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1309


当然也许这就是秦中堂的意图,反正方舍人不敢问也不敢想,反正一切都是因为翟銮当初自作孽啊。
这时候,忽然传来消息,嘉靖皇帝下诏让阁部院三品以上大臣、掌科掌道、掌院翰林学士、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等武大臣廷议增补大学士以及增设军机处之事。
秦德威收到消息后又回家去了,方舍人将秦中堂送到午门,他感觉秦中堂来上班就是为等这个消息来的。
又过三日,西内门廊房十分热闹,主要是参加这次廷议人数比较多,大概是体现出一个集思广益的意思。
渐渐廊房里站不下了,于是廷议地点就移到了户外太液池东岸。正值秋高气爽,算是京城最好的季节了,在户外也舒适。
廷议还没开始,众人三三两两的站在水边,个个神情严肃。虽然大佬们开会次数不少,但今天的会议内容重要次数仍然能排的上号了。
增补一个大学士,增设一个专门处理边境、灾情、民变等加急事务的军机处,哪个都是非常重要的政务,更别说两个都要讨论!
不知谁喊了一声:“秦德威来了!”
众人齐齐扭头向西内门看去,果然望见秦德威的身影不紧不慢的从西内门里走了出来。
除了在献俘礼当了次不能自由发挥的配角,算起来秦德威实际已经有两三个月没在朝堂上出现过了。
今天这个人没有穿那套伯爵冠服,仍然身着四品官的官服。他的出现,并不在情理之内,但又在意料之中!
阁部院三品以上、掌科掌道、掌院、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这些条件里,秦德威哪个也不够格,但却偏偏出现在这里,这就叫“不在情理之内”。
但众人却没有一个感到奇怪的,这就是“又在意料之中”。混朝堂的都知道,秦德威有一百种借口或直接或间接的来参加廷议。
秦德威走到水边,想了想又往外走了几步,距离水边远一点,这样比较安全。
这时候有人开口道:“秦学士似乎并无资格,为何能出现在这里?”
秦德威诧异的顺着声音看去,是个不认识的老人,在其身上官袍扫了几眼,只能确认是个大佬级别人物。
然后秦德威答话说:“新朝臣?入朝满有两个月没?听我一句劝,新人就多学多看多听少说啊。”
兵部尚书王廷相“好心”介绍了一句说:“此乃左都御史屠侨号东洲,刚从南京刑部尚书迁转来的。”
秦德威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出镇宣大时,接替已故大佬霍韬当左都御史的人。
然后秦德威就笑道:“原来是屠总宪当面!看来吏部尚书的后人,官运都不差啊!”
屠侨的叔祖父乃是成化朝名臣、吏部尚书屠滽,秦德威针对的就是这点。
但秦中堂话音才落,旁边不远处吏部尚书许瓒冷哼一声,表示了不满。
因为许瓒他爹也是前吏部尚书,一不小心被秦德威的火力无差别覆盖了。
结果秦德威就没法继续拿这个点去讽刺了,又对屠侨讽刺道:“好叫屠总宪知道,这次温学士生病了,我替他作为翰林院代表,来参加廷议。莫非屠总宪打算纠察翰苑事务了?”
旁人都有点奇怪,实在看不明白。按道理说,秦德威和屠侨之前都不认识,为何才第一次碰面就针尖对麦芒了?
就算秦德威自带拉仇恨欠打体质,也不是这么莫名其妙吧?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秦德威很清楚,历史上的宁波人屠侨可能是浙江走私最大的黑后台之一。
在浙江查走私的官员,很多都被把持都察院十几年的屠侨收拾过,但在史书上屠侨却是“以清正闻名”。
秦德威还猜测,八成是自己在皇帝面前奏对时,涉及浙江沿海走私情况的某些言论,风传到屠侨耳中了。
踏马的,在官场真是一点秘密都没有!
屠侨还想说什么,却被几个浙江官员拖走了。这位左都御史可是浙江帮的支柱大佬了,千万别轻易就栽了。
秦德威就在后面叫道:“你们几个老人多教新人学学规矩!”
此后又转头问吏部尚书许瓒:“听说陛下将我的自辩疏下吏部议论,可曾有了结果?我和严世蕃之间只差一品半这个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
许天官不想与秦德威说话,快步离开,找首辅夏言去聊天了。
秦德威环视四周,忽然又看到了低调的翟銮翟阁老,稍稍的感到意外。
其实别人也挺无语的,这翟銮最近称病不出不去上班,但每到廷议廷推这种会议时,却又能活蹦乱跳的出现。
===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神归来===
好像又找到了新目标,秦德威皮笑肉不笑的走到翟銮面前,“近日给翟前辈收拾出了新公房,怎得一直不见翟前辈?”
翟銮很想当众骂街,东卷棚也是大学士能去的地方?
但他在秦德威面前实在太理亏了,完全抬不起头,而且也不可能会有人帮他出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