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1309


谁都知道,王廷相还是南京兵部尚书时,就跟你秦德威关系特殊,整顿了不少人,莫非现在暗地里还有合作?
又想起刚才秦德威劝魏国公要收敛,要韬光养晦......
靠!秦德威连忙否认:“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严嵩久久无语,自己好不容易才拜托了魏国公,帮忙向秦德威施压,可怎么就这样了?
本来想着南京城文官系统没人能压住秦德威,所以才想着试试魏国公,可是才一个回合就废了。
严嵩不禁回忆起了刚中进士就在家养病十年的岁月,究竟是自己命数一如既往的太差,还是秦德威命数太好?
偌大一个南京城,连守备大臣都废了,还能找谁来施压说情?去找镇守太监?
===第二百五十一章
余波和内情===
在秦德威的历史记忆里,魏国公徐鹏举一辈子当过三次南京守备大臣,中间两次被罢职。
也许是嘉靖皇帝的权术之道,也许是嘉靖皇帝的一时心血来潮,秦德威懒得去琢磨其中原因,只是没想到第一次罢职这么巧就被他遇上了。
主人家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那雅集就只能在诡异的气氛中草草结束了。
临走前,秦德威还特意等了下严府尹,结果严府尹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秦德威真不知道严嵩脑子里到底是什么坑。
今天既然见过面,而且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接下来事情应该很简单了。
你严嵩直接开个条件出来,自己满意了就放人,大家钱货两讫。你严嵩也是搞政治的,怎么就是不明白?
其实秦德威最近有点膨胀,懒得去理解别人了,就没摸准严嵩的心思。
举个五百年后的例子,某人被执法部门罚了两千元,不肯老老实实交罚款,非要找各种关系去摆平处罚。
最终结果往往是此人花了几千元钱走后门摆平处罚,从经济帐来看得不偿失,但他这样做会觉得自己有面子,能摆平处罚。
严嵩此时的心态大概差不多,虽然知道是自己儿子犯错在先,但他也不想为了捞出儿子,直接与秦德威签订城下之盟。
要知道,严嵩就是一个很在意自己面子的人,不会去做没面子的事情。
所以严府尹先前见秦德威躲着自己,立刻就猜出秦德威的心思就是待价而沽。
而严府尹又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向小小的县衙势力屈服了,故而一直想找人由上而下的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显示府尹的威严。
作为正三品应天府尹,严嵩是有资格与南京城任何人对话的,包括魏国公,也包括守备太监,当然也具备找关系平事的能力。
雅集结束后,要问起士子们对嘉靖十一年芳园春季雅集的印象,那还是很深刻的。
倒不是因为出了什么流行大作,或者传了什么绯闻故事,而是因为秦德威强行植入的各种硬广告。
大家回想起来,满脑子恍恍惚惚都是什么五凤、源丰号、太白楼、三白酒、歧路鸳鸯传......也不知是去了雅集还是去了市场。
至于魏国公徐鹏举被罢职这件事,其实对南京正经官场没多大影响,文人士子也不会太在意。对大多数文官而言,无论哪个勋戚公侯来当守备大臣,真没多大区别。
受影响比较大的,可能只是一些武官,比如魏国公的同族,留守右卫指挥佥事、商业价值最大的三山门把总徐云起。
对秦德威而言,雅集过后没有其他杂事了,他就继续去聚宝门外长干里的王以旌私塾上课。
过去这半年,课程是偏向于春秋题应试教育的,但从现在起,秦德威明显感受到,开始往深里讲了。
这日下午上完课,秦德威出了私塾回家,却看到奶兄弟徐世安在外面等。
秦德威很奇怪的问:“你怎的找到这里来了?难道你也想离开族学,到这里深造?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下云池先生?”
徐世安傲然道:“我堂堂一个未来百户官,认识这种老冬烘做什么!”
秦德威摇摇头,三儿啊以后你别后悔。
不是他故意瞒着有用信息,而是王以旌老先生非常古板保守,他从不提起自己弟弟给自己长脸,秦德威也只能装不知道,更不好告诉别人。
“我今日找你,是父亲让我来的!”徐世安哪有心思继续扯教书先生,忧心忡忡的说:“这两天父亲日子十分不好过。”
前文提到过,三山门是内城墙十三门里,商业价值最高的城门,换句话说就是油水最大。
徐云起能当上三山门把总这个职务,一方面是十年前宁王之乱时,他上过阵立过功,另一方面就是身为守备大臣徐魏公亲族的缘故。
现在徐鹏举被罢职了,没了守备大臣的权力,成了个富家翁一样的闲散国公爷,还得闭门思过,那徐指挥的三山门把总职务立刻就不稳当了。
武官本来就难在外面找油水,最肥差的城门谁不想要?
没见徐云起靠着三山门就发家致富,还开了钱庄,居然还能与鼎鼎大名的源丰号联号经营。若能挤走徐云起,三山门不就是自己的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