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进化第1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4/2154


方林岩和李三已经到了天津鬼市当中了,两人在路上还比了一下脚力,李三这家伙外号“燕子”可想而知其轻身功夫必然是第一流的,可以说是要耐力有耐力,要速度有速度。
与之相比起来,方林岩还是
第62章鬼市
(第47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明显差距的,不过燕子李三却是啧啧称奇,认为方林岩真的是天赋异禀,没有学过他们门派的轻功居然就有这样的脚力了。
若不是考虑到这位胡家六少爷肯定是对做飞贼没什么兴趣,搞不好都有将其收入门下的念头的呢。
这凌晨的古玩市场为什么又叫鬼市呢?
这源头就在于晚清民初那会儿,社会动荡不安,社会阶层变化剧烈,什么王爷啊巨富啊转眼之间倾家荡产的多的是。
没有钱没有权势了,家里的生活还要维持,大白天的去当铺呢,怕熟人看到没有面子,就在凌晨这个人少的时间里面戴上帽子或者围巾,将家里的家当拿出来卖。
渐渐的这种行为就成了气候,因为这个点儿都是鬼活动的点儿嘛,所以鬼市就因此得名。
当然,又有人说这鬼市当中鱼龙混杂,比起白天来光线极差,想要来买老物件儿的就非常考验自身的眼力和经验,能在里面混得风生水起的都是不折不扣的老鬼老江湖,所以将之叫做鬼市。
两人抵达鬼市的时候,发觉这里已经十分热闹了,最显眼的就是十几个掐着黑才出摊,只做夜间生意的饮食摊子,别看地方小,炖的蒸的烤的炒的应有尽有,都能给客人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沿着街面儿摆过去的,就是一排地摊儿了,摊子上的东西有真有假,全靠眼力,给价还价一般都不开口,双方是在袖子里面数手指,看样子就是一个哑巴也能在这里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
当然,这些地摊儿肯定不是方林岩的目标,他也没有捡漏的心思,跟随着李三到了一家透出灯光,有着厚厚棉布门脸儿的铺子门口,铺子的匾额上写着“鉴古斋”三个大字,然后两人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
方林岩心思肯定也十分灵动,立即道:
“里面有人?”
李三道:
“是的,鬼
第62章鬼市
(第57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市的规矩就是避免客人相互照面,铺子上有客人的时候就不接待其余的人。”
然后李三对着旁边的架子歪歪头:
“若是里面没有客人的话,旁边就会挂上一盏红灯笼的。”
仿佛听到了方林岩的话,布帘子一动,里面就走了出来一名客人,头上戴着北方常见的狗皮毡帽,脖子上和口鼻处还围着厚实的围巾,只剩余下来一双通红的眼睛露在了外面,看样子还是刚刚流过眼泪的模样。
这名客人匆匆离去之后,紧接着里面就走出来了一名戴着瓜皮小帽的小伙计,对着两人道:
“两位爷,里面请。”
等走进去里面以后,就发觉当中还是颇为宽敞的,除了旁边的柜台里面的展品之外,墙壁上还有几户字画,一名中年人正在对着蜡烛端详着一只小罐子,看样子应该是刚刚收来的。
听到了脚步响之后,中年人抬头一看顿时笑了:
“哟呵,三爷!是哪阵风把你这贵客吹来了。”
李三拱拱手道:
“在您面前,我可当不起这爷字,这一次过来却是陪着这位胡六少爷来的。”
中年人听了以后,立即就将手里面东西放下,然后拱拱手:
“在下何进勇,见过胡六少爷,请问六少爷这次过来是想要选些东西?还是要将东西变现呢?”
方林岩笑笑道:
“是把手里面的东西变现。”
然后他便先将那个茶杯:怀雪盛芳拿了出来,摆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这也是行内的规矩,但凡是易碎的东西,都不能直接手递手,而是要先放到旁边放好,然后别人再去取。
有很多不懂行的人就是因为这一点,卖家故意在过手的时候做手脚,让瓷器之类的摔在地上哗啦一声化成碎片。
然后买家就摊上大事儿了,对方会硬说是你没接稳摔坏了他的传家之宝,拿到衙门
第62章鬼市
(第67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官司也是一桩糊涂案子,最后或许卖家会通情达理说自认倒霉,责任一家一半买家也只能无奈掏钱。
等到买家给钱走人以后,卖家就哈哈大笑着打开旁边的箱子,里面便是同款“传家宝”几十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4/21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