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1309


行院人家对此的理解就是,那江二公子意图欺辱王怜卿,真是个人渣混账。
而小学生作为王怜卿的小相好,为爱出手,灭了江家满门给王怜卿出气,真乃有情有义小郎君。
第四天,江府尹垮台这件事情,在街头巷尾传开了。
人民群众对此的理解就是,江二公子那个蠢货,居然当众打了小学生的女人!
然后比拼后台时,小学生后台更硬,便出手报复,拿下了江府尹!
什么叫坑爹,江二公子这就是坑爹。
一片热议中,有行动力的都在抢江府尹的遗产,比如已经开始在贡院打扫号舍、修缮房屋的某知县。
而且江宁县县衙在贡院四周所有关键路口,全部派了壮丁把守,严禁一切来自府衙或者上元县的差役、物资进入贡院区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如今江府尹撂了挑子,别的工作都可以暂停,唯独迫在眉睫的乡试组织工作不可以。
王大司马作为钦差,又是下令暂停府尹职务的人,他有义务尽快上奏举荐新的乡试提调官人选。
但在此之前,又要在南京城內部达成共识。所以王廷相立刻召请府衙、江宁县、上元县三方到会同馆议事。
此时秦德威其实已经进入了“深藏功与名”的状态,被徐妙璇关在家里攻读春秋经。
毕竟先前答应过,在乡试之前要熟练背过春秋,男人不能说不行。
但是才看了一天书,就有县衙差役来找,说冯老爷明天被大司马请去会同馆议事,让秦德威跟着一起去。
徐妙璇有点小小的恼火:“如此下去,何时才能进学?难道你就只想当个刀笔吏?”
秦德威无可奈何的说:“没法子的事,县尊离了我就不行!明天上会同馆议事,八成是要说乡试提调官的问题。
以冯老爷的功夫,只动嘴估计说不过他们,必须要我出马帮腔。但只要把这件事彻底落定,我就可以专心读书了。”
及到次日,秦德威又又来到会同馆,大门值守的小吏忍不住就笑道:“秦小哥儿你到底要作别几次?如果舍不得,干脆就回来继续做书手!”
熟门熟路的来到议事堂,却见府衙的李府丞、上元县的齐知县,以及冯知县都已经到了。
秦德威与齐知县也是老熟人了,他正要与齐知县打招呼时,王廷相就进来了,秦德威只能先站在冯知县身后肃立。
王廷相坐好后,没去管别人,却先神色复杂的看了眼小学生,忍不住就问道:“怎么什么事都有你?”
秦德威眼观鼻鼻观心,就当什么也没听见,今天他是冯知县的随从,随从就该有随从的自觉。
王廷相叹口气,按道理说,乡试提调官就是府衙的差事,府尹没了后,由府丞接上是看起来最正常的选择,
但江宁县实在太踏马的强势了,一个菜鸡知县居然能把事情做到如此地步,府衙完全压不住,告到了自己这里,所以才会有今天的议事。
菜鸡为什么能如此强势,背后是谁在指点,还用说吗!
但话又说回来,江宁县其实也非常合适,难道短时间内,比拼的就是谁更强势?
毕竟时间已经耗不起了,朝廷急需一个能干的人迅速把摊子支起来,也许在朝廷眼里,你府丞连县衙都压不住,还干个屁啊?
小学生的眼光莫非已经看到了这一层?王大司马边想边开场说:“今日请诸君来,所为就是提调乡试,这本就尔等府县之事,你们先说说各自道理。”
品级第二高的李府丞便道:“江宁县不听府衙调度,以下逆上,还不悬崖勒马!”
站在冯知县背后的秦德威自动进入角色,开口i驳斥道:“想要调度县衙,请问府衙大印在哪里?什么时候你李府丞掌管了府衙大印?”
李府丞又还击道:“无论有无印信,府衙终究府衙,难不成江宁县不在应天府之内了?”
秦德威不屑地说:“你们府衙内布一堆烂事,贪赃的贪赃,舞弊的舞弊,枉法的枉法,內部都不利索,还想着提调乡试?
也不怕办砸了差事,愧对全南直隶的读书人吗!”
李府丞喝道:“府衙如何,何曾轮得到你一个刀笔小吏来评判?你也就是仗了一点势,安敢胡言乱语!”
上元县齐知县顿时暗自忧虑,估计李府丞今天要跪了,因为他的观点从根本上就错了。
听到李府丞贬低自己,秦德威当然不服,你来我往的与李府丞吵作一团。
其他人看了一会儿,默默评价道,李府丞的词锋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居然能跟小学生战了半天还没有崩溃。
江宁县的冯知县突然将茶杯顿在茶几上,这响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然后只见冯知县指着秦德威,对李府丞说:“你们府衙原来的何推官是他送走的,华通判也是他送走的,江府尹马上也要被他送走。
李大人您硕果仅存不容易,何必为了区区一点公事,就奋不顾身?”
秦德威:“......”
冯老爷你走错片场拿错剧本了,咱们这是官僚扯皮,不是黑帮谈判!有你这样直接威胁对面的吗!
还有,为什么要自己当武器?还有没有人格尊严了?
李府丞错愕片刻,冷哼一声,站了起来对着王大司马拱拱手,然后扭头就往外走。
王廷相:“......”
今天的会议就这样猝不及防的突然结束了?
上元县齐知县长叹一声,李府丞的认知果然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不是小学生仗了冯知县的势,是冯知县仗了小学生的势!李府丞认识不到这点,焉能不败?
心念电闪,齐知县突然也站了起来,对王大司马行礼道:“以下官看来,江宁县冯大人可为提调官,下官愿为副手,二县合力,不用劳烦府衙,乡试必定无碍!”
秦德威看着齐知县,很是欣赏,知县还是别人家的好啊。
此人输给冯知县,其实是非战之罪,他手里资源比冯老爷差的太多了,已经把能做的做到极限了。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借银票看看===
又过了数日,朝廷旨意到达南京,江府尹免官,父子立即逮送京师。
再过两日,又有朝廷旨意到达,破例以江宁知县冯恩提调乡试外帘事务。对此秦德威感叹,这就是有大腿的好处。
此后县衙工作就全面转向乡试考务,而秦德威主动退隐,真回家读书去了。
帮冯知县帮到这份上,已经足够了!后面考务都是有前例可循的事务性工作,如果连这都干不好,冯知县不如趁早回家当首富去。
而且贡院对读书人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秦德威不想以杂员身份出现在这里。说到底他也是个读书人,心里不能没有属于读书人的矜持。
再说第一印象很重要,秦德威不想以刀笔吏形象公然出现在三千多最精英的举子面前。
不过在家读书的秦德威还是有点心不在焉,总是下意识的朝大门看。这种不专心的样子,让徐妙璇十分不满。
秦德威只能解释说:“县尊提调乡试,曾先生等人皆知我与县尊关系,你说他们会不会来找我?”
徐妙璇问道:“那小郎君你是希望他们来,还是不希望他们来?”
秦德威苦笑几声:“我也不知道。”
不过最终一直到乡试开考,租了秦德威房子的那些人,居然没有一个来找秦德威走关系的。
乡试第一场在八月初九开考,秦德威紧赶慢赶,终于在八月初八这日,通过了家庭女教师的考核,完成了乡试之前背熟春秋的承诺。
第二场八月十二,第三场八月十五,然后乡试就考完了,一般在八月底放榜。
从头到尾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日,对三千多举子而言,可能是人生最煎熬的一段时间。
但这种煎熬暂时与秦德威无关,反而因为背完春秋,暂时得以解放了!
别人入场考试时间,秦德威却在琢磨着出门去找谁耍子放松,奶兄弟徐世安还是王怜卿?
此时却有王大司马标下武官跑过来找,说是王大司马有请,并特别嘱咐说,让秦德威带银票过去。
秦德威:“......”
想不到啊想不到,王大司马你这浓眉大眼的正人君子,居然也会要钱!
然后秦德威就蛋疼了,他行走江湖靠的是以德服人,还真没怎么用钱和别人交结拉关系。
王大司马这次开了口,不能不给,但给多少才是合适?关键是王大司马也没说是个什么由头,让人特别为难。
想来想去,秦德威决定人先过去,问明白了由头和数目再见机而作。
此时王大司马已经上奏结束整饬官吏差事——真的是整顿不下去了,所以又回到兵部办公。
看到秦德威进来,王廷相伸手道:“将银票给本官看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