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进化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2154


只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得到,其耐久性也仿佛风中残烛一样,随时都可能彻底玩完。
好在这一次波动脉冲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只有十几秒钟就过去了。
方林岩立即上前检查了一下,发觉幸好只是损坏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部件,比如说伸出机械臂采样等等功能出现了故障,并不影响主要功能,总算是放下了心来。
潜水器继续朝着前方行走,可以明显的感觉得到,这个水下的巨洞有着微微倾斜的角度,直接朝着下方贯入了进去。
在此时的这种情况下,时间的流逝仿佛都变得缓慢了起来,方林岩和山羊两人的呼吸也都有些急促,心里面也做好了准备应付一切困难的思想准备。
忽然之间,整个潜水器明显的一晃,方林岩心中一惊,立即控制着潜水器朝着旁边挪去,然后骤然减速,顿时就见到了旁边的观测窗旁边,一下子就掠过了一个庞大的黑影。
这黑影大概有一辆两厢轿车大小,看起来在水中游动的速度还是颇为迅捷的。
不等方林岩吩咐,山羊已经成功将旁边的探照灯操控着射了过去,顿时就见到了这巨型黑影竟然是一只似龟似水母的诡异生物,它的形态就像是一个大型龟壳里面生长出了大量水母的触须,看起来很是诡异。
其整个体积连同触须的话,甚至有一辆公交车大小。
不仅如此,因为它的水母触须上面有着大量的发光突触,看起来星星点点的发出了蓝色,紫色,绛色的光芒,随着它的游动闪灭着,看起来居然相当美丽。
方林岩却见到了它的硬壳上面有一道全新的擦痕,应该是刚刚与潜水器碰撞后造成的,那擦痕下面露出来的,也是金属一样的光泽。
很显然,它也是一只生长着金属外壳的生物。
不仅如此,在硬壳的另外一面,还有着一块长条形的诡异凸起物,看起来很是有些违和感。
而就在这时候,这只似龟似水母的怪物触手再次收缩了一下,似缓实速的再次对准了方林岩他们扑了上来,双方再次产生了撞击。
此时两人还能怎么样呢?现在回头肯定是十死无生,只能加速朝前继续开去。
连续被撞击了好几下之后,方林岩和山羊也是被震得有些七荤八素的,好在这潜水器在打造的时候质量相当过硬,所以还是丝毫都没有要损坏的迹象。
突然之间,舷窗外又出现了这只诡异龟水母的身影,在这几次撞击下,它外壳上的寄生藻类也被蹭掉了不少,包括外层上那个长条形的诡异凸起物也露出来了本来面貌。
那竟然是一支断掉了的金属刺矛,至少有一半扎入到了诡异龟水母的体内!
见到了这一幕,方林岩顿时回忆了起来,自己在检修这辆潜水器的时候就看到了旁边的箱子里面有类似的玩意儿,只是其尾部带着一条长长的链条。
===第八十七章
疑云丛生===
那么这件事就很明显了,这只诡异龟水母并不是无缘无故跑来攻击他们的。
它应该是之前被驾驶潜水器的血伞公司的人攻击过,试图将其捕捉,不过当时尽管它被金属刺矛射中,依然挣断了尾部的链条成功逃走,现在这家伙见到了当年的“仇人”,自然是跑来报复。
对此方林岩也感觉到相当头大,这家伙仿佛牛皮糖一样的粘了上来总归不是个长法,但此时在这深水之下,拿它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继续向前开行而去。
但潜水器继续朝前开出了百多米后,这头诡异龟水母就掉了个头游走了,山羊松了一口长气。
但方林岩却知道,这未必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代表着前方很有可能存在更强大的生物,连龟水母也要忌惮三分所以只能悻悻然离去,因此方林岩只能继续加快速度前行。
此时的他对这种毫无还手之力的状况可以说是相当反感,只希望早点结束这种被动状况。
忽然之间,方林岩发觉自己视网膜上的箭头开始向着上方指了上去,他心中一动,便按下了上浮键。
当潜水器直接上浮了十几米之后,突然感觉到了艇身一轻,“哗啦”的一声波浪响动声,它居然直接浮出了水面。
陡然遇到这样的异变,方林岩和山羊都同时吃了一惊,此时他们至少也是在水面下数百米的地方,怎么就会出现浮出水面的情况?
不过存在即合理,之前方林岩就听说过水下酒店,水底游乐场之类的建筑,根据他推测应该是类似的原理,不过这里的科技含量很显然会高出很多。
从外面舷窗处观察了一下四周之后,确定并没有什么危险,方林岩便打开了潜水器的顶盖。
也不知道是在潜水器里面憋太久了还是心理作用,觉得这水下的空气里面除了带着一股淡淡的腥味之外,居然无可挑剔,还令人觉得格外清新。
而方林岩一转头,便见到了二十几米外,有一艘形似橙子的潜水器若停在了旁边的一处简易码头上,随着湖水微微的荡漾着。
很显然,这艘橙子形状的潜水器就是多年之前开进来探索的那一艘,估计里面的研究人员都已经死翘翘,不过他们几年前开来的交通工具还完好无损。
方林岩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觉这里是一个面积约为好几千平方米的小湖,湖边有着大量的藻类和芦苇类植物生长,蓊蓊郁郁,生长得十分蓬勃茂盛。
这些植物的叶片上居然也有着奇特的金属光泽,周围的墙壁上有些灰尘密布,但是平滑得根本就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在那个简易的码头旁边,就是一个圆形的隧道口,里面似乎还有一扇大门,而箭头则是笔直的指向隧道的入口,
不过这时候,方林岩并没有急于进去,而是先查看了一下自己的潜水器,因为这玩意儿在之前进来的时候被狠狠碰撞了几下,表面不用说,已经是遍布伤痕。
方林岩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未虑胜先虑败,在进入之前肯定要将退路找好,所以得先确保一下回程没问题。
结果这一检查之下,顿时就发觉情况不大妙。原来那诡异龟水母的体表居然应该是带着某种强酸,所以在与之发生碰撞的时候,潜水器的外壳当时没事,其实已经开始被强酸腐蚀。
现在根据方林岩的推算,就算是马上想办法处理,这潜水器的外壳就算不被蚀穿也将会变得很薄,估计在水压面前都很难撑过去,更不要说还有那只诡异龟水母在回程的时候等着继续拦截呢。
一念及此,方林岩只能将目光转向了另外的那一艘潜水器,他跳上去检查了一下,惊喜的发觉这艘潜水器的状况比自己开来的那一艘要好得多,不过依然是电源和燃料的问题需要解决。
好在这种事情对方林岩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燃料直接从新开来的这艘损坏的潜水器当中抽出来,转而注入这艘橙子形状的潜水器中就行。
至于电源的问题要解决也很简单,直接将损坏潜水器上的蓄电池卸下来,搬运到橙子形状的潜水器上面去搭好线就行。
并且方林岩还恰好带着一应工具,直接将尼可勒梅的工具盒掏出来,挽起袖子就干,
干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想起来召唤精英机械准尉的时间也是冷却了,自然就将其叫出来当个苦力帮忙。
山羊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也是有些目瞪口呆,因为方林岩改造潜水器的行为完全颠覆了他对机修工的认知。
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那种娴熟到若行云流水一般的操作,仿佛庖丁解牛那样游刃有余的从容,让人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了。
什么是艺术?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就是艺术。
中国的杀鱼工十六秒处理完一条八斤重的大鱼,剔骨扒皮还将其切成鱼片,在国外市场上引起围观,这是艺术。
淮扬菜大厨六千四百刀将豆腐切成一朵千针菊,这也是艺术。
王者联盟的卡兹克蜻蜓点水六连跳,一样能让人翻来覆去看上几十遍的,这同样是艺术!
此时山羊就从方林岩精准,麻利的维修手法里面,感觉到了那种百看不厌想要再来一遍的味道,体会到了那种难以形容的艺术气息。
当然,对于山羊这种没文化看热闹的外行来说,方林岩的操作让他来点评的话,肯定就是卧槽真t强五个字。
不过对于内行来说,方林岩的操作则会透露出很多信息。
此时谁也没有留意到,在隧道入口处的黑暗当中,有一个熹微的光点正在闪耀着,这个貌似普通的光点就像是眼睛一样,将方林岩的这一系列动作都全部记录了下来。
将停泊在这里的橙形潜水器修理完毕了之后,方林岩想了想,然后将打开了浮潜模式,让其大部分的艇身都没入到了水下,然后将之推到了百余米外的芦苇丛当中隐藏了起来。
这里的光线本来就很弱,正常情况下十几米外就看不真切了,百余米外完全是漆黑一片,隐藏得天衣无缝。
紧接着,两人就来到了那黑沉沉的隧道口前方,然后在视网膜上出现的箭头指示下走了进去。
进入了其中以后寥寥数米,方林岩和山羊两人就退了出来,只因为里面乃是一片黑暗,完全是属于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正常人走进里面,简直就和瞎子几乎都没有任何区别。
两人商量了一下,最后选择了使用那一件道具:黑暗敌人,
于是两人都同时获得了夜视能力,眼前的黑暗顿时就若潮水一般褪去,整个世界的颜色都消失了,只剩下黑白两色,不过其余东西的轮廓都清晰的呈现在了视网膜上。
这隧道口当中杂物颇多,什么办公桌啊,柜子啊之类的东西到处都是,看起来仿佛经历了一番浩劫似的。
向后走去,更是发觉整个隧道空间都变了形,甚至还有扭曲变形的钢铁承重柱子从旁边戳了出来,若是没有夜视能力的话,那么非常麻烦。
方林岩这时候来到了隧道口的前方就发觉,里面这条隧道绝对不是自然形成的了,百分之百的人工打造的通道,用手一摸之后更是觉得着手处相当冰冷坚硬,乃是切切实实金属的手感。
在这隧道的边缘则还有高温烧灼的焊接痕迹,令方林岩觉得有些纳闷这玩意儿的用处到底是什么。
进入到了隧道当中二十几米之后,方林岩两人就发现了一左一右两条通道,并且视网膜上则分出了两个箭头指了上去,这说明两条通道都是能够到达任务地点的,此时的地图大致呈现出y字形状。
下方的那条道路就是来时的通道,两人呆在了中间的路口处。
简单讨论了一番之后,两人就选择了左边通道,但走进去大概不到二十米就发觉这里此路不通,因为前方赫然有一扇大门挡住了去路。
这扇大门粗笨厚实耐用,一看就是属于坚固耐造,大工业化那种,不求美观只求实用,厚度估计都能超过三十厘米。
大门旁边虽然是有控制器的,但旁边的控制器明显遭受到了巨大的力量碰撞,因此不幸变形损坏。
不仅如此,山羊在这里的墙壁上还发现了一个应该是防止迷路的标记,还有两根使用过的荧光棒,
很显然,之前血色雨伞的人同样也是来过这里,并且发觉这里此路不通之后,便很果断的绕道而行。
方林岩对着那控制器研究了一会儿之后,便很是有些好奇的道:
“真是怪了,这控制器非常老旧啊,并且看里面的零件做工之类的,全部都是前苏联,俄罗斯的风格,并且至少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制造的,距离现在起码三四十年了。”
“这样的零件,怎么会出现在如此高科技的一处地下遗迹里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215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