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1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309


但在嘉靖朝中后期,嘉靖一般不见人了,而翰林能否升迁全看写青词,原本的翰林规矩几乎都作废。
所以留着翰林官熬资历还有什么用?再说秦德威都半步入阁了,也不需要翰林官为跳板了。
詹事府更不用说了,等这波东宫集体作死扑街后,就是“二龙不相见”,连太子都没有,詹事府就是纯摆设,又哪来的权势?
秦德威谢恩完毕后,又奏道:“三品左侍郎与军器局相差太远,提督看似不伦不类,请将军器局改为军器监。”
大明朝廷衙门名称里,常见的词组就是部、院、寺、监,算是叫得上号的衙门。
而局在大多数地方都是很不入流的称呼,和仓、库、厂除了东厂差不了多少,所以秦德威才奏请将军器局提升为军器监,这大概意思就是将“兵工厂”升格为“装备衙门”。
果然来了!秦德威果然要扩张势力!严世蕃心里暗叫一声,然后竭尽最后的余力,苦苦进谏说:
“陛下!工部事务也颇为繁杂,而秦德威身上差遣已经太多了,只怕难以兼顾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
秦德威也顺势奏道:“严世蕃言之有理,可让严世蕃加赞理军器局,以便于协助臣。”
严世蕃:“......”
他敢拿自己性命打赌,他如果真去当助手,不出一年就会因公牺牲!军器局里有的是能误杀自己的东西!
嘉靖皇帝不耐烦的说:“此事已决,不必再谏了!”然后又对秦德威说:“军器监之说以后再议!”
如果现在就给了,以后拿什么酬功?
黄锦黄太监在旁边记录嘉靖皇帝的口头旨意,回头还要交办给内阁制作正式的圣旨。
听到这里时,黄太监就问了句:“秦德威其余勋位官职差遣如何?”
刚才皇帝只说了秦德威的翰林学士、詹事改工部左侍郎提督军器局,没有提及其他的职务。
嘉靖皇帝不假思索的说:“其余不变!”
黄锦记下后,又尽职尽责的问了个很专业的问题:“若秦德威仍保留入直渊阁,以何官位入直?”
嘉靖皇帝愣了愣,刚才好像是把这个问题忽略了。
大明有些官职差遣,是有一定固定配套组合的,比如巡抚必加右副都御史或者右佥都御史,又比如最近新设的领军机处差遣,前面加了兵部左侍郎。
而所有阁老都必备的“入直渊阁”其实也并不是官位,而是类似于巡抚这样的差遣性质。
根据近百年官场老传统,在入直渊阁几个字前面,配套的官位一般是翰林学士或者殿阁大学士,就彷佛巡抚之前必须加副都御史或者佥都御史,先前秦德威就是翰林学士入直渊阁。
刚才在秦德威一口气被免了翰苑坊局的清流职务,包括翰林学士、詹事兼左春坊大学士,而其中的翰林学士与“入直渊阁”是连带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没了翰林学士,秦中堂拿什么去入直渊阁?
主要是秦某人的官爵太复杂,兼项太多,全写下来百来字,一不留神忽略了某些问题实在太正常不过了。而出现问题后,就只能弥补解决。
殿中众人瞬间就一起想到,“入直渊阁”前面配套加的官位不是翰林学士,就只有殿阁大学士了。
目前最常用的渊阁、武英殿、谨身殿、华盖殿大学士都在此列,在内阁一般只有三个人的情况下,四个殿阁大学士再加翰林学士,数量也足够用了。
另外说实话,平平无奇的翰林学士有点配不上如今的秦德威了......
雾草!众人心里又齐齐惊呼,难道这才是秦德威故意请辞翰林学士的目的?他想拿翰林学士换一个殿阁大学士?
这里没多少外人,感觉被算计了的嘉靖皇帝拍扶手怒斥道:“秦德威!你胆敢在此对朕妄逞心机!”
秦德威心里也是极为卧槽,急急忙忙的辩解说:“陛下明鉴!臣刚才谢罪请辞时,也没想到这节!天日可鉴,实乃无心之失!”
嘉靖皇帝环顾左右,冷笑着对东厂秦太监问道:“你相信秦德威的解释么!”
秦太监瞥了眼秦德威,毫不犹豫的顺着皇帝的语气说:“不信!”
人人都知道秦德威是个精于算计的人,没人相信秦德威在这里会是无心之过。在皇帝面前,秦太监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秦德威顿时就有点慌了,今天一路闪转腾挪,这才抚平了嘉靖皇帝的猜疑心思。本以为大功告成、即将收官的时候,却意外的惹到了皇帝!
更冤枉的是,自己真没那个“拿翰林学士换殿阁大学士”心思,一却都是无意之下的机缘巧合!
百来个字的勋位、官职、差遣,谁能时时刻刻精确的记住?
但偏偏却被所有人误会自己早有蓄谋!哪怕长着着几十张嘴也说不清,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无奈的之下,秦中堂只能赌咒发誓说:“陛下!臣对天明誓,绝无故逞心机之意!”
站在旁边的陆炳想起秦德威刚才那个“友爱”的眼神,还是很不服气,忍不住说:“你问问殿中,再去问问朝中,可有一个肯相信你解释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6/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