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1309


感觉冯知县今天有点危险,秦德威躲远了点,又把上元县其他三个钱商招呼过来,和颜悦色的说:“其实吧,我感觉你们都是被蒙蔽裹挟的不明真相之人。”
便有人试探着问道:“此话怎讲?”
秦德威不紧不慢的说:“你们一共给县衙送了四千两银子,对不对?
我猜测,肯定是一开始有个领头人告诉你们,大家都要拿出点钱,对不对?
而且肯定那个领头人又告诉你,这是县衙强逼你们出钱,对不对?
其实你们三个都是被蒙在鼓里的,误信了那个领头人的话,真以为县衙勒索你们,对不对?”
一连四个对不对,貌似都是在询问什么,但很意味深长别有内涵,让这三人陷入了沉思。
只听秦德威又继续说:“所以县衙以为你们是自愿的,而你们以为县衙强逼你们的,这中间真是有天大的误会啊!
我想之所以产生误会,还是要怪那个领头人居中作祟,两头欺骗!
而你们参与控告冯知县,也是被小人蒙蔽了,其实只要及时醒悟,冯知县可以帮你们求情,从轻发落,罚钱就完事了。”
有人又问:“如何才能及时醒悟?”
秦德威很耐心的指点迷津说:“现在你们终于明白真相了,所以就把你们所知道的真相写出来,然后检举出领头人,一式两份,签名按手印。
如果还有执迷不悟、不肯揭露真相的人,那肯定就是蓄意与领头人合伙作案的!
现在齐县尊正在外面做事,你们三个都是上元县的,难道不想早点脱罪安心回家吗?难道不想早点从这里出去,看看家里面好不好?”
话已至此,秦德威也不再说什么了,对差役指示说:“将他们三人分开,不许互相交头接耳!各自给予纸笔,写完了给我拿过来!”
公堂上剩下七个江宁县的钱商里,忽然也有人高声叫道:“在下同样受了欺骗!”
秦德威笑而不语,走到公堂外面活动腿脚。
在秦德威看来,对方阵营已经开始崩溃了,联名的十二个人里,有那么几个“被蒙蔽的不明真相群众”及时醒悟就足够了!
秦德威站在公堂门槛外,看着天边夕阳,突然词性大发,吟诵前贤之句道:“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又觉得不过瘾,补充了几句道:“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突然身后公堂里一阵喧嚣声:“冯老爷别这样!不至于不至于!”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不要慌===
江宁县,柳叶街,无名园,凉亭。
还是新安会馆总管程太公和南京户部胡侍郎这一对老熟人对坐饮茶,今天是个关键日子,他们坐在这里等着从江宁县衙那边传来捷报。
结果还没等到捷报,却先从北边传来一个消息,上元县令人预想不到的突然动手了。
又有消息说府衙的人去秦德威家里扑了空,现在已经去县衙捉人了。
赶紧又派人去江宁县衙,结果得到的回报是,县衙内外已经被封锁了。
到此为止,胡侍郎和程总管仍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县衙里如今毕竟是张御史坐堂,有什么不放心的?
“不要慌!”胡侍郎分析说:“上元县齐知县要么是沽名钓誉,要么是贪婪逐利!他也就是一个知县而已,等处理完江宁县,反手就能收拾了。”
然后就迟迟没有消息再传过来了,府衙的人进了县衙也像是泥牛入海。
这一等,就到日落黄昏,江宁县衙大门打开后,许多消息突然就毫无预兆的炸开散了一地。
首先就听到说,秦德威居然有了个兵部书手身份,所以府衙拿人失败。
胡侍郎理智的判断:“不要慌!如果南京兵部真的插手,就不只是给秦德威一个书手身份了!退一万步说,兵部也管不到法司的事情!
所以肯定是大司马碍不过某些情面,给一点人身庇护,但也仅此而已!
想想就明白了,那秦德威和冯恩又能给大司马什么利益,换取大司马全力出手相助?
所以我可以断定,秦德威只是故意拿着火印木牌狐假虎威,迷惑人心而已!”
紧接着又听到说,张御史审案无果的消息,因为根本审不下去了,而且离开了江宁县衙回到都察院。
胡侍郎除了骂几声“废物”之外,仍然很冷静,对程总管分析说:“不要慌!只要我们还有主动,随时可以再发动起来!”
此后最新的消息又传来了,说有几个钱商居然跳反了,向上元县供出受程总管欺骗和指使,然后参与控告冯知县的事情!
一道道消息轰得两位老人家头昏脑胀,关键是没一条好消息。
尤其最后这条更让程总管揪心,如果被查实诬告官员,程总管弄不好要掉脑袋,连忙对胡侍郎问道:“这可如何是好?当初都依了老大人”
胡侍郎还是很冷静,喝道:“不要慌!这件事并没有定案!江宁县县衙收了四千两银子,这是不是铁一般的事实?
只要有这个事实在,至于到底是被勒索还是自愿,还是不靠各方面嘴巴说的!
他们敢策反几个人说是被你程总管欺骗和指使,我们就敢一口咬定,是那几个钱商被官府逼迫而屈打成招!
肯定还是要在南京都察院继续争议,他们只是小小的县衙,论起说话的份量,难道比得过我们这边的人?”
经胡侍郎这么一说,程总管稍稍放下心了,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如果都是只有人证口供的前提下,只能是各持一词互相扯皮了,扯到个无果而终,也就不用论罪了。
“那现在又该做什么?”程总管又问道。
不是程总管不够精明智慧,事事都要询问别人,而是因为涉及到官场问题,胡侍郎更专业。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是程总管的一条优秀准则。
胡侍郎思索了一会儿,很沉稳的做出了安排:“首先,我们这边的人,无论是府衙的还是都察院的,必须要齐心协力,一一都要通报了!
要是都察院户部府衙这么多人联手,却被小小县衙翻了天,那就是官场笑柄了!
其次,所有钱业同行暂时对外歇业,不要再给县衙可趁之机!而户部仓马上放十万石陈粮出去,让钱业公所各家准备接住,谁再折腾钱业就是干扰户部更替陈粮!
第三,如今乡试在即,南京城里士子甚多,多去买通士子制造舆情,多办些雅集宴游的散布消息!
第四,他们持有新口供,必定要去都察院陈情并反告!我会亲自去都察院压制此事,同时寻机再次反攻,你准备好银钱!”
程总管连连点头称是,他和胡侍郎多年相交,利益绑定又很深,一起卖陈粮,一起收高利贷,彼此是无条件互相信任的。
胡侍郎怕程总管忧心,保证说:“你放心,纵然此次行事未遂,但小小县衙在南京城依然翻不了天!我们的钱也不是白花的!”
江宁县县衙,公堂。
此时这里只剩了冯知县和秦德威两个人,别人都离得远远的。
小少年一脸疲惫的蹲在门槛上,毫无诚意的道着歉:“冯老爷啊,这次我也是有很大责任的。”
冯知县非常真心的说:“这倒是稀奇了”
确实稀奇,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到这位小学生主动认错?而且居然没有指责自己犯蠢。
秦德威皱着眉头说:“其实我一开始也没预料到,就是收拾几家钱商杀鸡骇猴得事情,居然南京户部、府衙、都察院都蹦了出来搞我们。
在你们大明朝嘉靖十年的官场,居然也有如此严重的钱权勾结、官商勾结现象了?”
冯知县只觉得这话味道很不对劲,什么叫“你们大明朝嘉靖十年的官场”?说的你好像是个番邦外族似的!
秦德威又叹道:“今天只是把冯老爷你从危难之中救了下来,让冯老爷你能全身而出。可咱也没有本事把对面的都察院、户部、府衙一起干掉啊。”
冯知县带着怀疑神色问道:“你的真没有这个本事?我总感觉你可以的!”
秦德威:“”
他只是一个卑微的兵部下属会同馆的书手而已,就是南京城地位最高的臣,兵部大司马王廷相也不敢说有这个本事!
冯知县很洒脱地说:“干不掉对方就算了,反正我也暂时得以脱身了,这就上书辞官,回家做一个富家翁去!”
秦德威很惋惜的说:“那冯老爷你这几年辛苦不就白费了吗?好不容易才做到京县知县。”
冯知县也觉得很可惜:“那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在这里等死吧?我若不走,他们肯定还有下一次的。”
秦德威从怀里掏出一个折子:“其实冯老爷你如果不想走的话,在这里签个字就行。
当然也不见得行,姑且试试看,反正一个月内见分晓。”
冯知县:“”
还踏马的说你没有办法?老子裤子都要脱了,你才拿出来?
秦德威又想起什么:“对了,还有今天这个状师费用,十两银子概不拖欠,请冯老爷你结个账。”
“这么贵?”
“贵不贵要看是什么等级的官司,你哪天要是被抓到京师三法司会审或者廷审,那费用还要贵十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