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0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6/1309


其实秦德威也挺无语的,他还以为进来后,君臣马上就会开始讨论边患问题,却没想到皇帝开口就嚷嚷要闭关修仙。
移居西苑之前的嘉靖皇帝虽然毛病多,但还是个正常皇帝。但移居西苑之后,就开始像昏君模样了。
秦德威暗自揣测,估计皇帝现在已经陷入年龄焦虑了,
嘉靖皇帝的爷爷宪宗皇帝驾崩于四十一岁,伯父孝宗皇帝驾崩于三十六岁,堂兄武宗皇帝驾崩于三十一岁,亲爹睿宗献皇帝驾崩于四十四岁。
四个近亲平均年龄是三十八,而嘉靖皇帝本人今年已经三十四岁高龄了,而且身体还不强健,换季时经常大病。
别说皇帝自己焦虑,就连大臣们虽然嘴上不敢说,但心里也在琢磨,从乐观估计,皇帝最多还能挺大概十来年。
所以即便皇帝有点迷信方道、大兴土木、大肆选秀、重用奸臣、朝政腐败之类的乱子,到时候再拨乱反正就是了。
但原本历史时空的大臣们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病秧子皇帝,居然挺到了六十岁,而奸贼严嵩居然挺到了快九十。
殿中沉寂了片刻,大臣们都在装哑巴,因为皇帝刚才那几句话确实很难接住。
如果赞同皇帝闭关修仙不理朝政,太子监国群臣辅政,那意思岂不相当于“皇帝你赶紧滚蛋,国家全交给我们就行”?
嘉靖皇帝是什么样的人,对权力是什么态度,大家又不是不知道。
而且谁也说不准,皇帝究竟是真的动了闭关修仙以求长生的念头,还是故意钓鱼?
但要是反过来,说不赞同皇帝闭关修仙,同样不能万事大吉,那总要再说几个不赞同闭关修仙的理由。
可是这又很容易被理解成指责皇帝迷信和修道了,嘉靖皇帝生性敏感多疑,能听的进去这种话?
原本历史上就有大臣力谏嘉靖皇帝不要闭关,然后被一键三连的打廷杖、下诏狱、罢官。
于是别人就不劝了,结果最后嘉靖皇帝也没闭关,没人知道嘉靖皇帝当时到底怎么想的。
而此时秦德威内心深处非常、极其、特别希望,嘉靖皇帝你老人家真的去闭关修仙,以后别再出来了,说不定这样对大明更好!
但打死秦德威也不敢如此明说,在场所有人都可以赞同皇帝闭关,唯独他不行。
因为他秦德威是三位一体清流,兼着东宫属官二把手少詹事兼左春坊大学士。
若皇帝闭关不出、五岁太子监国,那就相当于东宫升天,要嗨到不能自理了。
可能嘉靖皇帝同样想到了这点,也可能是今天秦德威普信朝见,撞到了枪口上。
所以嘉靖皇帝等了会儿,看到没人奏答,就直接指定秦德威道:“你以为如何?”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反正阁老们都挺幸灾乐祸的。
你秦德威以为凑到皇帝面前就一定是好事?那真是只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
秦德威又看了看郭勋,才对嘉靖皇帝说:“斗胆敢问陛下,深居静修之说,是谁向陛下提议的?”
嘉靖皇帝说:“高士段朝用。”
秦德威又问道:“臣之前未曾听说过此人,再次斗胆敢问陛下,又是谁向陛下举荐了段仙长?”
嘉靖皇帝不耐烦的说:“是郭勋!”
这到底是谁垂询谁?若秦德威再敢多嘴问来问去,就一定推出去打廷杖,想到做到!
但秦德威真没有继续问了,正色说:“臣只想到,官由贿授、败坏边事、遗毒至今的前兵部尚书张瓒,也是郭勋推荐的!
所以臣以为,这郭勋要么是眼光不行,要么是居心不良!如果陛下问起,臣只能奏答说,臣绝对不会相信郭勋!”
幸灾乐祸的阁老们:“......”
这踏马的岂有此理,又让秦德威闪避成功了!天理到底何在!
即便是敏感多疑的嘉靖皇帝,也不能从这段话里挑出“毛病”。
不过秦德威故意说出的“败坏边事”四个字,总算让嘉靖皇帝想起了今天的“正事”,情绪立刻暴躁起来。
当即大怒道:“朕自践祚以来,自思一心图治以不负祖宗,为何还会遭遇这种百年未有之事!”
自从九十年前土木堡之变以后,就没再发生过北虏深入腹地抢掠的事情了。
虽然年年都在与北虏打烂仗,但基本上战乱也能维持在边墙一线,内地不至于受北虏骚扰。
嘉靖皇帝也自认不是堂兄武宗那样荒废朝政的帝王,为了认爹大礼与大臣斗智斗勇的同时,也兢兢业业的励精图治了十几年。
可是北虏入寇几百里这样被打脸的难堪事情,怎么就偏偏发生在自己当皇帝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6/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