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1309


秦德威仿佛知道徐老三想什么,又解释说:“虽然不知道你要说什么,但必定是火上添油!所以提前让你住口!”
徐妙璇收了打人招式,走过来慈眉善目的说:“秦兄弟别闹!咱侄儿突然到访,必定有正事。”
徐世安:“”
秦德威顺势摸了摸徐老三的头:“别在意,咱们各论各的,我还管你叫兄弟,你叫我”
徐世安赶紧打断了秦德威:“停!我爹让我来问问,你们钱庄到底怎么回事?大家都是联号经营,你要做什么,与这边也通通气!”
秦德威想了想说:“让你传话也说不清,此事暂且不急,过阵子我去你家拜访,当面讲明白。”
徐世安本想拉秦德威出去玩乐,但是看到站在秦德威背后的女人,摇摇头就溜了。
这会儿都已经到中午了,于是秦德威真就在家里背了半天春秋。傍晚时候,秦德威正在用晚膳,叔父秦祥就过来了。
虽然秦德威表面上暂时被知县辞退,离开了县衙,但他不可能真的一点不关注,叔父会定时过来向他通报些县衙里的事情。
听着听着,秦德威就感觉不对劲了,确认了一下说:“那些敲骨吸髓的食利恶商,县尊只处理了焦德秋一家?其他都没有过问?”
秦祥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县尊只说诛除首恶焦德秋,不必波及整个钱业,也是胡侍郎要求的。”
这不对劲,秦德威皱眉陷入了沉思。当初他留下的指示是,打击两三家最严重的,其余的也要全部罚银子。
而现在冯知县却只处理了焦德秋一家,将整个行业的恶劣风气变成了焦德秋一人的罪过,有点很不对头。
一般人听到也就过去了,但很缺安全感的秦德威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到了次日,秦德威对女家教请假说:“今天我要去趟县衙。”
徐妙璇找出个布包,把几本《春秋》装了进去,递给秦德威:“无论你去哪,都带上这些,随时可以翻阅。”
秦德威十分感动,顺手把布包给了随从郝大年,然后一起往县衙去。
虽然秦德威此时是被辞退的身份,但县衙里人都觉得,这只是为了暂时应付上头而已,所以没人拦着秦德威进去。
一直进了后堂,冯知县正在花厅与别人说话,看到秦德威就诧异的问:“你怎得来了?”
秦德威看了看另外那个人,不知是哪路牛鬼蛇神,有些话也不知方便不方便说。
冯知县就示意道:“有话但说,不妨事!”
秦德威又敏感的觉察到,原来与冯知县密谋时,从来都是没有小三的
虽然心里犯嘀咕,但有些话又不能不说,秦德威只好开口道:“近日县衙整理钱业之事,为何与先前所议不同?似乎有所宽纵?”
冯知县便答道:“应胡侍郎所请而已,毕竟是上官,总要几分面子。”
菜鸡还是菜鸡,几天不看就要送人头!秦德威真是无奈了,切言道:“县尊就没想过,在此事当中,应该是以我为主!
那胡侍郎的角色说白了,就是个但充其位的工具人,我们只是借他户部左侍郎的官衔一用而已!
毕竟他和钱业牵连很深,自己就不干净,若想撇清自保,就不得不跟从我们!这才是县衙与胡侍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
冯知县还是没理解秦德威,又道:“可现在这样也没什么问题,你又想说什么?”
秦德威情急,忍不住就抬高了声调说:“本来是一件以我们为主的事情,现在成了你冯老爷帮着胡侍郎干活擦屁股了!
应该是你去指使理亏心虚的胡侍郎去做事,而不是胡侍郎说什么你就听什么!他请求你只查焦德秋,你就真的只查焦德秋?
整个行业风气败坏,我们的初衷是整顿行业,现在成了只有一个坏人焦德秋,我们就是抓了个坏人?”
冯知县叹口气说:“那胡侍郎一个老前辈,五十多的人了,在本官面前苦苦哀求,险些就下跪了,我又于心何忍!再说既然答应了,那就只能言而有信了。”
卧槽!秦德威也是吃了一惊,这个私密内情他真不知道。
这胡侍郎也真能舍得下脸,一个五十多的正三品老前辈居然能放得下身段,对六品晚辈低声下气哀声讨饶!
另外秦德威也真不知说什么好,一个老头子可怜巴巴的哀求几句,冯老爷就心软了,应该说他是个好人呢还是个好人呢?
唉,冯老爷这样的人,虽然平时是个小暴脾气,靠热血冲动做事,但其实内心有点吃软不吃硬。
胡侍郎也真是个老阴比,居然捏准了这一点。
冯知县没觉得自己做法有太大问题,站位很高的说:“身为朝廷命官,毕竟还是要顾全大局啊。
收拾钱业公所,抓了公所总管,震慑住不法之徒,基本目的也就能达到了。
再怎样,也不可能将整个钱业连根拔起,搅扰县境动荡不宁吧。”
秦德威不以为然的说:“冯老爷你只是知县,需要顾全大局的是部院堂官胡侍郎,顾全大局只会对他有好处!他想让你跟着顾全大局,就应该拿出点东西。”
冯知县又解释道:“他们钱业同行出银四千,购下源丰号两千官股,如此一项,县库便可净赚二千两!
自从县库出了两千两银子入股源丰号,本官其实一直担心亏空掉公款,这下总算可以放心了。
另外胡侍郎还许诺,在今后户部各项摊派上,可以减少江宁县的份额,也能节省本县不少民力物力!”
秦德威吃了一惊:“我们怎能拿对方的钱?这不是拿人手短,授人以柄么!要罚他们银子,就堂堂正正的罚,这样不伦不类的交换又算什么!”
被秦德威指责了半天,感觉自己没做错事的冯知县越来越不满,很不忿的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怎么在你嘴里就每一件对的事情?”
秦德威长叹一声:“冯老爷!事情如果做成这样,那当初还不如什么也别做!一件抑制豪右、纾解民困的公义之事,变成了个人恩怨情仇!
而且您就没想过,胡侍郎在您面前卑躬屈膝到如此地步,是不是另有所图?”
冯知县还没说什么,旁边那个第三者忽然开口对秦德威说:“你这人真是偏狭激进,又以权术阴诡之术揣测人心,并非君子正途也!”
秦德威疑惑的问:“阁下又是哪位?”
那人拱了拱手说:“在下施文明,乃冯公同乡远亲。”
秦德威皱了皱眉头,又问道:“阁下只是个远亲,为何出现在县堂?”
施文明便答道:“在下被华亭县佥充为吏,赴南都做书役,如今三年役满,正求着跟随冯公做事。”
冯知县终究还是念旧之人,怕秦德威多心,又连忙道:“尚未确定,不碍着你。”
秦德威忍不住就皱眉,事情可能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若自己暂时不在,现在冯老爷身边就只缺一个管刑名的幕席,然后这人就主动出现,还能图什么?
但他什么也没说,对冯知县行个礼道:“告辞!”走到门口,又听他自言自语地说:“如此天真之人,做什么官玩什么政治啊!”
冯知县愕然,这小幕席脾气竟然比自己还大,稍有不顺心就甩脸走人?
施文明叹道:“尊卑岂能倒转,冯公不用着急,暂且冷他几天,等他明白了道理自然还会来找冯公的。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啊。”
===第一百六十四章
离间之计===
江宁县柳叶街,无名园,水边凉亭,南京户部左侍郎胡老大人与新安会馆总管程怀志相对而坐。
在南京城,徽商会馆不止一处,但最大的主要有两个,一个在城外江边大码头那里,一个就是城里江宁县境内的新安会馆。
钱业公所说是新安会馆的一个分支也不为过。毕竟徽商经营的最大四宗生意分别是盐、茶、木、钱,钱只是其中一类。
程怀志就是城里新安会馆的大总管,被尊称一声程太公,类似于城内徽商盟主之类的角色。
程总管论岁数比胡侍郎还要年长十来岁,但此时却主动为胡侍郎斟茶,同时感激地说:“今次让少司徒受委屈了,竟然要向一区区知县屈膝!”
胡侍郎安然受之:“若非如此,焉能求得缓兵之机,我受些委屈不算什么。”
程总管又叹道:“也幸亏当时少司徒当机立断,将那秦德威剥离了出去,世人皆以为少司徒是负气排斥秦德威,却不知少司徒已然生出后计。”
说的就是当时在楼船夜宴上,胡侍郎摆出了一种受过气后“有我没秦”的赌气姿态。
为了安抚和拉拢老侍郎,冯知县就暂时做个表面章让秦德威下岗,秦德威自己也是接受的,毕竟当时他们也不敢冒险彻底和一个户部侍郎闹翻脸。
对于自己的临机应变,胡侍郎略有得意:“也是无奈之举,其实那知县还稚嫩的很,就是秦德威殊为奇特难缠,所以当时紧急之下,第一要紧之事就是先将两人分开。
可谓是两全其美,一来若无高人建言献策,冯知县自身迂阔少算,不足为虑。
二来秦德威脱离县衙后,又无功名傍身,也就是一个普通县民身份,使一小卒便可缚其归案,有何惧哉?”
程总管对此也是很服气的,在当时那种事起突然的情况下,还能想到这么深,让人不得不服。
事实上也是收到了效果的,没有秦德威在旁边出谋划策,冯知县果然就好摆弄了许多,渐渐就把事态快平息掉了。
至于承受了所有罪过的焦德秋,只能算是丢车保帅、断尾求生,总比整个钱业一起遭罪好。
不然被有心人掀起舆情,可能就是整个徽商群体名誉受损。或者是有心人拿此做要挟,后果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时候,有个仆役站在外围,不敢靠近密谈的两位老爷,只高声禀报道:“外面有个叫施明的求见!”
胡侍郎抚掌笑道:“后手奇兵来了!”
又对程总管介绍说:“此乃从华亭县佥充来京仓服役的书吏,有贪墨之事撞在老夫手里,论罪要流放苦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