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0/1309


无数苦心,瞬间化为齑粉!
其余众人心里一阵雾草声!七八十年时间已经很久了,亏得你张尚书还能想起七八十年前的这茬事!
徐有贞为什么能封武功伯?那是因为在“夺门之变”立下大功,拥戴了英宗皇帝复辟,然后杀了于谦!
当然是不是正义另说,但这徐有贞确实也算是臣封爵......
众人心里对徐有贞再不耻也不好公开否定,毕竟英宗皇帝还是今上的祖宗,很多人和事无法开口非议的。
所以只能对张潮大写的服气,连这“先例”都能找到并搬出来,不服不行。
刚才还有人想着,礼部张尚书身为名义主持居然毫无作为,坐视翟銮上蹿下跳。
谁想到咬人的狗不叫,张尚书一出手就是王炸,在关键时候,直接把翟銮最想得出的结论推翻了。
朝廷遇到少见的事情后,一般都喜欢援引旧例,既然有先例,那如何处置就不是问题了。
连踏马的徐有贞都能,秦德威凭什么不能?
再加上皇帝对秦德威的欣赏恩宠,以后大概率就是“丰州伯、入直渊阁、还是不预机务”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
一人得道===
两大主题都议论出了结果,廷议也就到了结束的时候。
向宫外走的时候,二王之一、户部尚书王以旗对兵部尚书王廷相说:“浚川公今日何必如此激烈?”
今天王廷相也实在太敢说了,说什么阁臣都不如秦德威能做事;又说什么还不如设个军机处,让秦德威绕开阁臣掣肘。
王廷相抚摸了一下雪白的胡须,叹道:“我年岁六十又七矣,还有两三年就到了可以乞骸骨的时候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还顾忌什么?多说点别人不敢说的话,尽力为秦德威造造势、铺铺路罢了。
我看得真切,就如今的国势,夏言也好,严嵩也好,都没有中兴的本事,也就秦德威或许有这种能力。”
王以旗也跟着叹口气,别的不说,国库状况他是最清楚的,早则明年,迟则后年,必定开始出现亏空。
当年开始步入官场的时候,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以后能当上户部尚书。
更想不到,大明国库居然会在自己手上开始亏空,也不知道后世人会怎么看待自己啊!
礼部尚书张潮的方向与“二王”相反,他向西渡海,来到仁寿宫,向嘉靖皇帝奏报今日廷议结果。
献俘礼这事是嘉靖皇帝极为关心的,所以要第一时间当面向皇帝奏报,写奏疏都等不及。
张潮走进殿中的时候,东厂提督秦太监正在对皇帝进行日常信息奏报。
一身道袍的嘉靖皇帝摆了摆手,示意秦太监先暂停,然后主动对张潮问道:“献俘礼可曾制定完备?”
张潮奏道:“臣等考据祖宗之法,查询历代实际操作,又结合当今盛况,已经拟定.....”
嘉靖皇帝迫不及待的又问道:“朕在哪里受俘?”
张潮连忙答道:“是日阁臣先迎陛下于奉天门,然后陛下出奉天门,再登午门五凤楼,臣等皆在午门外列班祝贺。”
嘉靖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可!”
随后张潮才将议定的告庙、献俘、受俘、处置等程序,一一奏告与嘉靖皇帝,顺便奏请皇帝下旨调拨锦衣卫大汉将军、太常寺乐舞生提前准备。
嘉靖皇帝都同意了,难得没有刻意挑刺敲打。
然后张潮又奏道:“关于功臣秦德威,阁部院大臣议过,拟封为丰州伯......此外,应当按惯例推封父母及三代,以及恩荫子孙。”
站在一边的秦太监本来正乐呵呵的旁听,嘉靖皇帝高兴,他跟着凑趣高兴也没毛病,不会被猜疑什么。
但他听到“推封父母”四个字时,脸皮忽然轻微抽了抽。
按照大明制度,臣子做官满三年并考核合格后,便可以推恩封赠父母。
抛开那些旌表功劳的特例不谈,推封基本原则就是,当儿子的做到什么级别的官,就封父亲什么级别的官,同时封母亲同等级别的称号。
为的就是宣扬忠孝一体,让父母跟着官员一起享受荣光,所谓“显亲扬名”也。
听到这个推封问题后,嘉靖皇帝下意识的说了句:“秦德威似乎没父亲?”
秦太监:“......”
嘉靖皇帝此时口中的“父亲”自然指的是生父,而不是后爹继父,嘉靖皇帝对于是“谁是爹”的概念从来不会含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0/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