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7/1309


徐妙璟就站在旁观者立场,说了公道话句:“那翟阁老毕竟是首辅,虽然不如唐宋宰相礼绝百僚,但也是你们文官的门面人物!
现在翟阁老被压制的如此卑微,丢的是你们全体文官的脸。反正别人说起闲话,姐夫你也跑不掉!”
现在身边已经很少有人敢这样对秦中堂说话了,也就徐妙璟这样的人还有点底气说大实话。
于是秦中堂更蛋疼了,翟首辅本该援引成例去无逸殿办公,用原来夏言的直庐!
所以翟首辅现在无处可去都是严嵩的错,为什么在文渊阁的自己要一起背锅!
就这样一直等到同样受召的成国公朱希忠、京山侯崔元、内阁大学士严嵩、礼部尚书张潮等人出现在仁寿宫门外,秦德威才慢慢走了过去。
走到宫门前,秦中堂忽然发现除了那些老面孔之外,又多了两个新人,而且都认识。
一个是嘉靖十四年乙未科的同年郭朴,一个嘉靖十七年戊戌科的探花袁炜,目前本职都在翰林院。
秦德威内心不由得感叹道,历史的车轮真踏马的是滚滚向前。
了解点历史的都知道,嘉靖朝后期有四大新生代青词宰相,分别是李春芳、严讷、郭朴和袁炜。
四大里的两个,这会儿开始出现在西苑了。
作为内廷老人和词林前辈,秦中堂明知故问的说:“你二人怎会出现在这里?”
郭朴恭敬的答道:“陛下召我二人在无逸殿供奉。”
秦德威知道,前阵子嘉靖皇帝好几次传旨到翰林院,让翰林们写青词呈进。
姑且这算是选拔后备梯队“干部”吧,然后这两人脱颖而出了,入了嘉靖皇帝的法眼,被调到无逸殿供奉。
历史的惯性就是这么强大,只要嘉靖皇帝还用青词选人,这两人总能露头的。
而且明眼人都清楚,所谓的在无逸殿“供奉”,其实就是专门给皇帝写青词。
秦中堂暗暗叹口气,自己在翰林院的那些小弟,比如许谷、赵贞吉、邢一凤等人,怎么就没一个被选拔出来的?
他不知说过多少次,要用心对待青词,这帮人就是拉不下脸,白白错失机会。
想想就太心累了,纵然是穿越者,也有力穷之时啊!
幸亏还有个老熟人李春芳,名列历史上四大新生代青词宰相第一位,还能让秦中堂感到未来可期。
正当在别人眼里,秦中堂莫名其妙唉声叹气的时候,黄锦黄太监从宫门里面走出来。
黄太监这是奉旨引着众人往里面走,于是同在宫门的翟銮也跟着大家一起行动,黄太监犹豫了一下,没有阻拦翟銮。
毕竟翟銮是名义上的首辅,就算不尊重翟銮,也应该尊重大明首辅。
作为文化型太监,要懂得给别人尊严,不能跟那帮文官里的严某人和秦某人似的。
再说皇帝传旨召见的范围是“阁臣及无逸殿大臣”,翟銮肯定算是阁臣,理论上也包括在范围内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黄太监作为天子自幼的大伴,亲信里的亲信,容错余地大,即便有点小失误也能过关,所以比一般人自由裁量权大些。
嘉靖皇帝这是把好几件事情攒在了一起,第一件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辛爱黄台吉等北虏俘囚的处置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秦德威已经铺垫的很到位了。有献俘礼上的“仙福永享、寿与天齐”,还有这次搞出的一堆认罪书,气氛已经完全烘托出来了。
所以现在差的就是,嘉靖皇帝下定决心最后拍板,但嘉靖皇帝心里还是有些疑虑。
不过嘉靖皇帝没有直接问秦德威,反而对严嵩说:“你看如何?”
不知道别人是不是看出来了,但严嵩和秦德威都已经明白嘉靖皇帝什么心态。
嘉靖皇帝想维持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不想因为问这问那太多,从而显得不够机敏果断,所以让严嵩代为问话。
领会了皇帝意图后,严嵩就对秦德威质疑说:“辛爱黄台吉乃是俺答长子,或可留下作为人质。放他回去,真的比当人质好?”
秦德威知道严嵩这是替皇帝说的,也犯不上情绪波动,就照本宣科的答道:
“当初在大同已经试验过,事实证明俺答绝非舐犊情深之人,不会因为长子为人质,就会改弦易辙。
所以留着辛爱黄台吉当人质没有多大用处。况且俺答正直壮年,还能再生育,并不会缺儿子。”
其实秦中堂很想举个让嘉靖皇帝很有代入感的例子,假如陛下你被人抓住了儿子当人质,陛下你会放下尊严接受要挟吗?
严嵩继续质疑说:“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假如辛爱黄台吉回了塞北就被杀掉,那岂不是白费心思?”
秦德威答道:“将辛爱黄台吉留在手里,已经没有多大用处,就该重新考虑用法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7/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