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0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309


严嵩只相信理性!今天只有一种分类方法,那就是对这次入阁机会的认识程度。
第一类人,能看透真相,能认识到这次入阁机会其实没多大用甚至是大坑。
这类人是极少数,但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关注的并非是入阁,而是入阁之人留下的那个真正实惠的位置。
另一类人也就是大部分人则相反,依然热衷于关注入阁机会,即便自己没资格也会热切的关注。
皇帝经年累月的不上朝,内阁成员也经年累月的入直西苑陪着皇帝,这就导致外朝官员对内阁状况并不是很清楚,对入阁还抱有期待。
很多人还在幻想着入阁后,立刻位列宰辅,参预机务,总揽朝纲......
严嵩敢肯定,秦德威绝对是第一类聪明人,如果秦德威连这种敏感性都没有,那也活不到今天。
在渊阁值班的秦德威应该很清楚内阁局面,大部分人入阁后的命运不是成为炮灰,就是成为失去权力的小透明!
他的表态,就是说给秦德威听的!
虽然严阁老推荐的是礼部张尚书,但别人回过神来后,没去看张尚书,反而纷纷看向秦德威。
大家都知道,关键不在于张潮自身而在于他那个学生!
秦德威抬头四顾,貌似茫然的说:“诸公都瞧我作甚?你们该议论就议论,我这后学末进在此洗耳恭听。”
众人:“......”
你秦学士不先表个态,别人怎么好有针对性的发言?
因为有人说过“吏部”和“礼部”二尚书,原本的主持人许天官不好说话了。
于是首辅夏言接过了主持,对秦德威喝道:“你就先说几句!”
刚才夏首辅也在想着自己的策略,他也有自己的分析方法,那就是人性!
他相信,严嵩一定会针对秦德威。要说最近谁对秦德威最为警惕,那一定非严嵩莫属。
而秦德威更不用说,也一定会将严嵩视为最大强敌。好几年前,秦德威就一直在他面前“非议”严嵩,劝阻自己提拔严嵩,只可惜自己当时不相信秦德威。
但从这也能看出,秦德威对严嵩的敌意和排斥有多么根深蒂固。
所以今天对自己这个首辅而言,坐山观虎斗应该就是最佳策略,或许能等到渔翁得利的机会。
被夏首辅催了以催,秦德威才开口道:“那我就说上几句了,在吏部、礼部二尚书之间,我认为,吏部许尚书资历更深,更适合入阁。”
这个回答,完全在严嵩预料之中,没想到秦德威还挺上道的。
先有人提出“吏部、礼部二尚书”惯例说,然后他严嵩再出面推荐张潮,就是催动秦德威往许瓒这个方向说。
秦德威不能直接反对老师张潮入阁,所以只能通过推荐别人来间接否定张潮。
那么再这个语境下,秦德威最容易推荐的人选就是吏部许瓒了。
而许瓒是倾向于夏言的人,入阁等于明升暗降,丢掉外朝最要害的吏部,这才是严嵩真正的预桉,但借秦德威之口先说出来效果最好。
随即严嵩立刻“锦上添花”的改口说:“秦学士所言甚是有理!我想过后,还是许尚书年久资深,老成谋国,该当入阁。”
别人只觉得画风有点诡异,严阁老举荐了秦德威老师之后,居然又开始追捧秦德威的话了。
夏言皱起了眉头,他当然反对许瓒入阁,但暂时按兵不动。
他不信秦德威看不出严嵩的把戏,他也不信秦德威真会老老实实上当。
夏首辅一边想着,一边看了几眼许瓒,然后他发现,许瓒居然彷佛跃跃欲试、颇为心动的样子!
于是夏首辅更不敢开口反对许瓒入阁了,这容易让充满期待的许瓒产生误会,如果就此离心离德反而得不偿失。
大部分人还在思索,秦德威为什么不直接支持老师入阁的时候,忽然又听到秦德威说:
“人选不外乎就这两个,也没什么可说的,诸公表决吧,先数一数谁的支持者多再说!若陛下问起来,也能拿出个交代。”
夏首辅立即绷不住了,连忙叫道:“慢着!众人尚未言无不尽,怎能就如此草率?”
他有预感,只要按人数表决,严嵩那边的人就不说了,秦德威这一帮人说不定也真会“支持”许天官。
虽然说表决不具备任何效力,但可别最后真搞出个“人心所向”局面,那可就难以挽回了。
难道今天自己判断失误,秦德威和严嵩合流坑自己?把自己在外朝最大的助力许瓒送进内阁?
秦德威看了眼夏言,再次开口道:“其实我又想了想,许天官其实也不合适,毕竟年事已高,近于古稀之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