷的时候就在脑子里逐渐成型的,所以在那之前我就已经把那一章的章节名都想好了,就用刺猬乐队的那首歌的歌词。
因为实在是太契合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老一辈的恩怨情仇,在这里被年轻人解决了。
不管是功成名就之辈,还是碌碌无为之辈,老一辈的人总归是会老去的,他们的那些事情也会随着年龄而一起老去。
正如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一代人,哪怕是这个社会主流的一代人,也终究会老去的,伴随着他们一起老去的,是他们这一代人所坚持的那些所谓社会主流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处事原则……
很多东西,都会变老,变得不再重要,变得烟消云散。
而年轻人,那些老一辈人所瞧不起的年轻人会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社会的主流,年轻人的行事准则、思考方式会逐渐取代老去的那一代人。
就这么一代又一代,循环往复更迭。
整个社会才会因此而进步。
否则不管老一代人多么强大多么正确,如果永远不会变老,这个世界还怎么继续前进呢?
我把这个道理用一场足球比赛,用胡莱的倒钩绝杀进球象征化了。
胡立新这个父亲一直以来都是以我是你爸爸的心态自居,总觉得胡莱还是他儿子,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哪怕他的儿子已经是一个拥有不少粉丝的明星,在职业足坛取得一定成就的成年人了,他也没改变自己的这种心态。
就像哈狗帮在《九局下半》里唱到的那样:在电视里或许我是不起眼的明星,在他们的眼里,我只是长不大的小孩子。
这不是胡立新一个人的特例,而是无数父母长辈的普遍心态。
他们总觉得自己吃过的盐比你小子吃过的饭都多,自己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什么场面没见过?经验不比你丰富?
可当今世界和古时候那种车马邮件都很慢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如今的社会是在飞速发展和变化中的,我们回顾十年前都会惊叹这世界变幻太快,更不要说几十年一辈子的事情了。
于是胡立新的固有经验令他故步自封,走不出来,一时间也有些不能接受儿子的飞速进步,总担心那是昙花一现,总害怕有一天醒来发现一切都回到了原点——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这和他当初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
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不都被王献科的那一脚踹得粉碎了吗?
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但也是那个环境时代的悲剧。
我看到有不少读者骂胡立新窝囊不是个男人做父亲和丈夫都不合格……我得说,你们说的都对,胡立新确实是个这样的人,我也是故意朝着这个方向写的。
他不是那种有主角光环,可以屡败屡战,最终逆袭的人。
可能一次打击就足够让他跌倒爬不起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自己的儿子百般不看好,不看好到令人生厌。
解决这种心态的最好办法其实就是让他亲眼看到他的儿子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直面迎上,然后击溃困难。
所以有了这么一场足协杯决赛,他亲眼见证他的儿子面对他昔日的梦魇,然后用一个精彩绝伦的倒挂金钩完成帽子戏法,把那个高高在上的人生赢家打下云端,揍到烂泥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31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