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进化第19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9/2154


把玩了一会儿这把枪之后,方林岩想到了一件事,急忙点开了战争进度条,然后嘴角顿时露出了一抹微笑:
因为中国此时的胜率,已经足足飙升到了55.2%!!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这一战就足足打了超过30%的胜率出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中方的胜率第一次超过日本。
接下来方林岩走出了房间里面伸了个懒腰,然后快步前往昨天战斗的林冈炮台,前去将机关甲士的残骸进行收集,整理,重新装回了袋子当中,根据方林岩的评估,估计顶多只能使五名机关甲士恢复战斗力了。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天色已经渐亮,方林岩走出房门,已经见到外面可是忙得热火朝天,大量的日本工人和被俘的士兵都在辛苦的劳作着,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搬运大量的货物上船。
而这些货物从哪里来的?当然是那些外出的俄国人劫掠而来的了。
在码头上面,足足有十几个朝奉先生坐在了桌子后面,旁边就是一箱一箱散发着诱人光芒的银卢布,这些叮当作响的小可爱正面是俄国独有的双头鹰图案,背面则是锻制的年份。
毫无疑问,它们吸引了大部分俄国人贪婪的目光。
至于这些朝奉先生都是由乔家组织而来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压价和鉴定真伪。
俄国雇佣军们用刺刀和子弹付账来的货物迅速的被送过来估价,然后换取银卢布,这些带血的货物将会为乔家带来超过五倍的惊人利润。
至于搬运,打杂,整理等等一系列的琐事,当然是由港内的日本人来完成了,这些日本人虽然身份不同,但是大概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军港当中原本的工人,另外一种就是被强行征调过来的附近居民。
此时军港当中只留下来了两百多人负责维持秩序,安全,其余的都散了开来,在长崎这地方进行劫掠的狂欢盛宴,而临时被征调来的这些日本杂工足足有八百多人。
只是,日本民族服从强者的本性现在又体现了出来,在俄国人寒光闪闪的刺刀完成着分配给他们的工作。
主持此事的乔家当然也深谙打个巴掌给个枣的道理,就在码头的另外一边,垒起了五座大号土灶,里面冒着热气腾腾的白烟和竹制蒸笼,土灶旁边有着大量的箩筐,里面是堆满了的馒头,饭团之类的东西。
每个日本人在搬运完成一趟之后,就能拿到一根竹筹,而一根竹筹就能换到一个馒头/一个饭团/一个林檎(三选一),外加一碗热气腾腾的昆布汤。
这样的“有偿劳动”行为,毫无疑问大幅度增加了日本人的劳动热情,也让这帮家伙的抗拒心理降低了不少。
事实上,对于这些被压榨到极致的底层日本民众来说,真的是“饥饿如风,常伴吾身”,饿得眼睛发绿猛灌水已经是习惯了,乔家搞出来的这种奖励模式,能让他们差不多每隔二十分钟就能拿到一根竹筹,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诱惑了。
当然,这些日本人吃的东西肯定不是乔家千里迢迢运来的,而是直接从港内的仓库里面弄来的,这是典型的“就食于敌”了。
而乔家发竹筹的这一套,则是从漕帮那里学来的,已经施行了数百年,短时间内几乎是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方林岩在码头上转了转,居然发觉自己担忧的暴动隐患完全不存在,这帮明明是被强迫压榨的日本人干活非常积极,毫无被侵略者奴役的痛苦,在搬运货物的时候几乎是在小跑着的,根本不用催促。
尤其是在被划分出来的“食事エリア”(进餐区域),那气氛可以说是热烈得和过节一样:
一个壮汉一面大口大口的吃着饭团,一面兴奋的道:
“五个月了,我已经吃了五个月野菜米糠团子了,今天终于又吃到了美味的饭团,并且里面还有两颗梅子!”
另外一个中年人则是端着木碗在边吹边喝:
“尝尝这昆布汤吧,多鲜美啊,看看里面的蛋花丝!”
还有一个穿着军装的士兵则是恋恋不舍的将果子塞进了衣兜当中:
“这个林檎(苹果)我要带回去给全家人分享,我的小女儿可以多得到一片!”
......
突然,旁边的大师傅吆喝了一声:
“馒头出笼了!”
然后大师傅就将蒸笼揭开,往旁边的竹筐里面丢雪白的馒头,在旁边等待的一大群日本劳工立即就涌了上来!
“我要三个,这里是竹筹!”
“我要一个!”
“请务必先给我,我吃完了会去继续干活儿的!!”
见到了这一幕,一名刚刚来到这里的日本劳工愕然的扯了扯旁边的大叔衣服:
“大叔,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这大叔警惕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
“这可是罕见的中华素馒!!是中国的京都师傅过来做出来的正宗风味,不要说是普通平民了,之前的山本老爷都说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呢!”
(此处并非杜撰,日本人平时吃的馒头更类似于中国的豆沙包,甚至连水信玄饼这样类似于果冻的东西都叫水馒头,正宗的中国馒头很少见的,并且在当时的日本售价昂贵。)
“纳尼!!那我也一定要试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9/21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