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1309


离开公馆后,刘知府迅速又去了城北察院,这里是大同巡抚驻地。
将与秦督师交谈的情况禀报过后,刘知府又说了句:“看秦督师之意,无意干涉走私之事,也没有什么疑点。”
史巡抚心里还是有一点点疑惑,“本院在京城叙职时,就听说过秦德威很多事情。
传言这是一个喜欢沽名钓誉之人,根本不看重钱财。
所以本院方才还预测,秦德威可能不会接受走私牟利,但他怎么会答应了你。”
见多识广的刘知府笑道:“这也不奇怪,在京城那种地方谨言慎行,但到了地方后就放飞自我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再说京官应酬多,花销极大,但实际俸禄低,外放时若有机会敛财,谁又会嫌弃钱少?”
史巡抚点头道:“这样也能说得过去,你且去准备吧!但还是要记住一点,不能让秦德威发现直接涉及你我的实证。”
刘知府答应说:“下官自然晓得,一切按抚台说的办。但总兵官那边,还需抚台去打个招呼,毕竟派出去烧荒的都是官兵。”
等刘知府告辞,史巡抚便派人去联系王总兵,两人约在了晚上见面。
史巡抚对王总兵劝道:“这次遵照秦督师命令,抽集精兵出塞烧荒,王将军你选拔人手时谨慎行事。”
王升没有明白史巡抚的意思,就问了句:“怎么个谨慎?”
史巡抚则更具体的说:“第一,你不要亲自带队去烧荒;第二,尽量不要让亲信去烧荒。”
王总兵诧异的反问道:“这又是为何?”
史巡抚答道:“这是为了防止秦德威又会耍弄什么把戏,你不在烧荒队伍里,也没有亲信在,自然就不用承担责任了。”
乍听起来,王总兵感到史巡抚说得似乎有点道理,也就答应下来。
如果秦德威真想干点什么,他犯不上去阻止,但也犯不上把自己搭进去。
史巡抚将王总兵送走后,得意的笑了笑,看不见的大网渐渐成型了。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一意孤行===
状元文魁、以大学士总督宣大军务的秦中堂驾临大同城,城中有头有脸的人谁不想拜访与结识。
但大部分人都被秦督师拒之门外了,除了镇、抚、府这些官员外,也只有户部驻大同镇管粮郎中谷文昌有幸得到了接见。
这也很正常,毕竟那是朝廷户部官员,身份不同于地方官。
及时收到一万两官银的秦督师对谷郎中还是非常满意的,便勉励了几句:
“你今年好生做着,待到回京时,本督师与王大司徒保举你,将你调回京师。”
谷郎中连连感谢,他知道秦督师并不是吹水,而是真有这个能力,京师里户部尚书与秦督师关系非同一般。
然后谷郎中又主动请缨说:“听说督师意图出塞烧荒,下官愿押运粮草辎重为后应。”
户部之所以派官员驻大同,就是因为大同自身没什么造血能力,极度依赖于别处调拨,粮草银钱往来账目极多。
所以户部驻大同管粮郎中本身就是一个干后勤工作的职务,如果秦督师要出兵,管粮郎中负责兵马后勤也不为过。
但秦德威还是谢绝了谷郎中的好意,“先前已经拟定了,由大同府的刘知府来负责这些,故而不用劳驾谷部郎了。”
谷郎中皱了皱眉头,几番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道:“刘知府这个人不地道,督师还是远离他为好。”
谷郎中暗示的显然就是走私,但具体如何,谷郎中也没有实证,没法说的更详细。
而且谷郎中与秦督师过去没交情,也不好过于交浅言深,那样就太冒失了。
但秦督师却没有对谷郎中的暗示做出任何表示,看了看时间,就端茶送客了。
谷郎中无奈的叹口气,秦督师这样能中状元的聪明人,怎么会听不出自己的暗示?
所以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秦督师打算与不地道的人“和光同尘”了。
现在谷郎中只能寄希望于秦督师后台硬,在天子心目中地位高,别出事就行。
也许走私这种大罪,对秦督师而言不算什么吧,就算有人告到皇帝面前,也未必能告倒秦督师。
送走谷郎中,秦督师正考虑是不是“政治正确”一下,抽点时间接见本地的读书人种子时,忽然从阳和城送来了消息。
宣府镇的白总兵依照总督谕令,率领二千精骑增援大同镇,已经抵达阳和城。
于是秦督师立即传令,命宣府二千兵马在阳和城休整一日,补给完毕后继续开拔,三日内到大同右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