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1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9/1309


临近正午时,就听到锣鼓声音隐隐传过来,不多时,就看到一支队伍,有诰舆民间说的彩亭被抬着出现。
而颁诰人秦太监则走在诰舆前面,一直朝着武功胡同而来,就是走得很慢。
秦德威连忙对诰舆简单行个礼然后带路,将诰舆领进了大门。
此时在正堂里早就摆了诰桉、香炉等物事,执事太监先将诰书放到了诰桉上,然后秦德威对诰书叩拜。
起身后,秦德威还想着与秦太监寒暄几句。
秦太监却不想说废话,直接开始走流程,拿起专属于一品的玉轴云锦诰书,就毫无感情、照本宣科的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母以教忠为贤,心帷报国。子以养志为孝,务在完宗。翔予世代之良,克绍家传之业。肆推恩典,实倍常伦.....”
程序走完了,秦德威按照惯例,请传旨天使进屋去“喝茶”。
至于金茶还是银茶看情况了,以秦太监的身份地位,不出点血是不行了。
但秦太监冷澹的摆了摆手道:“不必了!”
秦德威还以为秦太监这是故作姿态,再三邀请,但秦太监坚决不进屋,迅速转身就走了,毫不拖泥带水。
秦德威连忙跟上,将秦太监送出了大门外,然后疑惑的对左右仆役说:“我朝竟有如此清高之太监?”
刚送走秦太监,鸿胪寺教导礼仪的官员又来了......
原本钦天监算出的日子是九月二十八,据说更肃杀,更符合献俘气氛。
但性格急躁的嘉靖皇帝等不了那么久,向上天祈祷过后,将献俘礼时间定在了八月初八,这就很紧迫了。
作为告庙献俘大典的第一配角,秦德威身上的任务很重,不能出差错。
反正献俘礼之前什么也干不了,皇帝也没心思搞朝政,秦德威也就只能在家等着。
白天招待蜂拥而来的各色人等,晚上则为了爵位嫡系继承人而努力,感觉比出镇边城还累。
不仅仅是大臣们,因为明年又是会试之年,今秋就有很多举子提前到达京师,不乏各路故旧或者拿着故旧名帖的人登门来交际。
比如来自苏州太仓的王世贞他爹王忬,又带着儿子一起来拜访了。
王忬心里挺无语的,来了也不知道说啥好。
九年前和曾铣一起中了举人,如今连曾铣他儿子都半步入阁了,自己却考了三次都没中进士。
王世贞今年已经十五岁,也是翩翩少年郎了,称得上江南近两年最出名的新一代少年天才,口无遮拦的对秦德威道:
“这次父亲若再不中式,只怕以后科名要落在我这个儿子后面了,时不他待啊!”
听到王世贞这意气飞扬的口气,秦德威忽然感觉二十二岁的自己已经老了。
正想板起脸开口教训几句王世贞,忽然又有仆役送了名帖进来,秦德威一看就很意外,居然是徐渭徐长。
这会儿已经变成天煞孤星的徐长应该在老家为了考秀才而苦苦挣扎,怎么跑到京师找自己来了?
王世贞看到秦学士那惊喜的脸色,就问了句:“此乃何人哉?”
秦德威放下名帖,回答说:“可能传吾衣钵之人也!”
王世贞有点气恼的说:“学士你不是说过,在下可为你衣钵传人吗!”
秦德威叹道:“怎奈你爹不肯让你拜我为师啊,而且这位徐长天赋比你更异禀啊。”
二十岁的徐长略显畏缩的走了进来,王世贞打量过后就撇撇嘴,一看这就是穷人家的苦出身。
徐长吭吭哧哧的说:“听闻学士出征大捷,献诗而来。”
当年秦学士对自己承诺过,如果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可以去找他,也不知道秦学士还记得不记得。
秦德威知道徐长这人心里极度敏感,不能拿出对待别人的惯常居高临下态度来对待徐长。
于是就笑道:“与你六年不见,还以为找我再合作说相声来的,先坐下慢慢说话!”
王世贞不服气有人来跟自己抢“衣钵传人”,忍不住就对徐渭说:“这位兄台写了什么诗,可否共赏?”
秦德威就对王世贞叱道:“别人好歹知道献诗,你怎么就不知道?”
“谁说在下没有?”王世贞的伸手就往怀里掏。
秦德威暂时不理王世贞,接过徐长的稿子就看,题目是秦学士凯歌三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9/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