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1309


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江家大公子户籍是浙江的,怎么才能参加南直隶乡试,接受自家父亲的照应帮助?这个答案就很好想到,唯一的办法就是冒籍!”
堂上三人齐齐震动了一下,这里才算进入今天审问的正题!
“在下也曾经请人去浙江打探过,那边人说,江家这位大公子过继给了宗族里其他房绝户,然后这两年在外游学去了,并不在老家。
所以在下就更纳闷了,连续几年又不在老家出现,又不在南京父亲这里出现,是不是太奇怪了些?冒籍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
听到这里,王大司马不禁又想起了那位保留官职、待罪察看,被发至苏州督造金砖的华通判。
嗯,苏州和浙江很近,往南再走一段路就进入浙江境内了。
说到此处,秦德威亮出了最后一点:“恰好在下在两个县衙都有点能力,查过本科乡试一百几十人的举子名单,里面还真有姓江的人。
然后私下里打听过,还真是巧了,这个叫江瓒的人并非世代居住本地,似乎是近年落籍的。
然后在下就去架阁库里花费时间翻检旧档籍册,终于翻出了最原始的落籍底档,这个江瓒原籍居然与江府尹同一个县,同一个乡里!”
秦德威等消化完信息,又说出了自己的结论:“不知道诸公信不信这是巧合,反正我是不信的!
江府尹到南京城上任,然后这个江瓒就移民过来落了籍,还与府尹来自同县同乡,还都姓江。
然后江府尹大公子被过继给了绝户,然后这个江瓒就有一个父母双亡、投靠亲戚的借口来移民。
去浙江那边打听时,也大致了解了一下江大公子的长相,与这个江瓒居然也非常吻合。
虽然在下没有最直接的实证,但如此多巧合汇总起来,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公堂里鸦雀无声,王大司马、周大司寇、顾老先生一起瞠目结舌,被震撼的无以复加,像是活见鬼了一样。
他们原以为小学生敢来指控江府尹,必定有过硬的实证。
估计小学生身上主角光环发作了,有天降奇运,误打误撞就得到江府尹罪行的铁证;
或者大街上随便就救了个人,然后此人纳头便拜,给小学生送上了江府尹罪行证据。
结果小学生半点实证没有,全踏马的是靠他自己纯脑补,和孜孜不倦、不厌其烦、受迫害妄想式的阴谋论猜想!
大半过程完全都是捕风捉影,结果一路靠想象,全是虚的,没有实的,最后居然还真自圆其说了!
这又算什么?最极致的推断能力?最天才的想象力?还是最敏锐的洞察力?
古代那些什么罗钳吉网啊莫须有啊,跟这比简直弱爆了
周尚书作为预设立场的反方,有点不甘心的说:“审案要凭照律例,讲究的是实证啊,你这”
秦德威反驳道:“审一般人,审一般案件,确实如同老大人所言!
但审江府尹这样的人,凭照的是天子圣意,什么证据不证据的,全看天子的心证!”
要不要这么看透世事?六十八岁还被教做人的周尚书无语,你这小学生除了身高长相,哪点像个少年人?
只有王大司马和顾老先生对小学生的言论习以为常,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江府尹不来是对的,来不来结果都一样,已经被小学生靠着“莫须有”给钉死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体验特别差===
等小学生说完后,王大司马又提审了县学生员江瓒。
都到了这份上,连当初落籍的原始底档都被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江瓒还能怎么抵赖?
其实这件事全过程的最大关键在于,有没有人能想到问题?
如果没人产生怀疑,那江瓒就很安全。从移民到落籍,再到考试,表面程序都没什么问题,安安静静等待乡试就行了。
正常情况下,也没人会主动怀疑府尹要舞弊,就算怀疑了也不知道侦察方向,更不会想到府尹和一个县学生员有什么关系。
但如果有人用有罪推定的态度看待江府尹,又能动用官府力量穷究各种细节,刮出了江瓒冒籍来对照,那问题根本就掩盖不住。
即便江府尹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把从浙江老家到南京城这条流程上的所有人,全部都给灭口吧?
现在是大明中期嘉靖朝,又不是末朝乱世所以这也是江府尹得知小学生戳破问题后,直接躺平的原因。
江瓒扛不住盘问,承认了他确实是江府尹的长子,先在老家过继改名,然后到南京城冒籍,并诈取秀才功名。
至于乡试舞弊虽然尚未发生,但那肯定可以认定为犯罪未遂了。
不然江府尹费尽心思,让江瓒跑到南直隶参加乡试为的什么?就图南直隶录取名额比浙江多四十个?
审完江瓒,再审不审江府尹已经无关紧要了,但钦差整饬南京官吏的王廷相王大司马已经有点害怕了。
他并不是害怕府尹或者帮府尹出头的首辅,而是害怕目前这个趋势,或者说害怕小学生。
纵然王大司马勇于任事,以多面手和实干闻名官场,但他也不是二愣子啊。
不然为什么鼎鼎大名的复古七才子,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大明文学“前七子”里,文学水平最低的王廷相反而官场成就最高?
原本王大司马的计划是,整顿半年左右,到年底时正好总结陈奏,结束差事,交还关防。
可这才两个月,前前后后已经处理了一大批了。只小学生干掉的就有侍郎、佥都御史、御史、别驾,一口气直接拿下了四杀。
都是在官场叫得上字号的人物,不是县丞啊主薄啊大使啊这种充数官员!
然后还没等缓过来,刚离开会同馆的小学生竟然又要继续拿五杀了——以大司马的官场经验估计,那江府尹真的很难脱身了。
这才两个月时间!要是整顿工作延长到半年,还能想象吗?
而且庙堂已经出现了政治斗争的苗头,过气首辅张孚敬和当红礼部尚书夏言之间龃龉不断,看样子还要大打出手。
两京之间政治动向息息相关,所以这边的整饬很可能会被人利用,成为高层斗争的一部分。
特别是还有小学生这样的狠角色在这里面蹦跶,又能跟积极进取的夏言搭上线,再想想后面的发展趋势,连王大司马都要害怕啊。
今天过堂到此结束,友情坐听的刑部周尚书和顾老先生都走了,但小学生慢了一步留在了后面。
目送已经招供画押的江瓒被押下去,秦德威面色渐渐沉重起来,似乎很有心事的对王廷相说:“大司马啊,在下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对您说。”
于是王廷相很好奇的问:“你想说什么?”
秦德威态度很诚恳的说:“在下觉得,您这项整饬南京官吏差事还是赶紧结束吧,这样下去真的不行!”
王廷相“”
你小学生就不想想,是谁把事情弄成这样的?
秦德威又语重心长的劝道:“大司马不要舍不得这点权势,果断结束差事都是为了你好啊!”
王廷相:“”
当初你说开局两个月要立威,也说是为了老夫好。
秦德威谆谆教诲说:“奉天子敕命,雷厉风行做事,本来是好的,说明你执行诏旨不打折扣!
但如果总是雷厉风行,一直这么雷厉风行,就要让天子产生猜疑了!所以功绩到手,见好就收,才是正理!”
是你搞完了仇家,想见好就收吧?纵横宦海三十年的王廷相默默的指了指大门。
你这县衙临时工可以圆润的走了,还是回县衙去教导那位冯大人吧!
王大司马感觉到,让小学生这种人帮办事务,虽然结果可能是好的,但过程体验特别差!也不知道县衙的冯大人是怎么忍下来的。
秦德威只能再次离开了会同馆,然后就去了县衙。事情必须要向冯知县汇报的,然后让冯知县给北方京师写信。
进了县衙大门又过了仪门,秦德威瞥了眼大堂,冯知县居然在升堂审案,而今天应该不是审案日。
然后他又走到大堂门口看了眼,发现冯知县正在提审江二公子
对此秦德威不禁冷哼一声,这冯老爷居然不经自己同意擅自审问重要人犯!
此刻江二公子正站在大堂中慷慨激昂的认罪:“在下全部招了!在下确实的打了王怜卿!在下甘愿伏法!请县尊速速依律处置!”
面对如此配合的审案对象,冯知县反而纠结万分,进退两难!
今天上午办完其他公事后,打听到小学生没有来县衙,冯知县就赶紧在下午临时升堂,突击审理江二公子。
这江二公子虽然身分不高,但可能是庙堂政治游戏的导火索人物!所以冯知县对于江二公子很有兴趣,就趁着小学生不在时,独自打开了游戏!
但现在冯老爷就为难了,按照律例,乐户地位比民户低,民户打乐户要减等处罚,更别说是府衙公子了。
所以江二公子打了王怜卿一巴掌,又没有严重伤势,法律上的惩处估计就是罚酒三杯这个程度。
那岂不判完了就要当堂放人了?
可冯知县绝对不想当堂放人!他还要从江存义身上打开突破口,深挖线索,剑指高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